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气炸锅会致癌?是智商税吗?无油烹饪更健康?是时候知道真相了......

 恰恰365 2022-01-03

文/七月

油炸食品口感酥脆、香气怡人,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空气炸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都用它来 炸薯条、烤蛋挞、烤红薯……

其一大卖点就是无油炸东西更健康,然而也有另外一种声音:空气炸锅炸出来的食物会致癌。

那么, 吃了空气炸锅制作的食物会致癌吗?无油烹饪真的更健康吗?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1

不用油,空气炸锅如何“炸”食物?

空气炸锅是什么原理?

空气炸锅类似于对流烤箱(烤箱加风扇),使用热空气循环来烹饪食物,食物附近的加热元件提供热源,风扇使热空气得以循环,主要 以对流的方式来“气炸”食物

空气炸锅和传统烤箱相比,空气的循环使食物的加热更加均匀,加快烹饪速度,带走食物表面的水分,在几乎不使用油的情况下达到油炸类似的效果, 增强了食物表面的褐变和酥脆,传统烤箱容易使食物口感较干

可以使用风扇辅助烤箱,增加空气的循环,这种对流烤箱和空气炸锅原理基本一致,当然空气炸锅设计的更加小巧,风扇更接近食物,将大量热量集中在较小的区域, 相比对流烤箱烹饪更快

2

空气炸锅制作的食物会致癌?

空气炸锅相比传统的油炸,油脂用量会减少。 但是它也是利用高温来完成食物加热的。

因此,食物在熟制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物理和化学变化,像质地改善、产生特殊风味等,也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危害的化学成分, 比如丙烯酰胺

早在1994年,世卫组织就将丙烯酰胺列为 2A类致癌物,因为有大量的动物实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其主要依据为丙烯酰胺在动物和人体均可代谢转化为其致癌活性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从而引发癌症。

在动物试验研究发现,丙烯酰胺可致大鼠多种器官肿瘤,包括乳腺、甲状腺、睾丸、肾上腺、中枢神经、口腔、子宫、脑下垂体等。不仅如此,丙烯酰胺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损害,尤其是婴幼儿。

食物中丙烯酰胺的产生途径有几种,主要途径是由天冬酰胺和还原糖发生的美拉德反应,而这种反应其实在很多食物的加工过程中都会出现。

所以,还是那句话, 抛开剂量谈毒性……对于空气炸锅制作的食物会致癌这种说法,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反倒是,与其担心食物制作之后产生出来的丙烯酰胺类的这些污染物, 还不如控制和少吃煎、烤、炸的食材,多吃接蒸煮烫的蔬菜和新鲜水果

那如果非要问它到底健不健康?和在宽油、大油、油锅里炸相比,肯定是要健康一些。

总之,大家可以客观理性的去看待空气炸锅,空气炸锅确实比传统的油炸食品更健康,但也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去吃空气炸锅制作的食物了。

3

无油烹饪真的更健康?

追求无油烹饪的人主要是担心油脂摄入太多,甘油三酯在脂肪组织中积累从而造成肥胖。

但大家也要知道,引起肥胖最根本的原因是能量的摄入超过了能量的消耗,剩余的能量被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储存起来。

再者,脂肪(酸)是我们重要的身体成分和能量来源,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脂肪酸,比如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其中很大部分需要通过食用油来获取,而且人体必须的维生素E很多也要通过食用油来获得。

所以, 不要过分追求无油烹饪,长期摄入过少食用油容易造成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影响到记忆力和大脑的神经功能,而且还可能会影响到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诱发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等。

4

怎么吃油炸食品相对健康?

尽管不推荐大家吃油炸食品,但如果你偶尔特别想吃,以下5个妙招能帮你将危害降到最低。

1 、油温低、时间短

油炸食物时,温度以五六成热为佳,一次别放太多原料,炸好后立即捞出,减少油炸时间。尽量选择饱和程度高的油。

2、食物切小块

小块食物容易熟,避免了反复长时间用油烹炸的弊端。

3、勤用吸油纸

食物炸完装盘前,最好把炸好的食物放在厨房专用的吸油纸上1~2分钟,充分吸走多余的油。

4、搭配新鲜果蔬

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有助于减少油炸速食带来的危害。如果先吃一些后再吃油炸食品,会产生饱腹感,自然而然能少吃一些。

5、口服维生素补充剂

长期吃油炸食品会造成体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老人和孩子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口服维生素。

最后,注意调味料不要使用太多,尤其是盐类。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鱼帮主」。现在,鱼帮主为鱼友们带来一个全新的升级栏目【厦门生活通】。本栏目汇集厦门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玩乐,衣食住行样样通。涵盖教育办事、疫情防控、交通出行、楼市房产、生育办事、餐饮游玩等多方面信息,致力成为你在厦门生活的“百科全书”。

政务办事: 居住证 社保 公积金 医保 身份证 个税 补贴

教育办事: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高考 职业资格

交通出行: 地铁 轮渡 四桥二隧 自驾 交通办事

楼市房产: 保障房 廉租房 租房 土拍 政策

疫情防控: 疫情 核酸检测 疫苗

民生服务: 便民 游玩 劳动就业 养老 结婚 护照

生育办事: 产假 津贴 生育保险


┃图文来源:晚霞报、科普苏州、科普中国、江苏疾控、网络综合

┃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号:daydayxiaoy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