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想吃西药?中药治愈痛风?尿酸高痛风都应该知道的朱丹溪痛风方

 脊康中医黄医生 2021-12-22
文章图片1

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654期

一千多年前,最牛叉的中医会知道尿酸高的结果是痛风吗?

痛风,在今天,是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专指因为长期嘌呤代谢异常导致的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尿酸排泄障碍而形成的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淀、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一组代谢性疾病。

现在的研究证实,痛风发病有着其内在的遗传(基因)因素,外在因素则与饮食不节(长期的海鲜+啤酒痛风套餐)、生活习惯(主要是加班熬夜劳倦困顿)、受凉、情绪变化等诱发因素有关,当体内尿酸超过溶解度而在体内不断结晶沉淀(其原理类似于糖和盐在水中的溶解和析出)积累到一定程度,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病理基础,且多在夜间或凌晨骤然发作,会在24小时内红肿热痛发展的顶峰。

这也是中医目前和西医对痛风疾病的共同认知。

但,早在1000多年前,不管是金元时期朱丹溪第一次把痛风作为一个疾病(当然朱丹溪的痛风疾病与今天西医的痛风还有着很多不同),还是之前或之后的痹症,那个时候当时的中医各家不可能用现代医学的嘌呤、尿酸等概念来阐述痛风疾病的本质,可是,我们又不得不佩服金元时期朱丹溪对于痛风疾病和现在的痛风性关节炎如此接近的“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的认知,几乎接近今天西方医学对于痛风本质的认识。

今天的科普,我们就来聊聊朱丹溪对痛风以及丹溪上中下痛风方治疗痛风的奥妙。

文章图片2

丹溪痛风论,最接近痛风本质的理论:中医首次对痹症的完善系统性理论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痛风论》中这样描述痛风:

“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气候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治法以辛热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想和,其病自安。”

《格致余论》是朱丹溪仅次于《丹溪心法》的医论代表作,而《痛风论》又是《格致余论》中的一篇重要医论。

格致,这一个词,是儒家的语言,就是“格物致知”的意思。朱丹溪取“格致”二字作为书名,应该源于元代学者比如许谦的呢过将格物致知作为探究理学的手段和方法,而朱丹溪作为许谦的学生,自然承许谦所学,所以以“格致”为名,意即此书主要是用于考证医论,碳九医理的著作。《痛风论》就是《格致余论》42篇医论中专门对痛风医理的研究和探讨。

我们从朱丹溪上面《痛风论》中的几句话,不难看出,其言语不但涉及了痛风的发病原因,而且涉及到痛风的病理和治疗方法。

朱丹溪痛风论指出,人体气血运行,“气行脉外,血行脉内,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以达到平衡。不过,这种平衡容易受到冷水、水湿、凉风等寒热暑湿燥火六气的影响,且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容易对其形成伤害,从而导致气血运行失去正常,发为痛风。

我们知道,疾病有千变万化,而痛风之病,大多是因为血分有热,血热就像水汽沸腾,这个时候如果遭受凉水、凉风、水湿等外邪的入侵,则可导致“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则血凝则痛作。

寒,在中医里属于阴邪,其性趋下,还有“夜则痛甚“的特点。

再结合朱丹溪在《丹溪手镜》中对于痛风的记载:“痛风,血久得热,感寒冒湿,不得运作,所以作痛”等论述,可以发现朱丹溪对痛风病理的独到见解——体内有血热,如果当风、遇湿、得寒,热得风寒湿邪壅遏,血行瘀滞,经脉痹塞而不通。

因为“污浊凝涩”阻塞脉道,会影响气血运行,所以痛风在治疗上,朱丹溪强调要用辛热之剂,来流散寒湿,开发腠理,通过发汗解肌、渗湿利尿、通腑缓泻等方法,来祛除“污浊”,恢复气血在体内的运行,气气血和顺畅通,痛风之病自安。

文章图片3

每个痛风者都该知道的朱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里在谈到治疗痛风时,仅仅说用“辛热之剂”。

对于辛热之剂的应用,朱丹溪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强调。他说,辛热之剂,为燥热之药,功能为燥湿,病症轻而浅的痛风者其湿痰得燥即开,热血得热则行,可很快取得疗效,但燥热之法不能补阳亏少的阴血;而对于病深且长血亏严重的老痛风患者,再用燥热之药则会使阴血更加损耗,病情反而会愈加深重。

