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信息化2.0行动(二):以校为本,应用驱动,范例引导

 江边微影 2022-01-03

紧跟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打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校(二)

文/伊人独酌

(续)

2.观摩第二站:银川十八中——以校为本,应用驱动,范例引导

文章图片1

走进银川十八中

银川十八中是我们观摩学习的第二站。十八中是教育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学校,西夏区第一批素质教育品牌学校,是宁夏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校、2013年中国教育学会授予“全国初中质量建设先进单位”、2014年华东师大全国C20慕课联盟学校、2015年自治区信息化建设示范校、2016年上海方略教育优质服务实验校、2016年银川市首批“推进课堂变革、提升教学效率”教改学校、2018年宁夏教育资源云平台试点校、2018自治区国培示范校、2019年全国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校、2019年自治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校。

校园面积不大,学校的发展轨迹与我校颇为相似,互联网 教育2.0建设上也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回民二小,十八中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注重在课堂教学的变革上。十八中通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助力学校愿景达成,用1-3年的时间,在可标识的学校整体发展绩效领域(如学生核心素养、家长满意度、升学率、校本课程质量,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有显著提升。作为试点校,学校先期启动了项目,选择“宁夏教育云平台——优质资源 教学助手 工作坊 互动教学(多媒体环境),建设智慧课堂——智慧教室,智学网平台——智慧微课 全学科阅卷技术 智能组卷技术 智能语音技术 学业能力画像技术 教育大数据技术,学习通移动听评课系统——教研组利用手机在线听评课”等从几方面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

首先是观摩课堂教学。分学科参训人员自行选择各自听了两节原生态的课。十八中的课堂教学特色明显,对基础知识死抓到底,更注重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表达等能力,注重思维训练,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更讲究实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追求“恰到好处”,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更不会被信息技术绑架,让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资源的配置、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安排怎样的教学结构以及信息反馈等多个教学环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都有了很大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更强调学生主体的诉求表达和能力培养。

文章图片2

观摩教研课《秋天的怀念》

文章图片3

观摩教研课《美丽的颜色》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印象最深的是坐在身边的这位坐在轮椅上的男生,踊跃自信,思维敏捷,表达严密。这位男生,在课堂上一直正襟危坐,思维一直跟着老师的教学走,非常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还大胆点评同学的发言和朗诵,点评到位。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他是否从史铁生身上学到了许多?

文章图片6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 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十八中校长郭钧锋作了《能力提升工程2.0思考与规划》报告,她立足校情,探索适合十八中的信息化发展之路,以应用驱动、整校推进的培训模式提升全校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她阐述了学校在设立试点教研组方面的思考和实践,以集体教研、范例引导、个体自学等方式引导学校的发展。十八中以点带面,开设试点教研组,以推动整校集体教研的开展的做法,为我校开展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教学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思路和经验借鉴。

    文章图片7

    郭钧锋校长做报告

    十八中开设的试点教研组,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活动:一是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丰富测验与练习的活动形式,提高测验与练习活动的评价反馈效率,及时诊断学习掌握情况,为教学策略调整和差异化学习支持提供依据,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支持积累形成测验与练习的资源库;二是利用技术进行学情分析:从多个方面分析学情,包括学生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等,精准确定教学的适切目标,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为教学中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三是数据可视化的呈现与解读:增强数据的可读性,有助于发现问题和解释问题,有助于发掘数据间的潜在联系,为准确、多角度分析与解读数据提供支持,为合理使用数据分析结果奠定基础;四是基于数据的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习需要,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灵活调整指导方案,增加自主学习机会,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充分的发展,结合指导方案分析个别化指导结果,并提出改进计划。

    文章图片8

    我校代表向郭校长请教试点教研组的问题

    依托信息化2.0,十八中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借助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以技术补充经验;用数据驱动教学;依靠大数据分析评价,提供更为深入的教学分析 ;教师在数据分析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文章图片9

    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学生的学情,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文章图片10

    手机直播课堂已经成为十八中的特色,截至2019年,已经上传100多节课。开放课堂,跨区域,跨学科交流成为教研的常态。

    文章图片11

    十八中的移动听评课

    在学校的管理机制方面,十八中也做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如成立由校长负责的项目工作组;如探索实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教研与常规校本教研工作进行整合;如由教师自行选择能力点充分利用听评课、案例学习、课程学习、跨校教研、工作坊等方式,确保教师在真实的课堂情境、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等。

    银川十八中作为银川一所中考升学率排名前三的重点初中,完全没有排斥各种教学改革,而是积极主动参与改革,成为“互联网 教育”示范校,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校。如何让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和信息化建设落实到位,十八中郭校长的寄语给了我们答案:想,都是问题;做,才会有答案;站着不动,永远是观众。

    (未完待续)

    #360行,行行有真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