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叙文写作指导:给你的人物设计一个道具

 圩岸学堂 2021-12-23

一提到孙悟空,你就想到如意金箍棒。

一提到猪八戒,你就想到八齿钉耙。

一提到沙和尚……你停了一下,说印象不深,这人只会喊“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反过来,一提到金箍棒,你就想起孙悟空。

一提到八齿钉耙,你就想起猪八戒。

一提到赤兔马,你想起谁?

一提到风火轮和混天绫,你想起谁?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人物形象)背后都有一个女人(道具)。

主动为你文章中的人物设计一个道具,不仅能起到加戏作用,更能起到:

1.烘托气氛

2.衬托心理

3.推动情节

4.暗写性格

5.深化主题

((⊙o⊙)哇!这些词汇是老熟人啊!)

没错,考卷上,经常考你的类型题之一就是它。

有句话叫,“师夷长技以制夷”。

套路的大门是敞开的,谁都可以进去偷它一把。

秘密是公开的。

奇怪的是,越是公开的秘密,不会用的人越多。

比如,大家都知道,学好语文的秘密就是多读多写多背诵。

但你不认为这有用。

不能怪你,只能怪语文提供的奖励太远了。

假如学语文像打游戏一样,奖励立马到账,到那时候,呼吁不要沉迷于语文的数学老师会急得满嘴起泡。

事情的奇怪之处也正在这里,想要即时奖励立马兑现的,还在沉迷于游戏。

愿意延迟满足慢慢积累的,涌现出巴菲特这样的人。

“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巴菲特说。

借用一下巴菲特的理论,学语文就像滚雪球,正确的方法就是雪球的内核,剩下的就要交给时间这个长长的坡道,时间的坡道越长,雪球就越大。

读,写,背,就是语文的方法。

写,也是有方法的。

本文讲的“设计道具”就是方法之一。

为了方便你入门,我们让你写了一次半命题记叙文。

请以“碗中有___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给定道具“碗”,让你写一篇记叙文。

下面我们来看两篇同学们写的作文。

从对“道具”的理解和使用来看看作文的特点。

             《碗中有权力》

               高一(12)戴润

    “刘总,您尝尝这螃蟹,我特意到后厨挑的,特别鲜。”父亲把一只剥好了壳的雪白螃蟹送到了对面的刘总碗里,神色之恭敬,仿佛那只碗里盛满了权力与地位。

    中午,父亲叫我跟他去赴宴,边走边叮嘱我:“儿子,到了地方别只顾着吃,记得叫人。我一拍你你就给刘叔叔夹菜……”我点了点头,似懂非懂。到了饭桌上,我盯着一桌子热气腾腾的饭菜直流口水,旁边的父亲和一些白领子的叔叔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丝毫没有让我动筷的意思,饭桌的角落,几个蓝领子的叔叔低着头,一言不发,把手在靛青色的裤腿上擦了又擦,屁股在椅子上蹭个不停,仿佛椅子上长着荆棘,只有站起来才好受些。

    半个小时过去了,在父亲苦思着如何与同事们将话题进行下去时,一阵哭闹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尴尬,“我要妈妈,你抱我回家!”一个小女孩气鼓鼓地摔门进来,往座位上一坐,抱着胳膊,嘟着嘴,一个瘦高的男子像只大公鸡般挺着胸脯走进来。“刘总好。”“刘总您坐。”大家站起身来,把刘总请上主座,我不明觉厉,只随着父亲站起来。刘总跨到主座前抱起那个女孩坐下来。“爸爸吃完饭了就带你找妈妈,好不好?”在小女孩的呜咽中饭局开始了。

    “刘总,您尝尝这个!”父亲将螃蟹送到他碗里。尽管刘总的碗已像个小山包般高高地堆起,刘总点了点头,对着怀中的女孩说:“宝贝,尝一口螃蟹吧。”小女孩抿了一小口蟹肉,扭过头“不好吃”,父亲尴尬一笑,在底下拍了拍我,我愣了两秒站起身来,夹过一片叉烧,递到刘总碗里,“叔叔你吃。”刘总客气地笑了笑,我坐下来,向四周望去,白领子们碗里堆的是大块的肉,颤巍巍的,闪着油光,就像黄金在阳光下的光泽般,金灿灿的,蓝领子们碗里慢慢地盛着菜汤。偶尔能看见几点飘上来的肉腥,主座的刘总碗里像堆了一座宝山:鲍鱼、龙虾、大闸蟹……最顶上的那只螃蟹像一个守财奴,扑在宝山上,护着他的财宝与权力。