如此看来,朱丹溪用辛热之剂治疗痛风,重点着眼于疏导,用做药引,和其他药配合用。

这个思路也贯穿于朱丹溪创立的著名的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中。

朱丹溪痛风方是朱丹溪治疗痛风的名单,但在《丹溪心法》里朱丹溪并没有给出名字,只是说“治上中下疼痛”,而在《金匮钩玄》里又命名为“上中下痛风方”,《丹溪治法心要》里又称作“治上中下痛风方”。

原方组成在原文如下(载于《丹溪心法·卷四·痛风》:

治上中下疼痛。

南星(姜制)、 苍术( 泔浸)、 黄柏(酒炒)各二两, 川芍一两, 白芷半两, 神曲( 炒)一两, 桃仁半两, 威灵仙(酒拌)三钱, 羌活三钱(走骨节), 防己半两(下行), 桂枝三钱(行臂),红花(酒洗)一钱半, 草龙胆半钱(下行)。

上为末, 曲糊丸梧子大, 每服一百九。

空心 , 白汤下 。

我们来分析朱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方中南星燥痰散风,苍术祛湿,黄柏清热,用量最重,作为主药。

南星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擅长祛经络骨节之痰,治风痰肿痛;黄柏泻火,燥湿,解毒;苍术燥湿健脾,祛风辟秽。苍术和南星同用,可促使燥湿祛痰作用加强;与黄柏合用,善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足膝红肿热痛。三药相互配合,清热、燥湿、祛痰,起到主导作用。

其次如方剂除湿行水,羌活、威灵仙祛百节之风,白芷祛头面风,桂枝温经通络,川芎引血中之气,桃仁、红花活血行瘀,龙胆草泻肝经之火,神曲消中焦积气,全方各尽其用,可治疗中中下痛风之疼痛。

对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评价最高的莫过于清代医家汪昂在《医方集解》中的记载:“此治痛风之通剂也。黄柏清热,苍术燥湿,龙胆泻火,防己行水,四者所以治湿与热也;南星燥痰散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川芎为血中气药,四者所以治痰与血液;羌活祛百节之风,白芷祛头面之风,桂枝、威灵仙祛臂胫之风,四者所以治风也;加神曲者,所以消中州陈积之气也。疏风以宣与上,泻热利湿以泄与下,活血燥痰消滞以调中,所以能兼治而通用也。证不兼者,以意消息可矣。”

而痛风的病因病机是血热而又外感风寒、湿邪,血凝气滞,经络不通,以至于四肢百节、上中下走通。痛风方诸药相合,在用量和炮制上还很有特色。

用量上,桂枝用量仅仅是南星、苍术、黄柏的六分之一,是川芎、神曲的三分之一,是白芷、桃仁、防己的二分之一,和威灵仙、羌活用量相等。这么做的原因,朱丹溪这样解释:“能横行手臂,领南星、苍术等药到痛处”。方药中用量更轻的是红花,仅有一钱半,龙胆草半钱,与桂枝、相比,一个活血,一个清火,一个温行,药性各异,大能用药之意却相同,都是作引经药而用的。

在炮制上吗,南星用姜制,去南星可解毒功效,还可用作引经之药,使其开合有度、散风痰、消肿痛的作用得到加强。

苍术泔浸,可以使宣行通利,除湿发汗,正如脾胃论创始人李东垣所说:苍术有雄壮上行之气,能除湿,经泔浸火炒,能出汗。

黄柏酒炒,可降低其苦寒药性,避免对脾阳的伤害,还能活血通络,引药上行;再比如威灵仙用酒拌,红花酒洗,这都加强了温通的作用,有助于上中下痛风效果的提高。

应该说,丹溪痛风方的创立,更为现代多发病痛风的治疗提供了疗效确切的治疗良方。

那么,创立近千年的朱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在今天治疗痛风的效果如何呢?明天的科普,来解读临床医案。


#2021加油带头人#,2021年还剩半月有余,2022年度开启痛风健康千名援助计划,如果你正处于尿酸高痛风之反复发作困境,可私信留言报名,为您一对一解困答疑,合理科学有效降尿酸,远离痛风疾病。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血糖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肾结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