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进化读后感之一

 昵称41840947 2022-01-03

         变异,遗传,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思路。只要DNA复制,就可能出错,就会变异。在有性繁殖时,因为雌雄DNA都是单倍体,差异越大一一即越是远亲,变异可能性越大;当子代把变异的性状传给再下一代一一孙代,就是遗传;同时,环境也在不同程度的变化。若干孙代遗传的性状对变化了的环境适应能力不一。只有最适新环境的那一族遗传的群体,才能把所变异的性状继续遗传下去。其余族群变异的性状不再遗传。这就是选择,是自然环境对遗传的选择。

       经若干代变异、遗传、选择,其性状远离了祖先,积累到与祖先未变异的后代生殖隔离的程度时,于是新物种旦生了,这就是进化。

       但也有物种,经若干代变异、遗传、选择后,还不能适应新环境,最后被环境淘汰,对这个物种来说,是夭折。在进化树上形成盲枝。这就是绝灭。

       如果环境变化速率太快,可使科、目、纲等高级分类同一期间一一数十万百万千万年内绝灭,就是大灭绝。

        而后数百万年内,由另一些种群经变异遗传选择,占领被大绝灭了的种群的生态位。这就是大进化。如第五次大灭绝后几百万年哺乳动物物种大发展,取代了食物链顶端的恐龙的生态位。

        常规绝灭可能是:1,种群小,近亲交配致使变异机会少一一1000个体及以下的种定义为濒临灭绝的物种;2,也可能是变异特化导致食物狭窄一一如熊猫,从肉食转向杂食过程中,强化了消化纤维素的功能,失去了捕食器官一一爪等,及奔跑的速度。只食箭竹,而箭竹因气候变化面积缩小,导致熊猫濒临灭绝;3,也可能因生态失衡致使灭绝:如上级种群捕食繁殖能力过强,下级繁殖跟不上,导致下级种群捕光灭绝,而上级种群也可因食物缺乏而灭绝;4,生态系统支持物种灭绝,导致整个系统灭绝一一如珊瑚礁系统,因珊瑚死亡致使系统其他生物灭绝。

        回到人类,一方面,由于人类先进的生产模式致使环境变化太快;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先进的生活模式,致使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降低。

        人类是怎样适应环境的呢?一是牺牲大环境,营造小环境:如对过冷过热的天气,室内、车内装空调。把冷暖空气排到周围环境中,热量搬家,更大环境更热。形成城市热岛,改变局部的大气环流。又如砍伐天然林,搞城市、路旁及小区绿化。在自然生态系统内及系统间,生命元素可以循环往复。如,动物可以利用嫩枝叶变成粪尿,利于昆虫及微生物最终转化成无机物,促植物生长;动物可以利用植物果实帮植物扩展繁殖。枯枝落叶堆积,转化成腐植质,增强土壤肥力。长期维持天然林生态系统。并可涵养水分,改造局部气候。还可储存和吸收大量碳,释放大量氧体,供全球动物消耗。而小环境的林带或城区林,不可能容忍体形稍大的动物生存一一连体形很小的昆虫,还要用药水灭杀一一从而不能帮助植物生长繁殖。枯枝落叶被清扫成垃圾,营养损失。不允许灌木、附生的藤本植物及杂草生存,光利用能力一一产氧吸碳能力远比天然林低。城区及公路都是硬化地面不可能涵养水源。城市小区绿化还要打药水治虫,树根周小块土下的昆虫微生物也难生存,更不能营养循环;

       二是向人体输入新的化学物质或物理因子,抵御环境给人体带来的病理变化一一西医。;

       三是试图克服大环境变化一一ccs,污水处理;

       四是改造基因;

      五是逃离地球。


        那么是否可以逃避常规灭绝呢?是否可以在第6次大灭绝中独善其身呢?

       先看常规灭绝,


       个体发育保留了系统发育的特征一一如胎儿有鳃,发育结束,具有新种的表形。若发育中某阶段发生突变,则发育终了形成怪胎。一般不能遗传。若某些怪胎却却能适应新环境,被自然选择且遗传下去,经若干代遗传和选择,形成与原物种差异较大的表形。于是乎形成新的科、目、纲,这就是大进化。现代有些人得了癌症,不治自愈。如果遗传若干代,达到生殖隔离,或许能成为适应污染了的环境的新种,甚至新属新科。如果这一新种保留发达的脑,而摒弃依靠可控自然能,只靠劳动和非可控自然能生存的一种,则新人类既可摆脱能源危机,又能适应恶化了的环境。但新人类要能在地球上长期延续下去,必须躲闭、最终战胜现代人一一这将是相当长期的过程,且具有被現代人消灭,或被現代人同化的风险一一且能建立起共产主义世界观一一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自觉地为集体、为全民劳动,自身只获取维持生存的那一份生活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