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道 | “啬”的现实意义

 道德经学用 2022-01-01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就是说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养护身心,最好的方法便是“啬”。所谓“啬”,并非是因为匮乏而不用,而是主动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去过奢侈的生活。同时,还要克制自己的精力、思虑、行为等。要尽量少地去运用自己的眼、耳、口等器官,不去关注纷繁复杂的事情,不去说太多无谓的话;尽量少地去运用自己的智力,不去思虑过多的东西,卖弄智巧;不过多地用自己的身体去妄为,一切顺其自然,不强为强争。保持一种恬淡安适的心境,顺其自然。

啬其欲

在吃、穿、住、行等方面,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对食品的味道要求越来越高,要变着花样去吃,甚至去吃各种珍稀动物,应酬中还有天价宴席;在住的方面,不仅要求安全、冬暖夏凉,而且还要大、豪华,比别人气派;人们还总想拥有尊贵的地位、花不完的财富、至高的权力、豪华的车子、稀有的艺术品……

人类很容易被欲望所控,欲望就是人类心灵的“癌症”!对于这种心灵癌症,老子开出的药方就是“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在生活起居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要在为人处世上,去掉极端的、去掉多余的、去掉执著的;要在建功立业上,勇敢走出舒适区,不断挑战自己,同时又能不断放下,不断去创造新的价值。只有“啬其欲”,在物质上崇尚节俭,知足常乐,才能获得幸福快乐。

啬其言

记得上一届有一位学生在中考的英语听力口语考试(人机对话,占中考总分30分)前,非常焦躁。他是上午10点多的轮次,但整个上午考试的学生必须要从7点开始就在教室里等候,轮到的时候到机房去考试,考完后就离校。

在教室里,他坐立不安,滔滔不绝地自言自语,或者走来走去地去惹惹正在看书的学生,被制止了几次,他也安静不了很久,有的同学受他影响了。如果把他请到外面,可能就会影响他更让他焦虑而影响考试。后来,我在讲台边给他搬了张椅子,让他坐在我的身,我拉着他的手说:“我们一起来诵读一遍《道德经》吧。”于是我们两人轻声地读了起来。他的被我拉着的手慢慢有了暖意,感到像接通了电一样发热发烫。读完后,他安静了,坐到了自己的座位看书。考试成绩出来,他是班里唯一一个得满分的男生。

作为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啬其言”。不要用过多的语言,而是以无言的“身教”,就是说:与其滔滔不绝地说教,讲一些有道理的废话,还不如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为子女树立一个榜样。因为言语只是讲述其原理,而真正的教育则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别人。想要别人怎样,你首先要做到,否则你再声嘶力竭,也难以打动和说服别人。这就是“我好静而民自正”。

啬其为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拔苗助长》,讲一个农夫想要庄稼长得更好一点,于是便去每天将庄稼往上拔一点,这样表面上看是帮助庄稼长得更“高”了,其实实际上违背了庄稼的生长规律,反而促使其死亡。

现在,好多家长总喜欢“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双休日给孩子安排满满当当的兴趣班和补习班,完全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使孩子身心疲惫。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赋和兴趣爱好,因此,他们有不同的“起跑线”,但不少家长宁可让孩子站错起跑线,也不漏站起跑线,这大大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甚至使孩子从小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这就是教育的“有为”,当代的“拔苗助长”。

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生命之花,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啬其为”,就是无不当地为,不妄为,而是恰到好处地为,顺其自然地为。像顺应庄稼的自然生长规律一样来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适时地播种和施肥,合理地耕耘和收割,而不是拔苗助长。

啬其智

以前有一位家长发现自己去上班时,孩子在家不做作业,而是玩电脑。于是她上班的时候就把家里的网线拔掉,随身带着。但发现孩子还是在玩电脑,问其原因是蹭用邻居家的网。后来家长干脆把电脑装箱锁起来,但孩子去买了一张卡,装在旧手机里继续玩。无奈,家长双休日上班就把孩子带在身边看管,但孩子上课还是无精打采,估计晚上还是没好好睡。

我提醒后,家长半夜也起来看过几次,但孩子似乎在睡觉。后来有一次在凌晨一、二点钟时,家长走进孩子的卧室,掀开被子,发现了孩子的内裤里一亮一亮的,原来情急中,孩子把手机藏在内裤里。从此,那位家长每天晚上就跟孩子睡在一起。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总是想用自己的智巧去控制孩子,自恃聪明想方设法地去“有为”,那么孩子也会跟家长斗智斗勇,总想着如何去对付家长,到头来,就会出现内耗,影响了家庭和谐。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和“我无为而民自化”。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抛弃聪明和智巧,孩子才能获得百倍的好处,做好自己,孩子自然变得顺化。

在现实生活中,“啬”的智慧对解决我们现代人过于焦虑的状况是很有帮助的。过多的劳作消耗了我们的体力;过分的追求分散了我们的精力;过多的娱乐消减了我们的意志;过多的言说损耗了我们的心气;过多的欲望残害了我们的身心,而这都是我们的身体之宝、精神之宝、幸福之宝。唯有“啬其欲”、“啬其言”、“啬其为”、“啬其智”,才能守护住我们的精气神,长保健康,才能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乃至社会和谐。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 | 星火编辑组

道德经学用

和谐身心,和谐家庭

和谐企业,和谐社会

我的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