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茶里只有白毫银针有毫香,寿眉没有?询问老茶农后终于明白了

 思明居士 2021-12-30

本文由白茶家族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不许转载!

文 | 白妹子

文章图片1

01

每一种茶都有它自身独特的香气,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特别的。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在白茶中,有毫香、花香、草药香、竹叶香等等。

但毫香,是白茶中最本质淳朴的香型,白茶和毫香是不可分割的存在。

只要有白毫就会有毫香。

有一则茶友看到这里留言说:“哪有那么玄乎?我买的寿眉就没有毫香”

那作为白茶品类之一的寿眉,到底有没有毫香?

我们从文中一探究竟。

文章图片2

02

什么是毫香?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哪一个毫香最馥郁?

毫香,是茶树品种特性的表现,里面有丰富的茶氨酸等营养物质。

每一种白茶的芽头、叶背上都拥有密密麻麻的白毫,可以说毫香是白茶与身俱来的。

这些白毫在接触到沸水之后,便会脱落下来钻进茶汤里,释放出特有的香气。

在新白茶中,毫香的气味像玉米须煮水后的味道。

闻起来像下过雨一样清新好闻。

经过存放变成老白茶以后,毫香的气味又像是干燥芦苇味和狗尾巴草的味道。

再闻,像是置身于河边公园的大片芦苇丛中,清爽又恬淡。

一般情况下白毫银针是这三个中白毫含量最多的。

白毫越丰富,毫香就越充足。

白毫银针的标准为一旗一枪。

它笋壳般肥状的芽头上布满了浓密的白毫,摸起来像有一层细细的绒毛。

芽头上的白毫像铺在绿地上的一层薄雪。

从芽头中间五六层,上面还都密布着紧密的白毫,层层堆叠在一起。

这些严密厚实的白毫让白毫银针拥有着浓郁的茶香。

白牡丹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二叶。

它的叶片细窄娇嫩,芽头饱满,细密的白毫大多覆盖在芽头上。

翻看叶背上也覆盖着细密纤长的白毫。

白牡丹身上的白毫虽没有银针额含量那么高,但也十分出色了。

寿眉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三叶、四叶。

它秀长的芽头藏在叶片里,芽头上面也有一层细密的白毫覆盖。

从叶片的构造来看,白毫银针的毫香气最浓郁,因为它自身具有的白毫最多。

寿眉虽不像白毫银针与白牡丹的白毫那么多,但当它与沸水接触后,毫香便释放出来。

只是含量比较少,会被更多其他的香气物质覆盖,很难尝出那淡淡的幽香。

文章图片3

03

为什么说买的白茶没有毫香?

树种选择不当。

白毫银针多选用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质的单芽为原料。

白牡丹,取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为原料。

寿眉,出自大白茶、水仙茶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

如果强行让白茶种在其他树上,或是将其他树上种植出来的茶叶用白茶的工艺加工,那都不是原汁原味的。

存放方式有误。

储存对于老白茶来说,是必然条件。

干燥的白茶吸附能力很强,这时稍不注意,水分子会进入茶叶内部,对白茶品质有极大的影响。

如果白茶储存不当,比如没有密封严实、受潮、或是串味。

这样储存后的白茶毫香不仅十分寡淡,而且还会被其他味道完全遮盖住。

而且茶叶在受潮以后,内质里的营养与香气物质就会逐渐分解,毫香也就随之变弱。

甚至还会因为过度发酵生出许多其他的味道,比如仓味、酸味等

这时毫香早已消失不见,茶叶也会由此变成劣质茶

如果储存得当,则会保留住老白茶完整的香气。

在下一次饮用时,还可以喝到白茶纯正的毫香气。

制作工艺失败。

白茶的工艺以萎凋和烘干为主。

萎凋,就是将茶青及时地、薄薄地摊晾在离地70公分的水筛上,让柔和的日光抚慰叶片,让水分以及苦涩味物质离开。

而烘干则是利用文火慢烘的方式,将茶叶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内,使得含水量符合国家标准。

如果白茶在萎凋的时候,没有及时摊晾、轻薄的铺开,而是堆积在一起的话。

那就像湿漉漉的衣服堆在一起,不见日光。

茶叶内的苦涩物质就很难排除干净,还会造成含水量超标。

在这种潮湿堆积的过程中,香气物质与养分也一并受到损耗。

由此留存下来的毫香便少得可怜。

白茶在烘干时也需要丰富的经验控制烘干温度,才可以确保将茶烘干,且不会烤焦。

若是没有将白茶烘干,那么原本的香气在存放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减弱。

储存对优质白茶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

文章图片4

04

毫香是白茶自带的,不管是白毫银针还是白牡丹或是寿眉。

只是量多与少的问题。

也有一些情况,比如外来的树种,不精湛的工艺还有储存不到位也会大幅削弱毫香。

毫香存在与优质白茶如影随形。

品质好的白茶,香气必然是自然纯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