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常坚持3件小事,让脾胃虚寒、爱生病的孩子体质翻盘!

 woainijingzhi 2022-01-02

以下是真实案例

如果是你的宝宝,你会怎么做呢?

 

家长问:

许教授您好,我家女宝2岁5个月,90厘米,24斤,简单给你介绍下我娃情况:我家是双胞胎,这是我家大宝,出生4.2斤,45厘米高,因为黄疸及吃奶太少住保温箱5天(刚出生一次奶量5ML左右),出生后吐奶超级严重,边吃边喷的那种,之后10个月左右厌奶;快一岁左右便秘严重;从出生以来肠胃一直不太好,从10个月左右开始睡觉趴着睡,眼袋深,脸色暗黄,胃口不好,一直不爱吃饭,出汗多,手脚凉,天气很暖和手脚都是冰的;冬天睡觉也会出汗,冷汗。

最近,妈妈得了病毒性肠炎,传播给了全家人,宝宝先是呕吐,去了诊所打了止吐针,不见效果,吐了一夜10来次有余,第二天去医院吊了水,止吐后开始拉肚子,一天1到2次,大便由水状到稀,直到现在一天或者二天一次大便,依旧很烂。

日常饮食会这样安排:

早上:粥,鸡蛋,包子,玉米,红薯这一类;

中午:跟着大人用餐,菜不放辣椒;

晚上:会单独熬粥(小米淮山粥,肉粥,胡罗卜粥,面条一类的);

奶量:早上210毫升;中午150毫升(吃了饭就不喂);晚上180毫升。

其他:

1)水果、零食一天也会吃点,不吃青菜;

2)维生素每天一粒;钙锌口服液隔断时间喝,鸡内金冲剂偶尔喝;

3)一周会煲二次左右的汤水(排骨汤,鱼汤,肉汤,鸡汤等;会放一些太子参,独脚金,五指毛桃,秋梨,无花果等)时不时会熬一些消积汤:苹果 山楂 红枣 冰糖等。偶尔会喝一些药食同源的清火茶(金银花菊花蒲公英冲剂)。

图片

(病中舌象)                 (病愈后舌象)

答:

入冬以后,天气寒冷,气温降低,寒邪很容易侵犯人体。不少家长告诉我,孩子出现了手脚冰凉的问题,问我该如何调理。孩子手脚冰冷也是儿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现象,中医上将手脚冰冷称作“手足不温”,《黄帝内经》中说道:“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为手足寒”,也就是说手足冷和阳气虚弱是有很大关系的。阳主温煦,阳虚阴盛则手足冷。

根据我的观察,孩子手脚冰冷的问题大多数发生在两种情况下:第一是在孩子生病期间或刚病愈后,如发热、腹泻后,这时阳气受到损伤,容易出现手脚冰;第二是孩子不分四季手脚冰冷,哪怕是适时适量地添加衣物,也做好了保暖工作,手脚依然不温,这种情况多见于脾胃虚寒。今天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是两种情况都存在的,我就借着这个案例来讲解一下,手脚冰冷、脾胃虚寒的孩子该如何调理。

我们先来总结一下案例中这个孩子的基本情况:

● 主要症状:手脚冰凉,出冷汗,肠炎病后身体状况差;

● 大便:一天或者二天一次大便,大便偏烂;

● 舌象:生病时候舌淡苔少,病愈后舌红,苔白腻;舌中部凹陷;

● 睡眠:趴着睡,睡觉出冷汗;

● 其他症状:双胞胎,出生时就体质偏弱,经常生病,眼袋深,脸色暗黄,胃口不好;

● 饮食:偶尔吃水果零食,不吃青菜,一周会煲二次左右的汤水,时不时会熬一些消积汤,偶尔会喝清火茶。

一胎双生,先天禀赋不足

《类经》曰:“夫禀赋为胎元之本,精气之受于父母者是也”,《幼幼集成》曰:“胎弱者,禀受于气之不足也。”由此可见,孩子的先天之气来源于胎孕期,更直接地说是来源于父母。而双胞胎相对于其他孩子来讲,先天之气更容易不足。同卵双生,就相当于本来是一个孩子继承的先天之气,现在要分给两个孩子,孩子的生长发育势必会受到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案例中的这个孩子刚出生时身高体重不达标、厌食,本质上都是由于先天之气不足导致的。先天之气不足可以用后天之气来补,如果后天喂养得当,生长发育是可以追上来的,就怕先天之本不足,后天喂养也跟不上,就会出现案例中这个孩子的情况,容易生病,阳气亏虚,后期也就难调理。

孩子阳气不足和其生理特点也有关系,小儿“稚阳未充”,脏腑娇嫩,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相比成人成熟的阳气,孩子的阳气是不稳固的,摇曳多变的。孩子的生长发育本身就是一个阳气消耗的过程,所以孩子更容易形成阳虚体质。一旦形成了阳虚体质,孩子的抗病能力变差,温煦功能减退,就会有手脚冰凉的情况。

手脚冰冷、出虚汗都是脾胃虚寒的表现

冬季是全年阴气最盛的时候,此时阴盛阳衰,阳虚的孩子就很容易出现“手足不温”的情况。脾主四肢,在脾气健旺的情况下,脾能够将阳气输送到全身各处和四肢末端,孩子的手脚就会温暖。反之,如果脾的运化功能不足,阳气生成减退,温煦功能差,无法保证四肢的温暖,孩子的手脚就是冰凉的。

