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上官之家阅览室 2022-01-03

1984年1月底,粟裕将军的儿子粟戎生,接到父亲病危的通知。粟戎生急忙从部队赶回北京,没过几天,粟裕将军的心脏便停止了跳动。抱着粟裕骨灰的粟戎生,痛哭流涕。

就在此时,满脸悲伤的楚青向粟戎生走了过来,坚定地对他表示:你父亲的遗愿,我是一定要完成的。”早在1976年,粟裕将军重病初愈之后,他便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明确向妻子楚青表达了他晚年生活要做的事。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粟裕

粟裕当时笑着对楚青说:“这是我对国家最后的一点心意了。”那么粟裕做出的这个重要决定是什么呢?最后他的这个决定完成了么?

粟裕的遗体被火化之后,他的家人在他的骨灰当中发现了三枚弹片,大的那一块宛如黄豆粒,小的两块宛如两颗绿豆。众人一瞧全都被震住了,谁也没想到粟裕的脑子里,竟然会有这样的“战争遗产”。

后来经过分析这几块弹片,大家发现这几块弹片,应该是在赣南地区的水南战斗中遗留下的。1930年,国民党军队进犯赣南苏区,当时作为红四军一纵队二支队政委的粟裕,立刻带领部队进军赣南地区,在吉水、吉安的南部水南附近,同国民党部队进行战斗。

经过激烈的交锋,敌人也是被打得节节败退,然而就在此时,敌军一颗炮弹向粟裕的位置打了过了。粟裕往旁边一躲,躲过了炮弹的攻击。但是炮弹爆炸的余威,却波及到了粟裕。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粟裕只觉得头部被猛地一击,随即眼前一黑,就倒在地上,昏了过去。战斗结束后,医护兵们便将粟裕抬到了后方进行治疗。由于环境简陋,条件有限,医生只能用纱布,对粟裕头部的伤口,进行简单的包扎。

谁也没有发现,在粟裕的脑袋里,还有残余的弹片。就这样这些弹片跟随了粟裕几十年,说起来也算是“战争遗产”了,然而这所谓的“战争遗产”,却折磨了粟裕整整几十年。

年轻时粟裕还没有太大的感觉,偶尔会有一些头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粟裕的头疼症,便变得频繁了起来。只要没休息好,粟裕就会头疼。一头疼,谁也不能去摸,因为手一放上去,粟裕就觉得有密密麻麻的针,往自己的脑袋里面钻。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粟裕的秘书鞠开说:“将军的脸老是通红通红的,经常说脑袋发胀、发疼。谁也想不到,他脑袋里有炮弹片。”从此以后“头疼症”便成为了粟裕身体上的第一个顽症。

由于常年征战,条件艰苦,因此粟裕除了“头疼症”外,还患上了别的严重的疾病。比如高血压、肠胃病等等。因为这些病,粟裕还丢失了上朝鲜战场的机会,而这也成为了粟裕人生中的一大憾事。

那是在1950年6月,毛主席宣布,让粟裕负责攻台作战。不久后,几十万解放军在东南沿海地区布置完毕。但是不久之后,朝鲜战争爆发了,攻台作战计划只能被搁置。此时粟裕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准备。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然而因为高血压、肠胃病以及美尼尔氏综合征发作,粟裕无法到任,只能前往青岛疗养。为了能尽快好起来,粟裕每天都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医生们也为粟裕制定了一份疗养的方案。

然而半个月后,粟裕身体还是没有任何的好转,头疼得厉害,甚至连外出也无法做到。粟裕心里很着急,越着急病情就越无法好转,一直到志愿军入朝作战那天,粟裕也没有好起来。

志愿军入朝作战那天,粟裕一夜没睡,双眼一直望向志愿军离开的方向,背影看起来有些许的落寞。对粟裕来说,他一直都想要上前线保卫祖国。粟裕并不擅长其他事务,平时关注得最多的,也是与军事有关的事情。可想而知,当粟裕因为身体无法上前线时,心里有多么地伤心。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到了11月份,粟裕的病情仍然不见好转,经中央批准后,前往苏联治病。在苏联治病时,粟裕除了疗养,还做了一个盲肠切除手术。一般来说,盲肠手术是很好做的。

然而这么一个简单的手术,给粟裕做时却并不简单。医生一开始开刀时,甚至找不到粟裕盲肠的位置。而这是因为,在战争年代,粟裕曾从马上摔下来,这一摔直接导致他的盲肠严重错位。

还好医生医术精湛,最后手术顺利成功了。粟裕总是闲不住,他的病情一得到好转,就马上从莫斯科回到中国。1951年年底,粟裕正式担任军委副总参谋长一职,协助总参谋长训练海、陆、空三军。他经常加班,下班铃响了还继续工作,批文件。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有时候上班累到“头痛症”犯了,粟裕就开窗吹吹冷风,或者是将头贴在玻璃窗上,凉上一会儿。这样一来,粟裕的身体便时好时坏。1952年底,由于过于操劳,粟裕不得不停止工作,前往南京休养。

在南京休养了一段时间,仍不见好转,便又转到杭州休养。1953年2月,粟裕身体好了一点,他便立刻前往大、小金门考察国民党军队的防务情况,结果不到半年又累倒,病情加重。在这期间,粟裕将军被查出了新的疾病——心血管主动脉硬化。

