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内耗」的解释:人在管理自我的时候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会处于一个内耗的状态,长期如此会让人觉得疲惫不堪。 事情还没开始,就总担心这儿担心那儿;稍有失误就辗转难眠,担心不被认可;与人沟通稍有不畅,就开始担心被孤立;遇到选择,就左右纠结,担心不慎失误。 曾打趣般评价自己的迟迟不肯动手:无数个小时的准备活动,往往最后执行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在脑海中反复研究,尝试找出更好的方式,尽管方式早已唯一。 可怕的是,那些被美其名曰“反复推敲”的迟钝,很容易让你带着排斥和负面的心态,要么是一天无所事事,要么是完美的想象最终被平平无奇替代。 内卷无处不在,太多东西在消耗我们的精力。生活的琐碎,工作的压力,人际的烦恼,外界的期望,内心的不甘。 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说:“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学会接纳」:接纳自己,正视现实,扔掉幻想的人设标签。思考后立马行动,在行动中获得更多内心的自由。 「调整关注点」:缩小视线圈,扩大效果圈。将注意力和行动力转移到可以通过努力影响或改变的事情上来。正视冲突,寻求解决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