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书中记载的几个药方,堪称国宝!

 二轮旅游 2021-12-29
本文选自网络,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这本书中记载的几个药方,堪称国宝!

图片


中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能够流传下来的方子,基本都安全、方便、有效,毕竟大浪淘沙,亿万人亲身实践证明效果才能留存。《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书中许多方剂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可堪称国宝。

补血第一方:四物汤

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其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被用于外伤瘀血作痛。后来被载于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书首先记载将四物汤用于妇产科疾病),有“养血第一方”等美名。

图片

【组方】熟地18g、当归18g、白芍15g、川芎9g。

【功效】 补血活血,润肤养发,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糙等状况。

【方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曰:“凡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用此,白芍药、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张山雷曰:“本方实从《金匮要略》胶艾汤而来,即以原方去阿胶、艾叶、甘草三味”(《沈氏妇科辑要笺正·卷下》)。仲景胶艾汤本为治疗妇人冲任虚损,阴血不能内守而致的多种出血证而设,蔺氏减去其中暖宫调经,养血止血之阿胶、艾叶和甘草,将生地易为熟地、芍药定为白芍,保留原方之当归、川芎,并名之以“四物汤”,从而使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之方变为治疗伤科血虚血滞证候之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谓:“当归(去芦,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干地黄(酒洒蒸),各等分”。

配方特点:补血配活血,动静相伍,补调结合,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

【制法】上药加水适量共煎,去渣取汁。每天1剂,分两次服。

补肾第一方:六味地黄丸

这个方子已经流传了近两千年,是医圣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所创肾气丸,宋代儿科医家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减去桂枝、附子而成,可以对付很多老年人的疾病,如肾虚、耳鸣、脱发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不仅记载了六味地黄丸,还记载了几个变方,如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图片

【组方】熟地15克,山茱萸肉12克,山药12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

【功效】滋阴补肾,可治疗肾阴不足所引起的虚火牙痛、牙齿松动及口舌生疮。

【方解】用熟地黄滋阴补肾益精髓而生血,山茱萸温补肝肾、收涩精气,山药健脾兼调理遗精、遗尿,是本方三补;丹皮凉血清热而泻肝肾之火,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是本方三泻。

【制法】上药加水适量共煎,去渣取汁。每天1剂,分两次服。

补气第一方:四君子汤

补气第一方是四君子汤,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四味药材均属于平、温药材,不燥热,补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所以用“四君子”来命名。

图片

【组方】党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

【功效】益气健脾,是补气基础方。

【方解】党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茯苓渗湿健脾,苓术合用,促进健脾除湿和运化之力的增强;甘草,甘温,能调诸药,可让它们共同发挥补气健脾的效果。

【制法】上为细末。每服两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健脾祛湿第一方:参苓白术散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湿气除,百病无。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许多疾病的关键,甚至还会恶化疾病。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参苓白术散可谓健脾祛湿第一方。

图片

【组方】莲子肉去皮一斤(500克),薏苡仁一斤(500克),缩砂仁一斤(500克),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克),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克),白茯苓二斤(1000克),人参二斤(1000克),甘草炒二斤(1000克),白术二斤(1000克),甘草二两炙(6克),山药二斤(1000克)。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解】本方证是由脾虚不运,湿浊内阻所致。脾虚不运,饮食不化;湿浊内阻,气机不畅,清浊不分,故见胸脘痞闷,肠鸣泄泻;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为佐药;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

【制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克),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清热第一方:牛黄清心丸

清热方剂最负盛名的当属安宫牛黄丸,其在传统中医中是作为急救用药,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却是牛黄清心丸,组方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清代对其进行加减化裁后定位宫廷秘方;经过200多年的临床应用和不断改进,该方成为历久不衰的效验名方。另外,与安宫牛黄丸并称为“凉开(温病)三宝”的紫雪丹、至宝丹,也是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

图片

【组方】白芍药 麦门冬(去心)黄芩 当归(去苗)防风(去苗)白术各45克 柴胡 桔梗 川芎 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别研)各37.5g 神曲(研)蒲黄(炒)人参(去芦)各75g 羚羊角末 麝香(研)龙脑(研)各30g 肉桂(去粗皮)大豆黄卷(碎炒)阿胶(碎炒)各53g 白蔹 干姜(炮)各22.5g 牛黄(研)36g 犀角末60g 雄黄(研,飞)24g 干山药210g 甘草(锉,炒)150g 金箔1200箔(内400箔为衣)大枣100枚(蒸熟,去皮、核,研成膏)。

【功效】清心化痰,镇惊祛风。用于风痰阻窍所致的头晕目眩,痰涎壅盛,神志混乱,言语不清及惊风抽搐、癫痫。

【方解】方中牛黄善清热解毒、豁痰开窍、息风定惊,故为君药。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清心凉肝、息风定惊,黄芩、雄黄清热泻火、豁痰解毒,朱砂清热镇惊安神,故为臣药。麝香、冰片开窍醒脑;白蔹、桔梗、苦杏仁清肺化痰、开郁散结;肉桂以热治热、引火归原;川芎、蒲黄活血止血;柴胡、防风除风邪而散热;大豆黄卷发散利湿、通利血脉;人参、茯苓、白术、干姜、大枣、山药、当归、白芍、麦冬、阿胶益气养血,再加消食导滞的神曲,并合健脾开胃的姜、枣,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共为佐药。甘草既合参、苓、术而补气,又能解毒、调和诸药,故为使药。全方配伍,有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息风通络、扶正安神之效。

【制法】上除枣、杏仁、金箔、二角末、牛黄、麝香、雄黄、龙脑外,余为细末,入余药和匀,用炼蜜与枣膏为丸,每30g作10丸,用金箔为衣。

妇科第一方:逍遥散

逍遥散出自宋代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顾名思义是服之能够令人轻松逍遥。

图片

【组方】甘草(微炙赤)半两(15g), 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各30g)。

【功效】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方解】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为佐药。用法中加入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胃和中,为使药。

本方当归、芍药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气血兼顾,体用并调,肝脾同治。

【制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治痰第一方:二陈汤

中医治痰名方“二陈汤”,因用药简单、功效显著而广为流传,成方始见于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离今日有千年的历史。

图片

【组方】半夏(汤洗七次)5两、橘红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

【功效】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理气和中。

【方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胃;橘红理气燥湿、化痰和胃;茯苓渗湿健脾化痰;生姜降逆止呕化饮,并助半夏、橘红化痰和胃,且能制半夏之毒性;而炙甘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乌梅味酸,收敛肺气,和甘草酸甘化阴,以防半夏、橘红、茯苓辛燥渗利之性耗伤气阴。

【制法】以上组方药材,加生姜3克,乌梅1枚,用水煎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