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人为什么从不提“环境保护“这个话题?

 读原著 2021-12-27

      古人基本上不喊“保护环境”这个主题,根据“喊什么,缺什么”的人性法则来说,古人不喊就是源于他们一直没遇到这个问题,换句话说,大范围的“环境破坏”这种现象在古代是从没有过的。古人的生态意识,拥抱自然意识远超过现代人。

   在那部以“道法自然”为总纲的《道德经》中,老子早就说:“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对于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庄子则是从实指和虚指两方面融会贯通地进一步作出了更为细致的诠释,“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圣人处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物顺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天地究竟怎样的玄妙博大,天地到底何以值得人们去敬畏?对于这一问题,庄子坦言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与自然合一这一主题在儒家理论中同样是被尊崇的:

  《论语·壅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夫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夫子用弋射的方式获取猎物,但是从来不射取休息的鸟兽)。”《礼记·祭义》里写道:“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道儒之外,无门无派的早期中华先民也一直没有忘记过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天地自然的感恩。

  《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周礼·地官·山虞》有说:“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礼记·王制》则道:“ 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夭夭,不覆巢。”

   到了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主术训》中也优先提到了先祖们智慧中的人与自然相处之法则: “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置罩不得布于野。獭未登鱼,网置不得入于水。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溪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彀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古时曾经规定,密网不进池塘捕鱼,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意在保留鱼种)。”

  ......

 
  很小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当你走在路上,假如明眼见到有一只蚂蚁在你脚下,请记得避开它,它也是一个生命”,她还告诉我,“春天万物复苏的时候,不要去折断新出的花草苗儿,他们也跟你一样,心中正生发着无限欣欣向荣的希望”。爸爸跟我说,“人跟天地万物是同一个祖先,我们做不到完全的素食主义,但我们可以做到不虐待动物,不刻意毁坏植物,我们要对每一阳光雨露,每一个自然之子心怀感恩,心存敬意。”
 
 

   成长路上,我时刻谨记并笃行着爸妈的这句教导,并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深化了这个信念。再后来,于《周易·文言》中,我终于找到了“我师自然”这个理论的源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德高寿自高,修养越高的人,其心性也越合于天地自然。一个人一生福祸的多少总是由他修身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正所谓:命有已作,相有心生;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