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温单--一个被我们遗忘的临床信息表之一

 呼吸科的故事 2021-12-22

体温单是我们医务工作者每天都要接触的记录病人生命体征的表格,虽然很重要,但我们往往会忽略其中所蕴含的大量信息,今天介绍几个例子来谈谈我们如何从体温单中识别出有用的细节。


病例一

患者,男,45岁;以“头昏乏力5天,行走不稳伴言语含糊3天”为主诉入院。患者于2月13日晚进食海鲜与米酒后先后出现头昏、乏力纳差伴腹胀;2月16日起言语含糊,行走不稳,腹泻水样便4次,伴咳嗽咳痰;17日起上述症状加重,未就诊。18日先后就诊当地卫生院及当地医院,诊断“脑病、横纹肌溶解”。为进一步治疗转诊我院急诊,急诊腰穿排除脑炎,头颅MRI胼胝体异常信号,为进一步治疗,拟“脑病 横纹肌溶解”收入院。入院查体:T:34.9℃,P:63次/分,BP:134/99mmHg,R:20次/分,嗜睡,精神软,言语含糊,对答切题,双侧瞳孔0.25c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不偏,颈软,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等称(++),巴氏征(-),肢体痛觉无减退,指鼻试验正常,跟膝胫试验正常,HR63次/分,心律齐,未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罗音,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急诊尿常规:隐血+++,蛋白+,酮体+,白细胞(镜检) 2-4每高倍镜;血常规:白细胞 4.3*10^9/L,中性粒细胞87.6%,血红蛋白138g/L,血小板84*10^9/L,超敏C-反应蛋白 213mg/L生化:ALT75U/L,AST162U/L,白蛋白31.7g/L,尿素5.15mmol/L,肌酐122μmol/L,β-羟丁酸682μmol/L,肌酸激酶 11480U/L,CK-MB 145U/L,LDH928U/L,血淀粉酶136U/L,钠126mmol/L,钾 2.83mmol/L,氯94mmol/L,肌钙蛋白I定量0.02ug/L,降钙素原 0.51ng/ml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 阴性;脑脊液生化:蛋白42.2mg/dl,葡萄糖6.75mmol/L,氯化物125mmol/L;脑脊液常规:潘氏试验 阴性,脑脊液红细胞 5/μl,脑脊液有核细胞1/μl。

胸部CT如下,可见左下肺大片实变影。

最初的诊断有:

我们知道如果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多的疾病往往要考虑一元论,而从临床表现来看是感染性疾病,但感染的病原体是什么呢?通过宏基因二代测序最终明确为鹦鹉热衣原体。

后来回顾患者的体温单的变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患者的体温和脉搏不同步,呈现出相对缓脉的表现,而某些病原体感染正是以高热和相对缓脉为典型表现。这些病原体包括军团菌、衣原体和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伤寒杆菌等。

上图:蓝色线是体温,红色的线是脉搏。

那什么是相对缓脉呢?下表告诉我们,例如当患者体温达到41.1摄氏度时,通常患者脉搏会达到150次/分,这在体温单上表现即两条曲线基本上是同步的。而相对缓脉则是低于140次/分,这在体温单上表现即两条曲线是分离的。

因此学会看体温单,发现关键信息,能帮助我们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