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教育:探索“不被定义”的人生(上)

 顺其自然h 2021-12-28
编者按:2020年这个暑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作为阿里巴巴松果公益项目的学术支持单位,参与其中,为乡村教师与学生启动了两个新活动——“创意绘画夏令营”和“乡村美术教师培育”,旨在为偏远地区的师生带来发现身边之美、因地制宜的艺术教育。清华美院绘画系教授/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李睦老师在与松果公益团队展开的访谈中,就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及至人生的影响、艺术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价值、偏远地区艺术教育的优劣对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为本次对话整理的上篇。




图片

松果公益:李老师您好,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小众电影《无主之作》,给我的感觉就是艺术对一个人的影响和成长是很巨大的,我当时想,在不同的年龄接触艺术会对我们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我看过您的一篇文章,您教学生的时候,发现他们习惯于“是或非”的确定性答案,但在艺术中却不需要这样的结果。所以我想先听您讲一讲,您觉得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艺术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李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你想问的是接触或没有接触过艺术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区别,对吧。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方面很广泛,我觉得肯定是有差异的,而且差异巨大。但接触艺术与否导致人生的不同到底有多大,我们好像没有正面的回答,也没有追寻过这个答案。我刚才想了一下,可以用相互对应的词来形容,比如——希望和绝望。接触过艺术的人一生都伴随着希望,没有接触过艺术人,他们始终和绝望密切相关,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去面对生活中的那些不顺利和痛苦。有些人一生伴随着艺术,像傅聪、傅雷、丰子恺等学者和艺术家,他们生命结束后,他们的精神也仍然通过音乐,通过文字,通过绘画等形式存在着。尽管他们也经历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但艺术在他们的生活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反有些人活的非常乏味,他们生活在一个几乎体验不到生命的过程当中,直到生理意义上的生命终结。我想这方面的例子也有很多,他们不乏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但却没有办法获得艺术能够带给他们的帮助。在我们今天培养的受教育者里面,很多人的人生都会是这样的,这是导致我们社会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原因之一。
 
图片

松果公益:您觉得从小学开始接触艺术和从大学开始接触艺术,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不同呢?
 
李睦:虽然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应该伴随人的一生,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年龄越小越好。因为随着人们年龄增长,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习惯会越来越趋于理性,越来越依赖经验。艺术教育所要带给人们的感性思维能力,在他们年纪大了以后会产生很大的阻碍,不像在儿童身上那样容易起到作用。我并不是说理性思维不重要,也不是指艺术教育仅仅是感性思维教育,而是我们不能片面的强调其中一个,从而忽视另一个。我们今天缺少的不是理性思维教育,而是缺少在感性思维教育基础之上的理性教育,以至于我很难判断我们的理性思维是否是正确的。此外,很多年龄大的人会用经验来判断感性,甚至用经验来抵触感性,在我们对成年人的教育里面,这种例子非常多。
 
图片

松果公益:嗯。那李老师,下一个问题和这个也很像,我不知道您接触过多少我们国家比较偏远落后地区的孩子,因为应试教育的缘故,这些地区孩子的素质教育(音体美)都是非常匮乏的,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这些孩子和城里孩子相比,您觉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样子的呢? 
 
李睦:一个人接受或不接受艺术教育所导致的结果,年龄越大,体现的越充分。在小的时候还不能看得很清晰,比如二年级上过课,三年级还不能看到有所不同,主要的效果还在后面,随着生命的延展,越往后体验的越多,看的越清楚。所以接受或不接受艺术教育,早接受或晚接受艺术教育,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用相对应的概念来形容受教育者,那就是“接受者会宽容”,“不接受者会极端”。每个人的性格,在他们的工作、生活、接人待物的方式当中都会清楚的表现出来,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人们这些丰富和复杂性格的形成与艺术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在我们的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研究领域,能有多少专家学者在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呢,想恐怕都没有想过。我们可能会想到基因遗传,想到家庭影响,想到教师教学,甚至想到贫困因素的困扰,但是没有想过艺术教育对人性格的作用。 

图片

松果公益:李老师您说到这个,我就想到一点,或许就能体现您说的这种区别的问题。比如说这次新冠,中国的反应方式和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国家有所不同,我认为啊,他们可能有机会去接触艺术,从小生活在艺术的国度里,您能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说一下,当面对灾难时,我们和其他国家的人们的反应有区别吗? 
 
李睦: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答案,也不好量化。但艺术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环境比较充分、比较好的那些社会、那些国家,他们在面对疫情,面对巨大灾难的时候,我想恐惧肯定是有的,因为有伤害嘛,但他们在内心里面的会保留更多的希望,他们会把这事情往好的方面看待,他们的绝望会少一些。因为他们能够相对的判断事物、判断病毒,当然也包括科学地去看待,他们不会盲目。这一点特别有意思,往往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在他们的思维当中显示出理性的光芒,因为他们的感性思维是不同的。所以缺乏感性思维的教育,最后导致的理性都是僵化的理性,反而对生活没有指导意义。 
 
松果公益:李老师,这个感性教育对理性判断的影响,我能大概能体会到,但是我特别想请您相对比较清楚解释一下,为什么感性教育最后会影响到理性教育?怎么去说明这件事情呢?比如说以美术为例子,我看了很多的画作,我欣赏了很多艺术作品,我的感性思维怎么样去指导我最后更加理性呢? 
 
