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开年的第一个月,起亚先是用一场无人机烟花秀在韩国仁川发布了全新LOGO和全球品牌标语,紧接着又用一场数字展示活动公布其新品牌宗旨和未来雄心的新细节。在新的品牌口号 “ Movement thatspires” 的支持下,起亚将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电动汽车和新型移动出行领域的推动者。 当前,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也是汽车产业革新的重要阵地,对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起亚在中国深耕多年,起步于2002年,近600万用户,就是起亚与中国息息相关的两个数字,其背后体现出起亚对中国市场的专注。 2022年,深耕中国市场20年的起亚将迎来第二阶段发展的元年,这是起亚基于全球Turn-around战略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起亚反哺中国市场的重要举措。 面对国内市场快速变化的市场新格局,起亚方面表示,将参考起亚全球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像中国的新势力创业公司一样,以“更中国”的态度和行动,去运营新的合资公司悦达起亚。 “更中国”就是要聚焦中国市场,更加重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将深厚的技术积淀与中国市场进行深入结合,并像造车新势力一般积极尝试改变与创新,在组织、市场、经销商、用户、制造等方面全面发力,重建消费者对起亚品牌的认知。 破茧成蝶,不是从外到内的打破,而是从内到外的突破。为此,起亚在华合资公司悦达起亚首先将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包括引入本土更懂中国市场的优秀人才,同时,提拔内部高素质人才。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下,悦达起亚还将会把提高决策效率作为首要方向。同时,悦达起亚还会新增一些部门,比如新能源的销售部门、品牌相关的部门、网络部门等。 此外,经销商层面,悦达起亚将优化经销商网络,重振经销商信心。在中国市场导入全球统一的经销商运营、管理和考核体系,打破以往厂家通过向经销商压库取得短期销量增长惯例,取而代之的将是用户终端订单拉动上游生产、新车物流配送和经销商运营。 同时,悦达起亚还将在全国主要城市布局高端直营体验中心、特色城市体验店等。 据悉,为充分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特点,起亚将会大幅增加中国市场的投入,特别是研发投入。为了适配即将到来的每年一款新车的产品战略,弥补此前本土化的不足,此前,起亚不仅设立了烟台研究所,更是在今年建立了上海数字技术研发中心。 而在未来,起亚还会在本土化方面持续扩充技术投入力度,包括在贵州设立大数据中心,开始建立有点电动化以及移动出行领域的相关组织架构等。 值得注意的是,起亚集中优势资源不光是要管理结构以及研发体系上尽可能的本土化运作,更是要在产能结构上作出实质性的节流。 作为全球起亚的基地之一,起亚在江苏盐城是当地最大的投资企业之一。在全球起亚的战略布局中,起亚会将中国盐城工厂作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这一方面有助于在华合资公司加速融入起亚全球战略布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工厂产线使用率,盘活在中国的零部件供应链,并助力盐城乃至长三角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起亚的一工厂已经长期租赁给华人运通,二工厂将作为起亚的出口基地,三工厂主要负责国内市场的生产。 近年来,起亚品牌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在提升产品品质,摆脱性价比标签,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面对国内汽车市场的转型与消费升级,悦达起亚也将坚持不走低价路线,全力推动品牌向上,摆脱过去东风悦达起亚“高性价比”的标签,树立全新的品牌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现如今通过K5、智跑Ace、第四代嘉华等明星产品,起亚在中国已经逐步摆脱“性价比”标签,指导价在14万元以上的SUV和MPV车型销量占比也从11%提升至64%。 但这还远远不够。2022年,悦达起亚还将引入除嘉华以外的高品质车型——全新旗舰SUV Sportage和K3的中期改款车型。同时,为寻求高质量发展,还会尽快停产售价10万元以下的车型。 据悉,2023年之前,起亚将有进口车型进入中国,不排除通过4S店,代理商、城市店、商圈店的方式去推进,明年下半年开始,销售网络会逐步铺开。 在国内车企纷纷转型电动化、智能化的时候,悦达起亚手里的其他王牌也正在蓄势待发。 据悦达起亚总经理柳昌昇介绍,从2022年末或者2023年年初,将每年在中国市场投入一款全新电动车,并且在明年开始导入混合动力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起亚是全球为数不多在多在混合动力车HEV、纯电动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燃料电池四大技术领域均有布局的企业之一。而且起亚还掌握了电动车全球模块型平台E-GMP等核心技术,EV6等纯电动车在欧洲等成熟汽车市场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