孩子本就先天不足,平时吃饭不好,脾胃功能差,再加上最近得了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更加耗气,损伤脾阳,加重脾胃虚寒的情况。结合案例中家长提供的信息,孩子眼袋深、脸色暗黄、平时大便偏烂,这都是长期脾虚的表现。加上孩子趴睡的习惯,也提示她是脾胃虚寒的。而平时爱出冷汗是因为阳气虚弱,对汗液的固摄能力减弱所导致。

如果进一步观察孩子的舌苔,大多苔是白腻的,这类孩子脾的功能肯定也不会太好,大便多是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味道不臭,偏软偏稀。眼袋深,脸色暗黄,胃口不好,这些表现都反应出孩子脾胃功能是不好的。

总结一下,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是属于先天之气不足(肾虚),后天喂养不当,加上最近得了病毒性肠炎上吐下泻,耗气伤阳,造成脾胃虚寒。孩子舌苔是白腻的,说明体内有积又有湿。脾虚、肾虚为本,湿气为标,属于本虚标实。

脾虚孩子要重视病后调理,关键在健脾益气

病毒性肠炎后,孩子的脾胃之气亏损,病愈后应当将健脾益气放在首位,孩子脾气足了,肾气也会充盛,抗病力也会随之增强了,身体会自然而然地恢复。

1、病毒性肠炎恢复期要清淡饮食

孩子得了病毒性肠炎,病中上吐下泻,脾胃之气必然会受到影响,此时脾胃是非常虚弱的。因此,在疾病的恢复期,家长一定不能着急帮孩子调补,不建议给孩子吃很温补的食物否则会增加脾胃的负担,让病邪去而复返。建议清淡饮食为主,以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为主,可以吃点米汤、白粥、青菜粥、素面等。当孩子胃口恢复,消化好的情况下,可以逐步添加瘦肉粥、瘦肉面等,也可以适当给一点炖瘦肉汁孩子喝,补充营养。

2、控制消化,调整饮食习惯

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是长期脾虚的,因此,每天坚持“10秒判消化”尤其关键。家长每天要观察孩子的舌苔、睡眠、大便、口气是否正常,从家长提供的第二张舌象图中可以看到,孩子舌质红,舌苔白腻,是明显的积食表现,此时要及时地用新三星汤消积,配合素食,坚持2~3天。

俗话说,病从口入。阳气损伤大多数都是日常不科学的喂养习惯导致的,脾胃亏虚的孩子平时更要注意控制饮食,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要吃软、吃烂、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在这里我需要指出家长的几个错误的喂养习惯,希望家长可以及时调整:

第一,要根据孩子的消化状态安排食疗,消积食疗需要在积食时连续用2~3天,并配合素食,而不是“时不时”用。日常保健可以安排一周一次。

第二,日常的消积食疗建议用三星汤或山楂苹果黄糖水。家长提到的消积食疗——苹果 山楂 红枣 冰糖,安排稍有不妥,红枣偏滋腻,不适合有积食的孩子用,冰糖性味寒凉,建议更换成性味平和的黄片糖。

第三,脾胃虚寒的孩子要尤其注意顾护脾气,金银花菊花蒲公英冲剂、独脚金、秋梨都属于寒凉之物,容易损伤脾阳,不建议长期给孩子保健用。

3、消化好时要积极健脾益气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形体虚弱,阳气不足的孩子,应当健脾益气。“阳虚者,宜补而兼缓”,脾胃虚寒的孩子应以平补为主,切忌大补、峻补,消化好、无病痛时可以在饮食上多添加一点五指毛桃、桂圆、太子参、茯苓等。日常保健可以给孩子安排栗子山药粥、五指毛桃脊骨汤,或用5克太子参泡水,每周1~2次。

栗子山药粥:山药 15 克,大米 30 克,板栗 4 颗,去核红枣 2 枚

五指毛桃脊骨汤:五指毛桃 15 克,脊骨 120 克,蜜枣 1 枚。

4、几个外治法帮孩子“暖起来”

想要缓解孩子手脚冰凉的情况,首先要保护好身体的阳气不被过度耗散,不生病,然后再补充身体的阳气。把孩子的脾阳、肾阳养好,这样孩子的手脚自然就会暖起来。

1)泡脚。泡脚不仅能使脚暖,还能使全身暖。足是足三阳经终点,足三阳经从头走向足,又是足三阴经的起点,足三阴经从足走向胸。泡脚可以起到振奋阳气的作用。对孩子而言,泡脚的水温不宜过高,40℃左右的温水就可以,每次泡1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为宜。

2)小儿推拿。3岁内的孩子可以善用小儿推拿改善体质,做一些温补脾肾阳气的手法,如工字擦背50下、捏脊5~9遍、补肾经100~300下、揉肾顶100~300下、补脾经100~300下、运内八卦100~300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3)用好许暖贴。在三九天期间可以坚持用许暖贴。在消化好、无病痛、无热证的情况下,家长每周可以帮孩子贴1~2次许暖贴,取一贴贴在神阙穴的位置,每天1次,维持2~4小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