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系病证-胃痛(二)

 莫为天下先 2022-01-02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均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辨治备要】

图片

【临证要点】

 胃痛的临证要点按“脏腑阴阳升降-在经(气)、入络(血)-奇经(肾)”这条轴线展开。

 1.胃痛的基本病机是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在病变过程中,各种病理因素可直接导致脾胃升降反常、纳运失调、燥湿不济,而纳运失调和燥湿不济最终可导致中焦气机升降反常,临证治疗应重视调畅气机。

 2.机体感受外邪,饮食不节,七情内伤,伤及于胃,胃气失和,气机郁滞,不通则痛;若素体脾胃虚弱,胃失濡养,不荣则痛,此为疾病发展前期;胃痛日久不愈,病及血分,血行不畅,内生瘀血,阻遏胃络,可见胃痛如针刺,痛处固定,夜间痛甚,舌质见瘀点、瘀斑,舌下脉络迂曲,还可衍生变证,例如瘀阻胃络,阻碍气血正常运行,不能循常道而外溢,可伴见呕血、黑便。大量出血,气随血脱,亡阳厥脱,甚至危及生命,临证治疗应辨证准确,如有久病入络之象,应及早投以活血化瘀之品。

 3.《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之命门火有温养脾胃之土的作用,肾水亦能滋土,而肾功能的正常发挥也离不开脾胃滋养之功。《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胃痛久之不愈,多次发作,脾胃受损,则实证变为虚证,脾胃虚则不能化生充足的精微津液,易发展为脾肾两虚,在脾虚症状的基础上,往往伴随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五更泻等肾虚症状,临证应重视“久病及肾”,治疗上兼顾脾肾,温肾以健脾之升运,滋肾以助胃之和降。

【名医经验】 

 当代治疗胃痛当以疏肝和胃之法最多。情志与五脏的生理活动息息相关,而与肝胃的关系更为密切。国医大师徐景藩临床重视肝胃关系,强调“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认为慢性胃痛,肝郁气滞证多见,当重视疏肝之法,除柴胡疏肝散外,常参以理气开郁之品。若疼痛局限于胃脘,未及两胁,徐老每以苏梗易柴胡,取得明显疗效。董建华在诊治胃痛过程中善用气血辨证。在448例胃痛病案中,用理气药物者达95%以上。董老治疗胃痛气分之病,常采用理气通降、泄热通腑、疏肝和胃、通降胆胃等调气之法。可见疏肝和胃之法在胃痛一病中应用广泛,极大提高中医药治疗胃痛的临床疗效。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百度网络,文字内容部分来源于“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我是搬运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