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的弟子在花园除草,却因杂草太多而感叹:“为什么善很难培养,而恶却难以铲除。”王阳明反问他:“粪...

 real寿元调养 2022-01-02
王阳明的弟子在花园除草,却因杂草太多而感叹:“为什么善很难培养,而恶却难以铲除。”王阳明反问他:“粪便和金子,谁是善,谁是恶?”弟子回答:“当然金子是善,粪便是恶。”王阳明:“你想得太简单了。”

这天,王阳明在花园赏花,忽然听到一声哀叹:“为什么这世界上,善总是难以培养,恶却难以铲除。”原来自己的弟子薛侃在花园除草,因为太累了,才有此感叹。

王阳明觉得这是个教育的机会,便接口道:“你压根就没有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

薛侃有些疑惑,自己在这忙碌半天,铲除了许多杂草,平日里也经常给花朵浇水,怎么就说没有培养善,没有铲除恶呢?

见弟子满脸问号,王阳明解释说:“你是从它的外在去评判,难怪分不清善恶。天地万物如同花园,长满了花草,哪有善恶之分?你想赏花时,花就是善的,阻挡观赏的草就是恶的。如果哪天你想在门前搞个草坪,那这会草就成善的,花就变成恶的。这些全都是你的私念引起,当然是错误的。”

薛侃大吃一惊,忙问:“那天下岂不是无善无恶了吗?”王阳明反问道:“黄金和粪便,哪个是善,哪个是恶?”薛侃马上回道:“黄金价值高,当然是善的。粪便人人都嫌弃,所以是恶的。”

王阳明笑道:“黄金在你手上,当然是善的,如果放到你胃里,那就是恶的。同理,粪便在你眼中,它是恶的。可在农民心里,它可以帮助庄稼生长,所以它就是善的。同样的大山,旅游的人认为是善的,急着过路的人认为是恶的。同一个人,朋友眼中是善,敌人眼中就是十恶不赦。”

薛侃想了许久,说:“老师你说的都对,可对我来说有何用?”王阳明说:“用处大着,它能帮你获得幸福。”

见薛侃一脸惊奇。王阳明解释:“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因为被事物的表面蒙蔽,我们总是以自己的喜好去衡量,给万物贴标签。而事物一旦被你定义了,它就会反过来干扰你。实际上这些客观条件,全是我们自己搞出来为难自己的。”

见薛侃还是不懂,王阳明举例:“刚才你对着杂草哀叹,是因为你把它当成恶的,所以就会动气,心情被干扰了,当然不幸福。不仅恶会影响你,善也会。比如你拥有黄金,会很兴奋,可当你弄丢了,又觉得痛苦。所以你被自己所认为的善操控着,失去自主权,又何谈幸福。”

薛侃听得晕头转向:“您说的无善无恶不就和佛家的一样。那这样不就说不用奋斗,当个衣食无忧的和尚就好了。这草既然不是恶的,那我就不拔了。”

王阳明有些无语,继续解释:“我不是让你学佛教的无为。比如佛家讲的无善无恶,是连粪便在眼前也不去清除,就是无视它。而我说的无善无恶,是不用刻意去看待善恶,比如杂草阻碍了你,还是要铲除。只是当你没有清除干净时,也不要觉得难受。因为它本就存在,你不能因为它而干扰情绪。”

本故事出自《王阳明全书》,这故事可以说,完美地诠释了王阳明的“心即理”,也就是他倡导的心无外物。

王阳明说:“世间万物没有善恶之分,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心’让你看到的。”

前不久刚看了《被讨厌的勇气》,讲的是一切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童年的不幸并不会影响现在,真正影响你的是你如何看待过去的不幸。这个观点是不是和王阳明的“心即理”类似,善恶本就不存在,关键在于你赋予它的意义。没想到在几百年前,王阳明早就参透了。

通俗一点解释,大多数事物都是必然要存在的,比如天要下雨,你被淋湿了也不必恼火,因为雨本就要落在地上,这是它的规律;遭人非议,也不必动怒,不去回应,流言自然消散;起大风时,就顺风走,别逆风行,遵守风的规律,学会顺应万物,不和万物对立。

如果古今中外只能读一人的书,那我推荐你去读王阳明,因为只有他真正做到立功,立德,立言。这本《王阳明全书》记录他的一生经历,以及所思所想所做,我把链接放在下面。只需读懂一个王阳明,少年可成就事业;中年可稳定家业,老年可参透幸福。#国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