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酮饮食与肾结石:早应被提及的关联

 木森moose 2021-12-23

这是一名5岁的小女孩。[1]

因为持续一天的严重腹痛、恶心和呕吐,她被送到了医院。

而就在三个月前,为了治疗难治性癫痫,她开始了生酮饮食。

1.生酮的介入

女孩在4岁的时候被诊断为了癫痫——她平均每天会发作50-100次,发作时眼皮抽搐,有时会伴随脸部的麻痹。

医生最先是对女孩采用了抗癫痫的药物治疗——前后使用了唑尼沙胺、丙戊酸钠、维加巴特林和氯硝西泮。

然而,经过连续两个月的治疗,她的癫痫症状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因为药物治疗无效,医生又通过核磁共振、单光子成像和正电子成像,确定了女孩大脑中异常放电的区域。

随后,医生对女孩进行了右额叶的局部切除手术。

本想着手术的治疗应该会有效,但谁知,在术后,女孩依然每天发作50-100次癫痫,且严重程度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

于是,在手术的10天后,女孩开始了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起到了一些效果,女孩的癫痫发作次数减少了。

但就在三个月后,严重的腹痛、恶心和呕吐突然袭来……

2.症结的发现

查体发现,女孩的右下腹部存在压痛,但没有反跳痛。

胸片、腹片都未见异常。

在血液检查中,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尿素、尿酸、血钙钠钾氯,均处于正常范围。

只有白细胞计数略高,达到了12420/uL(正常范围4000~10000/u)。

但尿常规的检查发现了一些问题:

PH5.0偏酸性、酮体3个+,最主要的是存在一些血尿,并且钙-肌酐比例达到了1.0mg/mg(正常范围是<0.2)。

鉴于这种情况,医生对女孩进行了24小时的尿液排出测定。

结果发现,24小时排出的尿酸是正常的,但尿钙达到了5.9mg/kg(正常范围是<4mg/kg)——这提示存在尿钙过多。

为了确定具体的原因,医生对女孩进行了腹部CT的扫描。

而扫描结果,提示了症结所在。

在腹部CT的结果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异常

——在右肾肾盂和输尿管的交界处,存在有结石。

这一结石的存在,造成了肾盂的积水,这就解释了女孩腹痛、恶心和呕吐症状的由来。

结果出来后,医生让女孩进行大量的饮水。

最后,女孩的结石自发地排出了,而在后续的检查中,女孩的肾脏、尿道与膀胱,也未再发现异常。

3.肾结石与生酮治疗

上面是一例在生酮饮食治疗后,出现肾结石的案例。

我们必须得说明,前后发生的两个事件,并不总是具有因果关系。

但要知道,和成人相比,儿童肾结石的患病率通常是很低的。

而事实上,在进行生酮饮食的癫痫患者中,肾结石的高发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早在1972年关于生酮治疗的书籍中,就已记载,在生酮饮食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肾结石。[2]

后续的研究表明,在进行生酮饮食的患儿中,肾结石的患病率为3%-10%。

相比之下,在普通饮食的儿童中,肾结石的患病率仅为千分之几。

在以往,生酮饮食主要只是用于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治疗。

但在最近这些年,生酮饮食开始被更广泛地应用,包括用于控制肥胖、治疗糖尿病,或者是作为一种所谓的“抗衰老”或者“提升脑力”的“健康饮食方式”。

不容否认的是,生酮饮食确实有一些治病的效果,也可能有某些代谢上的好处。

然而,硬币总有两面。

比如像肾结石这样的长期副作用,在生酮儿童中已经得到了实证。

那么,在更广泛的人群中,是否也会存在同样的长期风险呢?

2021年的一项系统性的综述,给出了答案。

4.肾结石的高发

这项系统性的综述,分析了生酮饮食与肾结石的关系。

研究选取了36项符合条件的试验,所纳入的总研究人数为2795人。

纳入的人群,不仅包括用生酮治疗癫痫的儿童,还包括了用生酮饮食来进行其他干预的成人。

在研究中,纳入人群的生酮执行的中位时长为3.7年( ±2.9)。

研究结果表明,在随访的年限中,

这些生酮饮食者的平均肾结石发病率为5.9%;

儿童发生肾结石的概率为5.8%,成人的概率为7.9%

在各种结石中,有48.7%的是尿酸结石,有36.5%的是钙盐结石,还有27.8%的是尿酸和钙盐的混合结石。

虽然在普罗大众中,肾结石也并不是什么罕见病——但在普通的男性人群中,发生率仅有0.3%/年,在女性中为0.25%/年。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需要意识到,长期的生酮饮食的确会增加肾结石的发病风险。

5.为什么?

那么,生酮饮食为什么会增加肾结石的患病率?

