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石膏经方治验】外感之热不除,痢证岂肯轻易罢休

 胡杨树v81an2em 2021-12-29

图片

转载自《张锡纯用药新解

支持中医发展请购买正版图书

痢证身热不休,服一切清火之药,而热仍不休者,方书多诿为不治。夫治果对证,其热焉有不休之理。此乃因痢证夹杂外感,其外感之热邪,随痢深陷,弥漫于下焦经络之间,永无出路,以致痢为热邪所助,日甚一日而永无愈期。夫病有兼证,即治之宜有方也,斯非重用生石膏更助以人参以清外感之热不可。

曾治邑诸生王荷轩,年六十七,于中秋得痢证,医治二十余日不效。后愚诊视,其痢赤白胶滞下行,时觉肠中热而且干,小便亦觉发热,腹中下坠,并迫其脊骨尽处亦下坠作疼,且眩晕,其脉洪长有力,舌有白苔甚厚。愚曰:“此外感之热,挟痢毒之热下迫,故现种种病状,非治痢兼治外感不可。”遂用生石膏二两,生杭白芍八钱,生怀山药六钱,野党参五钱,甘草二钱此即白虎加人参汤以芍药代知母,山药代粳米也(此方名通变白虎加人参汤)。煎汤两茶盅,分二次温饮下,日进一剂,两日痊愈。而脉象犹有余热,拟再用石膏清之,病家疑年高之人,石膏不可屡服。愚亦应聘他往,后二十余日其痢复作。延他医治疗,于治痢药中,杂以甘寒濡润之品,致外感余热永留不去,其痢虽愈,屡次反复。延至明年季夏,反复甚剧,复延愚诊治,其脉象病证皆如前。因谓之曰:“去岁若肯多服生石膏数两,何至有以后屡次反复,今不可再留邪矣。”仍投以原方,连服三剂病愈,而脉亦安和。

按:此证两次皆随手奏效者,诚以石膏得人参之助,能使深陷之热邪,徐徐上升外散。消解无余。加以芍药、甘草,以理下重腹痛,山药以滋阴固下,所以热消而痢亦愈也。又此证因初次外感之热邪未清,后虽经屡次服凉药清解,其热仍固结莫解。迨蓄至期年之久,热邪勃然反复,必俟连次重用生石膏,始能消解无余。因悟得凡无新受之外感,而其脉象确有实热,屡服凉药不效,即稍效而后仍反复者,皆预有外感邪热伏藏其中,均宜重用生石膏清之,或石膏与人参并用以清之也。不然,则外邪溜滞,消铄真阴。经年累月而浸成虚劳者多矣。志在活人者,何不防之于预,而有采于刍荛之言也。

又表兄张申甫之妻高氏。年五十余,素多疾病。于季夏晨起偶下白痢,至暮十余次。秉烛后,忽然浑身大热,不省人事,循衣摸床,呼之不应。其脉洪而无力,肌肤之热烙手。知其系气分热痢,又兼受暑,多病之身不能支持,故精神昏愦如是也。急用生石膏三两,野党参四钱,煎汤一大碗,徐徐温饮下。至夜半尽剂而醒,痢亦遂愈,诘朝煎渣再服,其病脱然。

上所载痢证医案二则,皆兼外感之热者也。故皆重用生石膏治之,非概以其方治痢证也。拙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治痢共有七方,皆随证变通用之,确有把握,前案所用之方,乃七方之一也。愚用此方治人多矣,脉证的确,用之自无差忒也。

疟疾虽在少阳,而阳明兼有实热者,亦宜重用生石膏。曾治邻村李酿泉,年四十许,疟疾间日一发,热时若燔,即不发之日亦觉表里俱热。舌燥口干,脉象弦长,重按甚实。此少阳邪盛,阳明热盛,疟而兼温之脉也。投以大剂白虎汤加柴胡三钱,服后顿觉清爽。翌晨疟即未发,又煎服前剂之半,加生姜三钱,温疟从此皆愈。至脉象虽不至甚实,而按之有力,常觉发热懒食者,愚皆于治疟剂中,加生石膏两许以清之,亦莫不随手奏效也。

拓展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