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其实就是一个“带风扇”的烤箱。 一般的空气炸锅,在拉篮上方有一圈加热管,加热管上边还有一个风扇。 空气炸锅工作的时候,加热管散发热量,风扇不停吹,使空气炸锅内形成热风的高速循环。 食材在热风作用下,就会逐渐脱水、变熟,因为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很多食材还会形成金黄色的脆皮,散发诱人的香气,就有点像油炸食品了。 ①对比传统油炸。用空气炸锅甚至可以不放油,它所烹饪出来的食物脂肪含量也会更低;且烹饪食物时是在密闭环境里进行的,更能控制烹饪温度,可以避免传统油炸产生的油烟,减少了油烟对人体的伤害。 ②对比烤箱。部分烤箱只能通过上下管道发热,形成内循环,可能会存在食物受热不稳定,出现过硬或过焦的情况,而空气炸锅多了一把“小扇子”,会让食物受热更稳定。 之所以会有人提出空气炸锅致癌的说法,其实是由于高温烹饪食物时,可能会产生致癌物“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 食物中的碳水和蛋白质,在经过超120℃的高温烹调后,会发生复杂的非酶褐变反应,让食物出现微焦的现象,也是我们常说的“美拉德反应”。与此同时,食物多多少少还是会形成丙烯酰胺。 要注意的是,即便不是空气炸锅,用平时的普通炒锅、煎锅、烤箱,在温度超过120℃时,都有可能出现丙烯酰胺。 但大家放心,丙烯酰胺在我们饮食中的平均暴露量(即摄入量)比较低,一般达不到致癌的标准。 空气炸锅只是减少额外添加油,并不能减少食物本身含有的脂肪。因此,无论是油炸五花肉,还是空气炸锅五花肉,吃多了都会长胖。 ①营养流失。空气炸锅虽然是利用食物自身的油分进行烹制,但高温会流失大多数维生素,变成了一种高能低营养密度的食物,这对不管是肥胖人群,还是健康人群,都是不可取的。 ②蛋白质变性。受热温度越高,食物中的蛋白质结构被破坏得就越厉害,即“蛋白质变性”,这对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 ③脂肪氧化。温度太高,或是烤糊烤焦,脂肪会发生氧化,进而产生大量使细胞受损的自由基,造成机体损伤、加速衰老。 使用空气炸锅时,需要注意设置的温度不宜过高(尽量在120℃内)、制作时间也不要太长(约10分钟左右),以免生成过多潜在有害成分。 想减少丙烯酰胺的摄入,建议少炸淀粉类的食物,比如土豆、面包、油条等。 相对而言,空气炸锅适合烹调本身脂肪多一些或水分多一些的食物,如肉类、蔬菜。 不建议把空气炸锅作为主要烹饪方式。日常生活中尽量以蒸、煮、炖和汆等烹调方式为主,尽量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减少有害物质产生。 ①解冻食材 夏季温度高,室外解冻容易滋生细菌,而微波炉解冻往往会出现边缘已经熟了,中间还冻得硬邦邦的情况。 空气炸锅其实是一个很好用的解冻工具,设置四五十度的温度,把需要解冻的食材放进去半小时左右,基本就解冻了。 ②食材预处理 用空气炸锅来处理一些需要煎炸的、吸油的食材。 比如干煸豆角、干锅菜花、地三鲜、家常豆腐等菜,都可以用空气炸锅事先处理一下,这样在烹饪过程中可以减少食材“吸油”。 ③风干食材 空气炸锅也能当果蔬烘干机用,设置合适的温度,将香蕉、苹果、火龙果放进去,做成果蔬干,还能延长保存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