这个问题,在专注于癫痫生酮治疗的医生中,早已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

第一,生酮会增加骨钙的析出,增加钙质的沉积。

在生酮状态下,由于酮酸的产生,血液会偏向于酸性。

为了维持血清的PH,人体会从骨骼中调出更多的骨钙,用于中和酸性物质。

更多的钙从骨骼中释放出来,这即会导致使得进入肾脏的钙量增加。

而在另一方面,偏酸的血液,也会减少肾脏对钙的重吸收。

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肾脏中就容易积累过多的钙,进而容易产生钙结石。

在最先的那位女孩的案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女孩存在有高尿钙症——这是钙结石的征兆。

第二,偏酸的环境,会影响柠檬酸与钙的结合。

你可能知道,钙和柠檬酸的结合物,也就是柠檬酸钙,是可溶的。

然而,在有酮体存在的偏酸环境下,近端的肾小管会对柠檬酸进行更多的重吸收,这就会造成没有足够的柠檬酸来溶解钙质。

结果就是,钙盐结石将更容易形成。

第三,在酸性环境下,尿酸的溶解性会下降。

在下图中你可以看到,尿酸的溶解性随着PH的增加会上升。

图:尿酸溶解性与PH的关系 - DOI: 10.1097/01.ju.0000028481.80787.d6

不难看出,在酸性环境下,尿酸更容易形成结晶,并进而形成尿酸结石

尿酸结晶本身会形成尿酸结石,但同时也会成为一个吸附点,吸附经过的钙质,从而形成混合的结石。

所谓的“酸性体质”,常常被当做伪科学来进行批判。

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生酮饮食营造的酸性酮体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造了一个“酸性体质”。

而这种酸性体质环境,切切实实地会改变人体的代谢,并可能带来许多人未曾预料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我们需要知道并警醒的,并可能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的。

事实上,在癫痫儿童的生酮治疗中,早已有了宝贵的预防经验。[4]

如果你考虑或正在进行生酮饮食,以下是你可能需要做的:

1.如果存在家族的肾结石病史,在生酮饮食前,建议进行双肾彩超的检查;

2.在执行生酮饮食时,注意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的充足——和许多人预料的相反,适量钙的补充,实际上能够减少肾结石的发生。足量钙的摄入,能减少破骨细胞的活动,进而能减少高尿钙的情况。

3.可以考虑经验性地补充一些柠檬酸钾。柠檬酸钾能用于碱化尿液,并促进肾脏中钙质的溶解。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研究,给生酮儿童补充柠檬酸钾,能极大地减少患儿肾结石的发生率(2.0% vs 10.5%)。[5]

4.保证足够水的摄入。饮水量过少,尿酸和钙盐都更容易沉淀结晶。

5.定期检查双肾B超。别等到剧痛发生了,再去医院。

木森说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生酮饮食。

它从一种针对癫痫儿童的治疗性饮食,近乎成为了一种流行饮食。

但我们需要意识到,生酮并非“全优生”。

就像生酮能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儿童,但在应用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禁忌考虑;

并且,就像最开始的案例那样,还可能涉及到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新的研究表明,像肾结石这样的副作用,在长期生酮的人群中均可能出现——不仅包括生酮儿童(5.8%),还包括生酮成人(7.9%)。

对此,我们应当有所警惕。

对于已经长期进行生酮饮食的人而言,需要定期体检来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

而在饮食上,也需要注意足量饮水、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充足,并可以考虑补充一些柠檬酸钾,来预防在生酮中高发的肾结石。

生酮饮食,在更广泛人群中的长期样本,才刚刚开始积累。

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对这种饮食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全面。

因此,学习和反思,将会是持续的功课。

-End-

相关阅读:

时隔多年,《原始饮食》、AIP饮食的作者,加回了这些食物……

无麸质饮食的风险点

参考文献:
[1] Choi, J. N., Song, J. E., Shin, J. Il, Kim, H. D., Kim, M. J., & Lee, J. S. (2010). Renal stone associated with the ketogenic diet in a 5-year old girl with intractable epilepsy. Yonsei Medical Journal, 51(3), 457–459. https:///10.3349/ymj.2010.51.3.457
[2] Sampath, A., Kossoff, E. H., Furth, S. L., Pyzik, P. L., & Vining, E. P. G. (2007). Kidney stones and the ketogenic diet: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Journal of Child Neurology, 22(4), 375–378. https:///10.1177/0883073807301926
[3] Acharya, P., Acharya, C., Thongprayoon, C., Hansrivijit, P., Kanduri, S. R., Kovvuru, K., Medaura, J., Vaitla, P., Garcia Anton, D. F., Mekraksakit, P., Pattharanitima, P., Bathini, T., & Cheungpasitporn, W. (2021). 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Kidney Stones in Patients on Ketogenic Die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iseases (Basel, Switzerland), 9(2). https:///10.3390/diseases9020039
[4] Kossoff, E. H., Zupec-Kania, B. A., Auvin, S., Ballaban-Gil, K. R., Christina Bergqvist, A. G., Blackford, R., Buchhalter, J. R., Caraballo, R. H., Cross, J. H., Dahlin, M. G., Donner, E. J., Guzel, O., Jehle, R. S., Klepper, J., Kang, H.-C., Lambrechts, D. A., Liu, Y. M. C., Nathan, J. K., Nordli, D. R. J., … Wirrell, E. C. (2018). Optimal clinical management of children receiving dietary therapies for epilepsy: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Ketogenic Diet Study Group. Epilepsia Open, 3(2), 175–192. https:///10.1002/epi4.12225
[5] McNally, M. A., Pyzik, P. L., Rubenstein, J. E., Hamdy, R. F., & Kossoff, E. H. (2009). Empiric use of potassium citrate reduces kidney-stone incidence with the ketogenic  diet. Pediatrics, 124(2), e300-4. https:///10.1542/peds.2009-02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