李睦:因为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等其他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引导人们认识不同,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没有硬性的标准。所以这个思维方式的养成,更多需要受教育者自己的主观认识,这跟感情思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在这样的一个学习引导的过程中,他们的感性思维能力会逐渐加强。他们除了观察、判断以外,还会有思考,还会有分析,还会质疑所有业已形成的规则,这个时候你发现没有,他们的感性认知慢慢地转换成为了理性判断。盲目的接受别人说过的,被动的照搬别人做过的,从艺术角度来说这根本不叫传承,只能算作是继承。传承是判断和选择的过程,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政治家多学说,不管是亲朋还是好友的观点,都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不会绝对、不会轻信、更不会极端。尽管最终能够获得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还会不断改变。由外界和内在的原因相互作用引发的调整和改变,这个过程未必是一个特别愉快的过程,特别是面对疫情的时候,但却是非常主动的,因为这是在我们的感知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认知。

图片

松果公益:我这两天正好在重温沈从文的书,是他写的关于湘西的文章,我感觉过去那一代人其实没有经过所谓的艺术教育,但因为他们看了满眼的山水,心中其实是有一个对于美的概念。很多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没有人告诉他山美不美、水美不美,但是他们会有对于这种山水的本能热爱,形成了一种他们的美。但是现在我不知道农村的孩子如果不接受艺术教育的话,会不会仍然觉得这些东西很美呢?他生活在青山碧水之间,会不会自然而然的拥有一种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呢?还是说一定要接受一种教育,再让他识别这个山水的美呢? 
 
李睦:你这个提问其实涉及到几个方面,首先我觉得大自然、自然界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也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艺术老师。同时自然也可以是一种艺术教育方式。所以我想,人与自然能够有沟通交流,这个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教育方式,而且也是艺术教育里面必须具有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说一个孩子接受了10年教育,却从来没有走近过自然,我觉得这个教育肯定是片面的。在自然界里面所进行的交流、沟通和感受是身体力行的。眼观、耳听、手摸甚至鼻嗅,这样的一种交流,也非常像我们跟艺术作品之间的交流。虽然是不同的两种境遇,一个是跟山水交流,一个是和山水画交流,但是他们却有相似之处,就是充分的利用人的感知系统来进行沟通,并且同样会有所获得,是以自然的方式从自然中获得。另外,艺术教育也有人为施加影响的因素存在,比如说从小到大没有遇到过一个老师,仅仅是在大自然里面,我想这也不能称之为完整的艺术教育。关键在于施加影响的人他怎么样来施加影响,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施加影响,我想前提应该是不破坏受教育者与自然、与艺术作品之间的感受和沟通过程,不打断他们,不妨碍他们,不阻断他们。我们现在可以归纳出两点:一个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受教育者和自然的关系。乡村的孩子缺少的是提供艺术教育的人的因素,城市的孩子缺少的是提供可供沟通交流的自然环境的因素。所以,各有利弊,各有得失。不能简单说农村的孩子艺术教育的环境就是不好的,城市孩子的艺术教育环境我觉得也未必健全。 

图片

松果公益:嗯,我一直以来有个疑问,什么是好的艺术教育,包括什么样是误导的教育,因为在不懂的基础上做教育,对孩子是一种误导,是对孩子审美能力的、艺术鉴赏能力的一种破坏。您觉得一定要遵循的原则和一定要规避的原则是什么? 
 
李睦:如果一定要说得绝对一点,我想作为教师,不应该简单的告诉孩子,在艺术里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善恶,什么是真假。不能给孩子提供简单的和绝对的答案,我想这是艺术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因为善恶、美丑、是非这样的因素并不总是那么清晰可见的。在判断事物、作品、自然和道德准则的时候,孩子做不出一个决然的回答,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艺术的教育过程,慢慢的习惯用相对的方式去认识两个相对应的事物中存在着的另外可能,因为任何一个绝对的概念都存在着向相反方向转化的可能,这就是艺术教育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其实我们现在谈的教育并不是职业教育,绝大多数教育者分不清楚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艺术的通识性教育,一个是艺术的职业性教育。 
 
松果公益:请您说一下这两个区别,虽然我懂,但是我还是想让您能清楚解释一下。 
 
李睦:职业教育肯定是偏重于技能训练的,而通识性的艺术教育更偏重思维的培养。一个是教育education,一个是训练training,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可能在技能训练当中也会伴随着思维的培养,但是毕竟还是以技能训练为主。在通识性的教育里面,也会伴随着相应的基本技能传授,我刚才说实践和体验也是重要的环节,但是毕竟是教给大家怎么去认识艺术,怎么去思考绘画,这样的过程,要求教师来谈艺术的原因,谈造成艺术的结果。我想这两者区别是很大的,职业教育强调的是个人性、极端性、唯一性。通识性的艺术教育谈的是共同性、多元性化、普遍性。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将来都要做艺术家的,但是他们不做艺术家就一定要放弃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吗?接受艺术教育,就一定要接受大量的技能培养,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吗?我想这个问题如果搞清楚了,会有助于我们艺术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方式方法的采取。


敬请期待下期——

艺术教育:探索不被定义的人生(下)




策划:高登科
图片:李睦
责编:武筱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