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锡有没有锡?松花江有没有松花蛋?

 零壹贰012 2021-12-29

中国历史悠久,国土辽阔

曾出现过的地名多如过江之鲫

而相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

地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某一地区的人类生活方式、城市景观等

已经跨越了好几个阶段

但仍然沿用着历史久远的地名

就像母语一样

这些地名我们使用地如此熟练

以至于我们逐渐忘却了它所包含的珍贵信息

中国常见的地名命名方式

一般可归为两大类

一类是地理方向

例如方位

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例如河流段位

河流的源头,可能就叫“某源”

如浑源、婺源、济源

河流的下游或入海口,可能就叫“某门、某口”

如海门、江门、江口等

一类是人文方向

例如帝王年号:绍兴、嘉定、景德镇

例如故国遗存:随州、新郑、商丘

例如寄意期许:抚远、靖边、昭通、遵义

而有一类地名

往往很难从汉字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

或者充满欺骗性

那就是音译地名

而这类地名

大多隐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信息

成都

成都常常会给人一些错觉

例如位于被称作“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

人们就以为这里都是沃野千里的平坦地形

图片

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向来是西南地区的一块宝地

却忘记了成都

中国唯一一座肉眼可见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的

超千万人口大都市

从成都开车出发

仅数小时即可抵达地势高耸的川西高原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写下的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相当明显的雪山信息

图片

天气晴朗的时候在成都拍到的雪山

而成都这个看似稀松平常的地名

也隐藏着不易察觉的信息

最早对成都做出来源阐释的是

宋代乐史所著的《太平寰宇记

认为成都是

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

但这种说法缺乏史料支撑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过类似的叙述

不过讲的是虞舜受人爱戴所以聚集的故事

根据建国后的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

成都地名的来历更大可能是

中原汉地文字对蜀语“成都”两字的的音译

成都之“”是蜀人的族称

其意为“高原人

而“”则是指“某某地方

成都的意思就是“高原人的地方

但也有学者认为成都是古蜀人

使用上古汉语蜀方言所创造的地名

图片

塔高339米的成都熊猫塔是中国西部第一高塔

两千多年来

成都历经了一次次的兴建、繁荣、衰败

却依然保存着这一古老的地名

实在是地名中的“活化石”

昆明

昆明是西南地区著名的春城

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故得雅称“春城

图片

昆明近些年栽种的蓝花楹行道树,开花时如紫云仙境

而本名“昆明”的来源却相当久远

在西汉时期

昆明一带分布着众多的游牧民族

其中一支被称作“昆弥”或“昆㳽

属于氐羌人的后裔

《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这一部族

北至楪榆(大理的古称),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

而“昆”和“明”为何义

一般有这么几种看法
羌义说:“”指雪山,“”指

就是指“雪山上来的人

而羌人的祖先来自高原

彝义说:“昆明”是彝语“嘿咪”的音译

指“海边的地方”

图片

在上古时期,昆明滇池附近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

而昆明现在的正式名称始于

蒙哥汗的征服

1254年蒙古大军攻占押赤城(昆明古称)

在此地设置“昆明千户所”

是昆明作为该地正式名称的起点

无锡

亭台楼榭、小桥流水遍布的江南水乡

常常被看做最具中国韵味的城市景观

图片

无锡京杭大运河清名桥景区

就像江南地区头顶的文化光环一样

它的很多地名都自带书卷气

无锡、姑苏、句容、余杭、诸暨……

这些地名给你的感受是:

我不懂

但我觉得很美

其实这些很难从字面上理解的地名

大多可能和古越语有关

在秦代以前

江浙闽越一带为百越的居住地

百越人是现代壮侗语族的祖先

他们在离开江南地区后

留下了大量的古越语地名

这些地名往往因为历史过于悠久

很难释读它的含义

图片

因《枫桥夜泊》而闻名天下的姑苏寒山寺

而且因为后人多只从这些地名

所使用的汉字上去臆测

常常出现啼笑皆非的解读

例如无锡地名的来历

被解释为以前旧名“有锡”

至汉代锡矿采尽

所以被称为“无锡”

汉代王莽改制时期

居然真的将“无锡”改名“有锡

图片

无锡灵山大佛

但事实上无锡地名和锡矿一点关系都没有

和汉语常见地名常见的模式“专名 通名”不同

例如“某某州、某某河

百越地名反过来多为“通名 专名”模式

可能就是“州某某、河某某

而无锡的“无”就是这样的通名

类似的地名还有芜(无)湖、无盐、无娄

而“无”的含义

从百越语言的现代遗存——壮侗语里推演

可能是“首领”的意思

和吴王夫差的“”含义类似

敦煌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享誉世界的名城

有着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地位

图片

敦煌鸣沙山古建筑

传统上人们对敦煌地名的解读

敦,大也;煌,盛也

唐代李吉甫进一步解读为

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但这个解读也是典型的望文生义的解释

不足以说明敦煌的语源

考古学家斯坦因在敦煌粟特文书中

发现了敦煌的地名为δrw”n

据学者考证

敦煌δrw”n与吐鲁番Turpan很可能是同名异译词

一是从历史地理上考证

古代汉文中所指的“敦煌”可能不在甘肃

而在新疆,与吐鲁番一带颇为接近

二是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角度考证

敦煌的古音与吐鲁番Turpan存在对应关系

图片

葡萄晾房是吐鲁番的标志性景观

而吐鲁番的语义

在维吾尔语中并无意思

更可能来自属于印欧语系吐火罗语

意为“坚固、结实的城墙

Pan这个词根在现代波斯语、梵语等

印欧语系中分布极为广泛

因此从语源学上说

敦煌是一个来自印欧语的词汇

乌鲁木齐

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

在大多数人看来

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

因此对应的民族语言也非常丰富

所以地名中留存着相关信息非常正常

图片

乌鲁木齐大巴扎浓缩了新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的确

新疆的省会乌鲁木齐

是一个来自非汉语的词

但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解释是

乌鲁木齐来自蒙古语

指“优美的牧场

图片

新疆巴音布鲁克人体草原

但事实上“乌鲁木齐”一名在10世纪就出现了

蒙古人大量进入新疆则是元代之后的事了

因此不大可能是借自蒙古语

而乌鲁木齐地名的来源

更有可能借自突厥语中的“irumci”