    “那个,我提一杯。”一个白领子握着酒杯站起来,蓝领子们像得了什么诏命,“腾”地站起来,握紧了酒杯,父亲与其它白领子们慢悠悠地起身,我有点不情愿地站起来。刘总笑嘻嘻地坐在位置上,怀里抱着吃饱喝足酣睡的女儿。“祝刘总前程似锦”“刘总事业兴隆”“刘总家庭和睦”……大家嘴上开出了一朵朵小花,向着刘总绽放。明明站得比刘总高,却一个个恨不得把杯口贴到他的杯底。“坐吧,坐吧,大家共勉,再创辉煌。”刘总摆了摆手,大家纷纷坐下。

   原本可口的饭菜突然变得寡淡无味,大家的饭碗在我眼中不断变形:蓝领子们的碗变得破旧不堪,沾满油污,白领子们的碗变成一个个金樽玉杯,闪闪发光,刘总的碗变作一个大鼎横在饭桌上,鼎中盛着两个金灿灿的大字——权力。

      我觉得刘总面前的碗变得硕大无朋,父亲等人在底下丝丝托着,不行,我要跑,不然这大碗早晚把我压死,我拉了拉父亲的衣角,“我吃饱了,先走了。”父亲点点头,却又一把拉住我,“老爸?”“去,再给小妹妹碗里夹点肉。”

【简评】

道具“碗”和人物形象之间有没有关系?

有的,碗起到了间接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们在生活里把工作叫做“饭碗”,不同的人,端的饭碗是不一样的,这才有了“金饭碗”“铁饭碗”一说。

本文用碗里的内容物来暗示人物不同的身份地位,人和“道具”相互映衬,在同类作文中是难得的习作。

            《碗中有月亮》

            高一(7) 孔思婕

每天夜里躺在床上等待着进入梦乡时,脑海中都会浮现各种我胡思乱想创造出的情景。偶然一个月色朦胧的夜里,我透过窗看到半遮住月亮的云,脑中浮现—得到月亮。

每年中秋,我都会被带到外公家,那儿的院子里什么都有。鸡笼里面母鸡们成天“咯咯”叫,时不时落个蛋在小草堆上,其中一只老母鸡还会在节日那天被带上餐桌;有两只以毛色命名的老土狗,自我记事起,它们就一直在,但现在已经老得不能动了。

院子一角是用几块砖围起的小菜地,里边儿种的是我叫不出名字的菜;还有一个被磨得发白的老摇椅,坐上去就能听到吱吱的声音。

我记忆中的中秋节是热闹的,又热又闹腾,因为外公要早早做准备,制作晚饭,这期间就没人陪我玩了。对于一个当时只有五六岁的小孩儿来说,真是不幸。不过等到晚上大家都离开了,外公就坐在吱呀的摇椅上,静静看着月亮,陪伴我,我对外公说:“月亮圆圆的,小小的,好想把它装进我的碗里啊!”外公听了哈哈笑起来:“你个小小屁孩儿,怎么把月亮装到碗里?不过我倒是可以把月亮的小小版送给你。”

只见外公慢慢起身,晃悠晃悠扇着大扇子,迈着八步走向一片狼藉还未来得及清理的大餐桌,随手拿了一个白色的小瓷碗儿,用抹布抹去了表面一层油,打出一点儿井水,再慢慢晃悠着走到我面前,伸出端着碗的手。“你到我这儿来看。”我迅速离开小板凳,跑到外公那一侧。我见到一个又小又圆的月亮 ,随着碗微微抖,水波也颤起来,月亮被水波抖成了波浪圆,在碗里边儿看上去可怜巴巴的。“这个月亮真的挺小,但是好特别啊!”我捧过外公手中的小碗盯着月亮,盯久了这个不停颤动的小月亮,竟有点晕,移开眼。

看着小院,小院还是白天的小院,可此时却镀上了一层淡淡的月光,大门口的路灯从大门、围栏缝透了进来,与月光交织在一起。

两只年迈的老狗静静靠在墙边,与我们一起享受此刻的静谧美好,温馨安逸。虽已入秋,但空气中仍带着几缕夏日气息,微风吹过,水波微颤,月影跳动。

【简评】

本文的道具不仅有“碗”,还有月亮。

道具要看得见,碗和月亮都看得见,这要比“碗中有情”之类题目要好。

碗和月亮都关乎“人情”,人的感情,本文就是扣住情感来写的,也可以说是让人和“道具”之间有了联系。

但本文的这种联系和上文的那种联系方式是不一样的。

上文的联系暗含“比”的意思,比喻的“比”。

本文呢,更侧重“相关”,你不会有更多的联想。

总体而言,两篇作文给我们演示了“道具”和人之间的两种联系方式——相似和相关。

如何相似?如何相关?这正是考验我们水平的地方。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篇和“碗”有关的文章,《母亲的大碗》,详见第二条推文,希望对你有启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