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尽管因减负被禁,但开学后很多学校会坚持月考,因为它真的很重要

 成长教育漫谈 2021-12-31

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学校,无论是对教学质量把握还是为下一步教学调整做准备,又或者是为了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查漏补缺等等,除了期中、期末考试之外,还是会尽可能对学生进行周测、月考的。

“双减”后像周测、月考这样的考试因为减负的需要已经不被允许了。

但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初中学校是一定会继续去做这些事情的。

因为如上所说,这些考试的本身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非常的重要。

从老师的角度讲可以通过这样的测试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理解上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及时进行补习。而对学生个人来说,通过这样的考试则很容易及时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不足,理论上这个学生能够重视起来这些问题,并且积极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对他的学习是有极大帮助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都应该很清楚考试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学生平常学得再好,如果在考场上不能够确保自己充分发挥出真实水平也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面对一些关键性考试,如果能够调整好心态、如何能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如何能够注意不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等等诸多可能会影响人生轨迹的事情,不经过“实战演练”很多学生是一定掌握不好的。

平常的测试考试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本身。

所以我们看到尽管有规定不允许进行这些考试,但现实中绝大多数学校还是会坚持去测试、去考试的!

考试之所以能够成为学生学业的“负担”,更多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考试的本身。

而是老师、学生、家长对待成绩的态度以及面对不同成绩做出的反应。

如果所有人面对不好的成绩都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轻则批评重则打骂,那么这样的考试对那些铁定考不好的学生来说必然会成为负担。

但是如果面对同样的成绩,大家选择的是鼓励、引导并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然后一起去努力……

这样考试怎么会成为负担呢?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事情解决好,那些考的不好的学生们也会希望多点考试来验证、来告诉大家自己的进步的。

所以如果你孩子学校还坚持周测、月考,作为家长,一定要珍惜。

否则就如同很多网友说的一样,除非你真的想开“盲盒”,否则就算是最终孩子就是没能学好,但起码你也是清清楚楚知道的,如此即便是需要做别的规划,你也可以领先一步,不是吗?

至于说“应试教育”就没必要纠结了,毕竟考查的方式其实本就是偏“应试”的。

估计很多学校都会在国庆假期后进行月考的。

这个假期该玩玩该放松放松,尤其是像《我和我的父辈》、《长津湖》这样电影最好找时间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看,不需要太多的说教,就让孩子感受一下即可。

完事儿了一定要让孩子拿出两天的时间进行一下“自主复习”训练。

我们常说“自主学习”,尤其是很多家长都非常期待自己的孩子也能够早日做到自主学习。

实际上“复习”也包含在“学习”。

正所谓“温故知新”,复习的本身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掌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复习呢?

这个问题问得太幼稚了,哪还有学生不会复习的?

但实际上真的有很多学生就是不会复习,他们宁愿花很多时间用在做题上也不愿、不想拿出时间来去进行错题整理、知识点梳理,甚至有很多学生明明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问题,但他们宁愿去看、去做一本又一本教辅资料却就是不去再多看一眼自己的课本……

如果你不是天赋异禀你的那类,那么建议你把自己的“复习”进行系统化训练。

首先你需要对自身存在的不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例如语文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还是阅读理解总是答不到点上,又或者是作文总是干巴巴的?例如英语你是词汇量、固定搭配等积累不够还是语法的掌握不够,又或者是听力不行?例如你的数学是不是总是在计算上出错,是不是一遇到几何、某类应用题就感觉无从下手……

如果你能够每一次测试、考试之后都进行试卷分析,那么自己是否存在以上(包括但不局限于)问题你就很清楚了。

有一些问题我们是可以短时间内就得到明显提高的,例如一些语法题、基础性的概念问题等等,这类问题说实话会了就是会了,你每多会一个、掌握一个就意味着你不会的就少一个,所以只要能去认真做,那就一定会提高。

但有些问题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得到改善的,例如阅读、作文、文言文、听力等等。

然后你需要结合以上认识给自己做个复习计划。

做这一步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复习效率,避免把原本就不多的时间分配给了一些效率较低的事情上去,毕竟我们马上需要面对的是“应试”,如上所说,应试本身也是能力,所以要去训练自己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做更有效率的事。

最后就是去落实即可。

在很多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很多家长都会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和看法,甚至很多时候彼此会因为一个理念、认识的问题进行各种争论、辩论。这都没什么,但家有孩子在上学的家长一定不要忘了:我们别把时间都浪费在了那些注定没有结果的争论上,就如同别人往往改变不了我们一样,我们其实也不太可能改变得了别人的,但我们却都能影响、改变得了我们自己的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