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寿司新生代|暴走年代中的戴海鹏

 常熟老李jlr5mr 2022-01-03

若不是渐渐和他熟识,真不信入行已经快20年的戴海鹏是如此的内敛寡言、理想主义,有时感到,他还活在他出道的岁月,那个上海日料蓬勃良性发展的黄金岁月。

囚鸟 音乐: 田馥甄 - To My Love 影音馆 来自QQ音乐

图片

1.

>>>黄金岁月<<<

「金枪鱼一番馆」、「喜扇旬彩亭」,这些餐馆的名字,如今上海的日料玩家恐怕都没听说过。千禧年后,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来上海工作生活,随之而来的是为之服务的日本料理人,以及由他们主持的各色日本料理店。戴海鹏在2001年加入了花岗德志的「金枪鱼一番馆」,3年之后,刚过了20岁生日的小戴来到浦东,入职如今「割烹松扇」地址的前身「喜扇旬彩亭」,投靠已经已故料理人吉乐守一门下,戴海鹏在吉乐手下工作了近10年,宿舍和吉乐租住的房屋相邻,两人一起工作,甚至一同上下班,长期的言传身教,戴海鹏本以内敛的性格和处事风格更向一般日本人靠拢,与同年龄的中国厨师很不相同。

图片

那是上海日本料理发展的黄金岁月,虽然整个城市都没几家现在意义上的“高级店”,食材渠道也远不如现在多元,食客眼界也没如今那么“开阔”,但以日本人聚集区为中心,主要面对日本人客人,各式地道的料理店向全市发展,那种蓬勃场面,并非当下流行什么、一窝蜂开什么可比,也在那个时代,哪怕只是帮厨,在一起工作的中国厨师也受到了正轨、细致而绝非拔苗助长的锻炼。也是在那个环境里,戴海鹏从最底层的学徒做起,慢慢学到料理本领,成为一位“老师傅”。

图片2010年戴海鹏的受赏状

2.

>>>暴走年代<<<

哪怕只是将时钟拨回一年前,无论是投资人、厨师或者消费者,都不会想到今年的上海餐饮市场,尤其是日本料理行业有如此大的变化,大量资本涌入市场,新店叠出,极力内卷。其中,又以千元左右寿司店的竞争最为激烈,在千元级的3家名店「鮨昇」👉上海寿司新生代|披荆斩棘李定攀、「鮨水月」👉上海寿司新生代|新店鮨水月的肖钊、「岩田」👉在上海我们期待怎样的日本料理店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同类型的店开到让人眼花缭乱,堪称暴走的地步。千元店很讨巧,消费适中,可以在食材、装修、体验上做些文章,千元店也很难做,来此消费人士多追求性价比,要么要求接近1500元+甚至2000元+料理店的体验,要么要求比580、680料理店好得多的感受,新店伊始,一不小心便会在竞争中失利。

图片

与如今不少新店的老板以前并未涉及餐饮或其供应链不同,「鮨松」的老板从事鲜鱼批发,与上海各式日料店打交道已近20年。他在物色寿司师傅时,想到了他在为「喜扇旬彩亭」送鱼时,那个对鱼十分挑剔,爱退货的中国师傅戴海鹏。因吉乐守一离开中国,「喜扇旬彩亭」在多年前闭店,戴海鹏辗转「前川」、「直辉」,最终接受了老板的邀请,成为「鮨松」的板前大将。

图片

3.

>>>降维打击<<<

「鮨昇」的李定攀情商极高、善于沟通,「鮨水月」的肖钊性格内向却有一丝萌萌的可爱,「岩田」的岩松察言观色、哄客人的水准无出其右,初见戴海鹏,内向二字就写在他的脸上。面对现在中高级日料店的主力消费客群,带着照相机、手机拍这拍那的小哥哥小姐姐,戴海鹏的内敛展露无疑,除了介绍菜,他和客人的交流少得可怜。倒是遇到日本客人时,他倒会用日语与客人多说两句,在板前的能说会道及撩(PUA)客人上,与他的同行相比,戴海鹏遭遇“降维般的打击”。

