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常见问题—划重点

 juntao859 2022-01-01

图片

    在我国,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城乡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其中,颅内、外大血管狭窄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重最大。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及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血管介入作为一种安全、微创、的治疗手段也被广大患者所认可。所谓脑血管介入治疗,是指经皮股动脉穿刺,在全身肝素化下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在血管内行介入手术的方法,该方法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

图片

    那么,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以及术后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呢?我们总结了以下十二个最常见问题,以问答形式作介绍,能够准确、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惑,从而助于疾病的康复!

图片

1.术后卧床有什么要求?

    一般脑血管介入患者治疗后需平卧24小时,术肢制动24小时,股动脉穿刺部位盐袋加压6小时,应以平卧为主,轻微翻身时应保持术肢髋关节伸直,健侧下肢自由伸曲,减轻疲劳和腰背痛。制动时间随着血管缝合器和血管压迫器的应用大大缩短,听从医生意见。活动适当,休息为主。

图片

2.术后多久可以正常吃饭?

    待患者麻醉清醒、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流质饮食,鼓励其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勿饮牛奶以防胀气。2-3天后可正常进食,饮食上应该摄入一些营养丰富的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图片

3.介入术后会出现头痛吗?

    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出现头痛较常见,但绝大多数脑动脉瘤的头痛症状与介入治疗没有直接关系。头痛原因很多,主要是术前就存在的或术中出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它会直接刺激硬脑膜,产生明显头痛。介入手术后一般随着出血的吸收和脑水肿的消失,头痛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有时会持续较长,对症治疗就可。未破裂动脉瘤或术前无头痛症状,术后多无头痛。

图片

4.术后出现哪些头部症状时需要重视?

    相关头部症状需重视,如新出现的头痛、肢体活动障碍、恶心呕吐等。对于破裂动脉瘤,其出血多位于蛛网膜下腔,表现出的头痛、头晕不适会随着出血的吸收而逐渐好转;头痛加重和肢体活动障碍可能提示有其它情况,需告知医生;无论破裂或未破裂,均应密切关注相关头部症状,及时发现,早期处理。

5.术后重点观察内容有哪些?

    患者若出现穿刺部位疼痛,肢体麻木,下肢疼痛、皮温低等症状出现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一旦出现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穿刺点皮下血肿、脑缺血、股动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采取措施。

图片

6.脑血管介入术后会出现发热吗?

    介入术后一般不会出现发热,大多数患者治疗后无发热。发热一般出现于三种情况,其一是术后反应性,由于麻醉或手术过程、药物作用,产生的一种身体保护性反应,多较轻,症状在术后很快消退。其二是术后感染,这也是一种少见情况,无论肺部感染或颅内感染,一般在术后几天后出现,有时较重,需要行相应检查证实,并通过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其三是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尤其是前者会在术前就有,出血吸收热,或出血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也较常见,这时应首先处理蛛网膜下腔出血,随着出血的吸收症状逐渐好转。

图片

7.脑血管介入术后伤口如何处理?什么时间可以洗澡?

    局部穿刺伤口较小,主要位于股动脉和桡动脉;术后一般要进行局部压迫或血管缝合后直接用纱布覆盖。早期需要密切观察,是在血管缝合不严或压迫不到位,导致局部皮下瘀斑或血肿。而皮肤本身伤口较小,一般只有1-5mm,多数无需缝合就能自行愈合,一般在5天后就完全愈合。在此期间尽可能保护伤口不受污染,对于术后洗澡问题,可以在保护伤口的情况下完成。

图片

8.脑血管介入术后可以正常运动吗?什么是可以正常工作?

    脑血管介入手术后24小时就可下地活动,活动需适度。脑血管介入术后如果无并发症,一般不影响活动,完全的原装生活。因为本病是在动脉瘤内填入了弹簧圈或放置支架,动脉瘤并非在手术即刻完全痊愈,完全愈合需要一段时间,一般是半年或一年,因此要此期间可以开展活动,但活动要适度适量。如果术后半年复查时表现为完全治愈,无残留或复发时则可以完全正常工作和运动。可以进行坐车、唱歌、做家务、游泳、跑步、打乒乓球等适度活动。如果是破裂动脉瘤,造成脑出血,手术后恢复时间就会比较长,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图片

9.脑血管介入术后失眠怎么办?

    做完脑血管介入治疗后一天到晚就睡不着觉,这种情况并不少见。首先建议要放松心情,不要过于担心自己的疾病,尤其动脉瘤做了手术以后就好了,不会破裂出血了。至于何时完全愈合,以及是否复发,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培养良好作息习惯,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太过激动或消极,这个是关键。可以选择一些业余爱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普唑仑、艾司唑仑之类的药物,促进睡眠。

图片

10.脑血管介入术后药物治疗有哪些?

    对于动脉瘤介入术后病人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支架辅助或密网支架时必需要用药,具体需参考主管医生意见。服药应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或瘀斑等现象,定期检测出、凝血时间。同时术后需规律服药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原发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图片

11.介入使用的弹簧圈及支架有寿命吗?会取出来吗?     

    弹簧圈是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主要的固体填塞物,填充瘤腔;支架是个细长的金属笼子,起栅栏和血流导向的作用。材料为金属,与人体组织兼容,人体组织对弹簧圈和支架的材料没有过敏反应也没有排异反应,最后与血管壁融为一体。弹簧圈和支架一般在填入后不取出来,材料在体内是非常安全的,可在体内长期留存,伴随终身,一般不会发生异常或者特殊有害的反应。只有极少数支架会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

图片

12.做完脑血管介入手术后能做核磁共振吗?

    手术后有植入物是否可以做核磁共振,主要是看术中使用的材料是什么。除植入物为钢材的患者外,其它材料的植入物基本上可以放心做MR检查。目前神经介入栓塞材料大多数为镍钛合金和铂钨合金,“非铁磁性”或“弱铁磁性”材料,是可以兼容MR检查的,因此脑血管介入术后病人可以放心做核磁共振检查,但磁共振场强最好不超过3.0T。

图片

    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治疗救护团队,分为脑血管介入亚专业组及脑出血重症手术亚专业组,可第一时间为广大患者提供专业救治!

转载自: 叶子的美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