汉语中的“轮台”之义

当时人们把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称作“轮台”

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就曾写过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的名句

图片

大雪纷飞的天山

维吾尔语在借用这个词之后

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特点

改念做“ürümqi”

于是再经过汉语转译为“乌鲁木齐”

哈尔滨

近些年随着东北小品、网络段子

在社交媒体上的火爆

极具特色的东北话

自带喜剧加持

但在东三省内部

大众所认为的“东北味

其实是由南向北逐步递减

当下东北地区的大多居民

为闯关东时代北方移民的后裔

图片

东北肥沃广袤的平原

越往北,移民进入的时间越晚

保留越晚近的北方方言

因此就越接近普通话

而最早进入的辽宁地区

地方方言在时间的催化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演化

就产生了“东北味

尽管东北地区深受汉语文化的影响

但是仍旧顽强地保留了很多满语的地名

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就是典型的例子

图片

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哈尔滨字面上看起来十分洋气

同时靠近俄罗斯

很容易误以为是来自俄语的名字

而实际上旧名称作哈鲁滨

最早来自女真语北部方言“合里宾

最后经过多次演化以“哈勒费延”进入满语系统

对应汉字意思为“

至于哈尔滨具体以什么为“扁”而为名

已经很难考证了

夏天松花江

冬天松花江

图片
图片

滑动查看前后照片

东北地区其他保留的满语地名

也十分常见

例如著名的松花江

本身也是一个满语Sunggari Ula

属于音译 意译的词

Ula乌拉就是满语中“江”的意思

本身和松花蛋没有关系

图片

鸭绿江的大桥和日出

另一条大河鸭绿江

却是满语直接借用汉语的例子

满语中鸭绿江念作Yalu Ula

很多人误认为江名是汉语音译了满语

但是在满语出现之前

鸭绿江的地名已经在使用了

有学者考证认为是

可能起源自东北亚地区的扶余语——鸭卢江

鸭卢意为“东扶余的官爵”

当然,黑龙江最有名的音译地名应该是

门修斯(Mencius )齐名的

双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

百色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壮族聚居地

作为中国人口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曾聚集生活的地方

留下了众多看似汉语实则属于壮语的地名

百色市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以百色起义和铝土矿闻名于世

其市名就来自壮语bak seak

意为“洗衣河口

图片
图片

百色市悠闲的田园风光

这样类似的地名很多

例如两广壮语地区里常见的地名首字:

那、板、百、南

四个字的释义是:田、村、河口、水

这样的地名在临近广西的

泰国北部也非常常见

例如那利、那坡、板念、板诺、百丹、百乌、南那河

和现代泰国人的先民从中国境内往南

迁徙的线路非常吻合

香港

地处东西方文明交汇地的香港

不同民族、语言在此相融合

自然会产生了很多音译地名

有趣的是

香港的很多地名是通过粤语直接音译

并且对应的英译使用的仍然是民国时期流行的

威妥玛拼音

图片

荧幕上港剧中经常出现的地名

例如香港1号干线的一条道路

被称作“窝打老道

字面上很难理解是啥意思

如果用粤语去反推

可能就好理解了

图片

“窝打老”即是英文滑铁卢(Weterloo)的粤语音译

是为了纪念英国这次胜仗

才被命名为窝打老道

位于香港岛西陲的坚尼地城(Kennedy Town)

是为了纪念英国驻香港第七任总督

爱德华·肯尼迪而命名的

图片
坚尼地城的五彩高楼

另一个常在香港电影里出现的名词
荷里活

则是美国著名电影城

好莱坞(Hollywood)的粤语音译

上环荷里活道是香港著名的商业街

是自开埠以来香港第一条商业街

而它的命名却与好莱坞电影没有任何关系

原先是指道路两旁种植的冬青(holly)树

图片
图片

荷里活道的街头涂鸦已经成为知名打卡景点

位于香港新界西贡区的将军澳

原本是用来填埋垃圾的地区(俚语称作Junk O)

也被音译为将军澳

和将军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现在随着普通话成为香港的法定语言

越来越多的地名

开始展示出越来越多普通话的元素

例如

Wilmer Street(威利蔴街

Chatham Road(漆咸道

对应的汉语发音原本应是粤语音译

而现在地铁报站时

则会用普通话读粤语音译的汉字地名

变成“wei li ma”和“qi xian”

经过两次转换

香港地名的普通话读音

和当初的英语发音

已经相去甚远

图片

元素丰富的香港街景

不同地区、时空的语音

在同一个地名上层层堆叠

这正是香港

作为多元文化大都市的魅力所在


地名是我们人类

定义、认识世界极为重要的符号

承载着人们对世界美好的愿望

民国时期

翻译家将海外诸国翻译成法国、德国、美国等名

所选用的词汇都是非常文雅正面的汉字

地名虽短

但意蕴丰富

且用且珍惜

参考资料:

郑子宁《中国话》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从吐鲁番到敦煌》

李锦芳:《论百越地名及其文化蕴意》

黄锡惠:《哈尔滨地名考释》

牛汝辰《新疆地名概说》

郭建强《成都地名探究》

肖何盛《香港地名中的多元文化与历史》 


-  END  -

编辑:佘涛     

封图制图:巍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