图片

同样的“降维”问题还出现在料理风格上,寿司店的酒肴大多简单,容易上手,这也是在上海,寿司店比同样价位的和食店门槛低的原因之一。戴海鹏是料理厨师出身,「鮨松」的“酒肴”料理化特别突出,做得较为复杂,本以为这是一种对同行的“降维打击”,然而,在当前上海市场下,偏向料理的“酒肴”,接受度不如鮟鱇鱼肝、鲭鱼太卷等所见即所得的酒肴来的高,且料理式酒肴更多地占用厨房和食材资源,戴海鹏又缺乏同样是料理厨师出身的「岩田」岩松那样的沟通卖货技巧😊,很多客人并不能理解或欣赏这样的料理式酒肴,戴海鹏吃力不讨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

>>>上下求索<<<

现在的新店都有套路,开店第一波先通过推高食材成本,往往高于50%来摆人设,抢占市场形成口碑和熟客群后再行控制成本赚钱。不过,现在的状况是新店越开越多,不停有新羊毛给食客薅,店家骑虎难下,叫好叫座却不赚钱的大有店在,于是催生了蜂拥抢货、看人出菜、食材伪装、KOL、点评大V与普通食客区别对待等问题,市场显得很乱。在这样的暴走年代,戴海鹏的困扰还属微观层面,可以通过改变自身而改善,几次造访,他的改变显而易见,或许也是这个年代一种中庸的当厨路线。

图片

注重稳定的食材

食材是寿司店之本,稳定经营需要稳定的食材。就人之常情,食材成本率越高,越能讨食客欢心。从厨师角度看,若他只是为老板打工,食材用的越贵越能立人设,假以时日便能“挟食客以令老板“,终而“名利双收”,市场上一些厨师确实就是这样做的,我把之称作“枭雄打法”。不过,老板又不是傻子,谁会替厨师义务举杠铃,博弈之下,“枭雄打法”的厨师必然会做取舍,客人在今天吃到的好食材,下次不一定吃得到,KOL在店里的待遇,一般食客想也别想,这种“畸形熟客制”是对日料悉心招待价值观的背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活在理想世界的戴海鹏,店里的食材却无畸高畸低的现象,「鮨松」的老板中盘商出身,对食材本就非常熟悉,多次访问,戴海鹏所备渔获,食材成本在市面上同价位店属较高水准,水准始终在线,在竞争激烈的当下,食客薅店家羊毛是正常,也不用担心在「鮨松」被店家反薅。

让直观与不直观皆有体验

让直观的有体验,是指对料理式酒肴进行调整,不以市场适应自己,而自己适应市场。戴海鹏的酒肴比以前道数增加、更偏向寿司店的需求,所见即所得,他自己也认识到,既然是寿司店,就要按照寿司店的规律来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让不直观的也有体验,则是将寿司饭煮好。戴海鹏所用寿司饭由新潟越光和北海道梦之心以8:2比率配比,泡30分钟、煮15分钟、闷15分钟,混合醋由米醋和琥珀醋1:1比率(琥珀醋稍多)加盐不加糖调制,他的醋饭更偏向日本人口味,颇为古早,黏性比一般上海寿司店突出,颗粒感稍弱,独有自家特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寿司还是“开口饭”

寿司店与和食相比,板前的存在便是注重与食客的互动体验,一个不和或者不善于和食客交流的厨师,哪怕具有超凡厨艺,总体体验还是会打折扣。人的性格各异,也许有人确实不喜交流,但自己选择了寿司师傅的职业,尤其是人均近千的寿司店,怎么也不可自甘为回转寿司店后厨的捏寿司机器人,这与性格无关,只是职业要求。

图片

渐渐发现,戴海鹏与客人的交流多了,他会与客人合影,笑起来酒窝欢快地陷了进去。就戴海鹏来看,他辛辛苦苦从业快20年,在寿司行业却还只是新生代,第一次迎来如此好的发展机会,又如何不想牢牢抓住,必须不断修炼自身、完善自己。在这个暴走年代,如今一名寿司店副厨月薪开价超过想象,资本、机会在此中浸淫,戴海鹏在众多厨师中的一个,看似没什么特别,但他的和食经历丰富与众不同,机会让他成为寿司板前大将,命运与「鮨松」紧紧相连,也会随着这个年代发展和起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