1958年,粟裕被调离了军事指挥的第一线,但尽管如此,他依旧默默关注着国家国防、军队建设。后来据粟戎生回忆,粟裕晚年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未来的战争,我不一定能够看得到,一旦有情况,就要靠你们这一代了。”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粟裕将军一家人

而粟裕被调离军队后,楚青见他总是忧心忡忡,便建议他写一本回忆录,以给后人作为借鉴,但粟裕将军却一直没有答应。到了1969年,周总理让粟裕在他身边工作,粟裕想了很久,才终于答应。但这有一个前提,粟裕对周总理说:“总理,如果打起仗来,我还是要上前线的。”

粟裕在周总理身边工作时,仍旧保持着以前的生活习惯,早起锻炼、练练武功,加班工作。1970年,粟裕将军的病情突然加重了,他常常头疼,血压也一直降不下来,心血管硬化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从此以后,粟裕成为了医院的“常客”,可以在医院的任何一个角落看见他的身影。到了1975年,粟裕将军又被查出,患有肺炎、胸膜炎等疾病,他的身体已经“千疮百孔”了。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粟裕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与病魔做抗争,身体好些了,又继续工作,时常询问军队的情况。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1976年1月,粟裕将军突发心肌梗塞,与死神近距离接触。家人们连忙将他送往医院紧急抢救。经过医生的治疗,粟裕终于脱险。

这年夏天,重病初愈的粟裕,找到楚青,对她说:“以前你总是希望我能够写一本回忆录,记录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争斗,但是我从不准备写。现在我决心写了,这也许是现在我唯一能够为党和国家做的事了。”

自从与死神擦身而过后,粟裕忽然意识到自己或许没有多少时间了,而当时我国的军队,由于很多人没有上过战场,因此,一时间军内形而上学的思想大行其道。这种思想如果得不到纠正,并且还坚持以这种思想,教育下一代士兵,那么在战斗中是会吃亏的。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出于纠正形而上学思想的想法,粟裕决定撰写一篇回忆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如实的反应,一个战斗指挥者,如何在战场上掌控全局。作为多年相伴的战友、同志以及夫妻,楚青了解粟裕的想法,因此她十分支持粟裕的决定。

自此,粟裕将军撰写回忆录的工作便正式启动了。粟裕身体好时,他便自己动笔写,身体情况糟糕时,便向楚青进行口述,然后再由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记录整编。

尽管因为粟裕病情的原因,他有时候口述很慢,可能表达也有些混乱,但得益于长期在粟裕身边工作和生活,作为记录员的楚青,总是能够准确地记录粟裕想表达的内容。由于粟裕和楚青默契的配合,因此撰写回忆录的工作,进展得很顺利。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此后粟裕在养病期间,便一直做着这一件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1年,粟裕又被查出了脑溢血和脑血栓,此时粟裕身上已有多种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肌梗塞、胃癌等。

对此,粟裕顽强地同这些疾病战斗着。但是脑血栓和脑溢血这两种病,都对脑子有重大的影响,会导致人出现认知障碍、意识模糊、失语等一系列后遗症。而这些都会阻碍,粟裕撰写回忆录。

楚青心里很难过,她试探过粟裕,发现他的记忆力已经在慢慢衰退了。楚青小心翼翼地问粟裕,他是否还想要完成这本回忆录,粟裕回答:“当然是要的。”从此以后,楚青便坚定地帮助丈夫完成,这本回忆录。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粟裕和楚青

由于粟裕病情不是十分稳定,他不得不放弃口述的形势,改换成楚青以闲谈的方式,对粟裕进行提问,以继续撰写回忆录。虽然粟裕的身体情况不太理想,但他仍能够简明扼要地回复问题。

几个月后,粟裕的脑血栓又发作,病情反反复复。病情几次复发后,粟裕的语言能力也大幅度衰退,有时候面对楚青的提问,他无法回答,只能睁着眼睛默默看着楚青。

楚青脸上的痛苦难以抑制,常常在背地里哭泣,而这一切粟裕都看在心里。几天后,楚青如往常一样照顾丈夫,粟裕忽然对她说:“你不要急,你问的问题我都明白,只是我现在表达能力有些差,之后我会慢慢讲给你听。”

楚青惊喜于粟裕突然能够对她说一大段话,又感动于粟裕的坚持。就这样撰写回忆录的工作,一直在进行着。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1984年,粟裕的病情急剧恶化,医生用尽全力,也没能将粟裕救回来。这年2月5日,戎马一生的粟裕将军因病逝世。

楚青怀着剧烈的悲痛,将粟裕火化,又在粟裕的脑子里发现那些弹片,心里越发悲痛。后来这些弹片,被保存在了粟裕家中,成了粟家的传家宝。

粟裕去世后,楚青代表粟裕,在中央的支持下,对粟裕的回忆录进行有序地编写整理,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粟裕回忆录》终于完成了。由于粟裕的离去也一并带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因此《粟裕回忆录》在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遗憾。

1976年粟裕重病初愈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他对国家最后的心意

纵然有遗憾,但《粟裕回忆录》依旧有很高的价值,对我国军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像粟裕说的:

“回忆录中记述的一切成功和失败,经验和教训,是参与革命斗争的所有人们,特别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至于这本回忆录的能够成文,则是我与同志们的合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