分享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感悟

 丁玉海工作室 2021-12-22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感悟

丁玉海名师工作室8组 陈洁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是一本对我很有启发的书,特别是对我重新理解“项目式学习”有很大帮助。全书围绕逆向设计的定义、如何设计、怎样实施进行阐述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例说明,对我们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给了有效实践指导作用。

逆向设计不同于我们的传统教学设计理念,而是三个阶段,首先确定预期的目标,要达到什么目的,从学习结果来倒推,用什么方法来检验目标的达成,如何把目标分解成小的任务或活动,这样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达成来进行,学习更有效。逆向设计的实践,本书提供了设计模板,分三个阶段描述,让初学者更易入手。

本书的3-6章主要说明了,如何为逆向设计确定教学目标。那么,何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本书一个关键点是理解是对本书逆向设计中学习目标如何确定的详细说明。“理解”不只是知道,而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要“超越信息本身”,本书提出的理解六侧面: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充分说明理解是多维的复杂的有不同的类型和深度。只有理解了“理解”,才能为教学设计设定更有效的目标,才能让学习接近“大概念”,指向核心问题的解决。

那么,如何才能提出好的基本问题,让学习更关注大概念,让教学避免走入基于活动设计或基于传授知识的设计误区。教学目标要根据“迁移”任务来制定,要围绕大概念和核心知识来设计。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围绕大概念、基本问题和核心评估任务,把教学单元放在一个更大、更连贯、更结构化的课程中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本书为我们提供了问题设计的模板,为课程设计者从容易实现的问题转到有质量的核心问题提供了支架。另外,基本问题在教学中何时用,如何使用,也给出了范例。

7-8章介绍了如何检验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这也是逆向设计的第二个阶段。它没有像常规教学设计一样,直接考虑教学活动或过程,而是围绕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来验证目标的完成情况,让学习目标可测、可见,一方面让课程设计者回看目标制定的合理、有效,而且也促使目标真正落地,有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营养学相关知识后,怎样评估学生“理解”了,常规提问、练习或测验,只能评测到部分书面概念或条目,进行反馈,却无法知道学生对如何进行健康饮食,自己或家庭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如何调整,不同人群饮食的考虑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这就需要用理解六侧面的评估表进行对照分析,会更加全面。

评估不只有练习与测验,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为学校、家庭或特定人群来设计食谱,也可以是就某个饮食现象展开讨论、辩论会,还可以对某地区、人群的饮食做相关研究等。评估的人群也不只有老师评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或相关参与人员(同学或专家)的评价,角色是多元的。评价的时间点既有最终结果的评价,也有学习过程中评价;既有对知识理解的评价,也应该包括对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评价。当然也包括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本书还介绍了评价量规的设计与使用,量规的使用,如对学生写作作品评价,如果只有简单的好、优秀,会让学生无法改进和提高。这就需要对“好”的相关指标来说明和量化,如“好”包括内容合理,新颖有趣;结构合理,首尾呼应;合理运用修辞方法,生动有趣……等具体指标,会让评价更精准、更有效。

  9-10章思考了设计什么样的学习活动能促进理解,增进知识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本书提出了设计中要关注WHERETO要素,即:

W--确保要达到的目标。

H--吸引学生并保持他们的注意力。

E--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经验、工具、知识。

      R--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教师对设计的反思。

E--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并评价他们。

T--根据学生需求、兴趣和风格量体裁衣。

O--组织教学以发挥最大的和有效性。

理解永远不能通过“灌输”实现,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正确的体验。教师的身份是学习的设计师、学生学习的同伴、学生作品的评估者。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通过把问题、任务和活动,补充教材内容,选择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是地图,也不是行程安排,而是在一个有明确目标的旅行中起支持作用的旅游手册。

11-13章主要介绍了一个好的逆向设计是如何修炼的。好的教学设计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只有充分研究学生,不断实践尝试,在反思中调整,才能形成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本书还强调了要从宏观的角度思考教学,从具体知识学起,但要着眼于大概念,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作为课程设计者,教师要时刻考虑,一切教学活动为教学目标服务。

本书最后一章,为我们指出,逆向设计真正应用是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并为我们列举了常常出现的困惑与困难,以及解决方法。但再好的理论或建议,不去实践都是空谈,那就让我们笃行实践,不断推进教学向深度学习迈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