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植物中的作用及其活性测定方法

 海底丛林 2021-12-2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催化 L-苯丙氨酸解氨生成反式肉桂酸,是连接初级代谢和苯丙烷类代谢、催化苯丙烷类代谢第一步反应的酶,也是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和限速酶。莽草酸途径产生的莽草酸通过分枝酸、预苯酸经转氨作用生成苯丙氨酸,从而进入苯丙烷类代谢途径,苯丙烷类代谢可生成反式肉桂酸、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进一步转化为香豆素、绿原酸,也可以形成 CoA酯,再进一步转化为木质素、黄酮、异黄酮、生物碱、苯甲酸酯糖苷等次生代谢产物。一切含苯丙烷骨架的物质都由该代谢途径直接或间接生成。在生物次生物质代谢中具有防紫外线伤害、抵抗病原体的侵害、保持花粉生活力及形成植物花青素等多种重要作用。该酶在不同组织中、不同的内外因素调节下,含量水平及其基因表达的时空方式均有所不同。

图片

1.PAL对植物生理代谢的意义
植物的代谢分为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植物的次级代谢有多条途径,苯丙烷类代谢途径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苯丙烷类途径生成的黄酮、异黄酮、生物碱等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PAL对植物的生理意义非常重大。

图片

1.1在木质化中的作用

在植物的木质化组织中含有较高的PAL活性。用分离的百日草叶肉细胞研究了苯丙烷类代谢酶类与木质素、管状分子形成和细胞分化的关系,发现在百日草细胞分化过程中,木质素的合成及管状分子形成与PAL 活性的增加成正相关,细胞溶质中的 PAL 活性在木质化之前迅速上升,微粒体和细胞壁的 PAL 活性在木质化期间快速增加。

1.2在植物色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花色素是植物花朵、果实和叶片颜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色素等的合成可由苯丙烷类产物反香豆酰 CoA 经过类黄酮途径生成,该过程与 PAL 密切相关。如苋红素是中央种子目植物所特有的色素,当用白光、蓝光或红光照射尾穗苋黄化苗后,发现 PAL 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上升,并有苋红素的积累。通过调节PAL合成基因的表达,能有效地改变了矮牵牛、烟草和菊花的花色。

1.3在植物根瘤形成中的作用
苯丙烷类代谢产物经类黄酮途径可产生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根瘤菌有趋化作用,有些类黄酮化合物还可作为根瘤菌结瘤基因的诱导物质。这些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与 PAL 活性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根瘤菌的形成过程中常伴随着 PAL 活性逐渐增强。

2.PAL在植物抗逆境中的作用

2.1参与植保素合成

植保素是参与植物防御反应的重要生理活性物质之一,主要包括酚类植保素(绿原酸、香豆素和儿茶酚等)、异黄酮类植保素(豌豆素、菜豆素、大豆素、苜蓿黄素等)和萜烯类植保素,它们能直接防止病原物的生长发育和侵染。其中,前两类都是苯丙烷类代谢的直接或间接产物,其生成量与 PAL 活性成正相关。当用 PAL 抑制剂 L-2-氨氧基-3-苯丙酸和 α-氨氧基-乙酸处理植物幼苗,植物体内植保素合成和累积受到抑制。

2.2参与木质素合成

木质素可加强细胞壁,增加组织木质化程度,形成病原菌入侵的机械屏障,木质素的合成也来自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的苯丙氨酸。PAL 是这条途径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酶。研究表明,在植物-病原物互作中,PAL 参与木质素合成和累积。如棉花受枯萎病菌侵染后,随着 PAL 活性提高, 出现木质素的积累。PAL 受抑制,木质素合成亦受到抑制;不同抗病性的杉木接种炭疽菌后,PAL比活力均上升,且抗病性强的杉木 PAL 比活力比抗病性弱的杉木高。

2.3参与酚类物质合成

酚类化合物也是苯丙烷类代谢产物。PAL 活性增高与酚类物质的合成亦有一致性。如感染灰霉病的黄瓜组织中,伴随 PAL 活性升高,总酚积 累;在用多糖组分处理后,提高红豆杉中酚类物质 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同时,过氧化物酶和 PAL 的活性也被激活。

2.4参与抗虫过程

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与植物抗虫性的报道已有很多,主要集中在这一代谢途径的产物(木质素、植保素)与植物抗虫性的关系方面。木质素的积累,可使细胞壁加厚,成为食草类动物取食的机械障碍,而植保素对草食性昆虫具有毒害作用和趋避作用,这些化合物的生成与PAL含量存在着间接的关系。许多试验证明,PAL活性高低与植物的抗虫性有很大关系,如在研究5种山羊草对禾谷缢管蚜取食的诱导性抗性机理时发现,PAL酶活提高率与蚜虫取食诱导有关,而且食草类动物的取食也可诱导 PAL 活性升高。

3.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测定

3.1原理

    PAL催化L-苯丙氨酸脱氨生成反式肉桂酸,反式肉桂酸在290nm处有强吸收峰,因此可通过测定反应液A290值的变化计算PAL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催化苯丙氨酸的脱氨反应,生成反式肉桂酸。根据反式肉桂酸在290nm处吸光度的变化可以测定该酶的活性。

图片

3.2材料

    正常生长或经诱导处理的水稻、小麦叶片(或黄化幼苗)、马铃薯块茎等植物新鲜组织。

3.3方法步骤

(1)PAL的提取:取待测植物样品1-2g,-15℃冷冻固定后于研钵中加少量的提取介质、少量石英砂,冰浴研磨匀浆,最后用提取介质定容到10 mL,搅拌均匀,4层纱布过滤,滤液在4℃下 10000 r/min 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待测酶液,4℃保存备用。
(2)PAL酶活性测定:取4支10mL试管(3支测定管,1支对照管),分别加入0.02 mol·L-1 L-苯丙氨酸1.0mL(对照管不加,代之为蒸馏水),硼酸缓冲液(pH8.8)2.0mL,酶液1.0mL(根据酶活性适当稀释或增加体积),总体积4.0mL。摇匀后置30℃恒温水浴保温60min,加0.2mL 6 mol·L-1 HCl终止反应,若有沉淀需过滤或离心。用对照管调零,在290 nm处检测测定管反应液的吸光度A290.
(3)以测定管反应液每小时A290增加0.01为一个酶活性单位(U):

图片  式中,Vt:酶液总体积(mL);FW:样品鲜重(g);Vs:测定时取酶液的量(mL);v:反应液总体积(mL);t:反应时间(h)

3.4注意事项

(1)PAL属于诱导酶,受光(如红光)、受伤、病害感染等诱导活性增高
(2)除直接用新鲜材料提取的酶液测定外,也可将酶液用冷丙酮制成丙酮粉(可较长时间保存),然后用缓冲液溶解测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