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心,民心为心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1-03

《道德经》第49章 圣人无心,民心为心

【经文】圣人常无心①,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②;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xī)焉③,为天下浑其心④,百姓皆注其耳目⑤,圣人皆孩之⑥。

【考注】①常无心:长久保持无私心。 ②德善:德通“得”。德善,得到善的回应,意思是使人向善。下文之“德信”亦同。③歙歙焉:歙,缓缓吸气;歙歙焉,慈和淡定的神态,形容无所偏执的样子。④浑其心:浑,天然的,浑厚、浑朴;浑其心,使心思归于浑朴。 ⑤注其耳目:注,灌注、注入。注其耳目,听到、看到,意思是装在心里。⑥孩: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孩。

【考译】圣人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

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们,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们,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向善了。诚信的人我信任他,不诚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可以使人人诚信了。

圣人治理天下,无所偏执,为天下人纯朴自己的内心,天下百姓都装在他的心里,他对待百姓就象对待孩子那样。

【导读】“博爱”是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形象。第一句,老子提出,理想的执政者“与民同心”“与民同欲”,这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后面几句老子讲了圣人如何才能做到“与民同心”“与民同欲”。

老子的“民本”思想被后世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发扬光大,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具有历史先导意义。

【辨读】“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开门见山,提出圣人应“与民同心”“与民同欲”,体现了自己的“民本”思想。老子的“民本”思想在第39章已有体现(“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与后世孟子“民贵君轻”的主张异曲同工,后面几句都是讲圣人如何做到“与民同心”“与民同欲”。

文章图片1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百姓,无论善与不善、信与不信,圣人均一视同仁,待之以善、以信,这样就会得到善与信的回应,就可以人人向善、人人向信了。圣人这样的做法也叫善于救人而不放弃任何人,“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27章)。

对此,苏辙《老子解》曰:“善不善在彼,吾之所以善之者,未尝渝也,可谓德善矣;信不信在彼,而吾之所以信者,未尝变也,可谓德信矣。不然,善善而弃不善,信信而弃不信,岂所谓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哉!”

善与不善在他不在我,我一律善待他们,不曾改变,这才算具备善的品德;守信与不守信在他不在我,我一律以诚相待,不曾改变,这才算具备守信的品德。如果不这样,善待善良的,而舍弃不善良的,信任守信的,而放弃不守信的,怎么能叫善于救人而不放弃任何人呢?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圣人治理天下,从容淡定,无所偏执,为天下人纯朴自己的内心,没有自己的私心。纯朴无私也是一种“无为”,是“上德”,所以老子在第17章说:“太上”,百姓谓之“自然”。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把天下百姓都装在他的心里,对待百姓就象对待孩子那样。

本句与第一句相承,均体现老子的“民本”思想。

文章图片2

对本句通常有两点误读:

误读一,“注”不是关注,而是灌注、注入,“百姓皆注其耳目”不是指百姓关注圣人耳目、倾听圣人,而是指百姓之状(即社情民意)圣人都看在眼里、装在心里。证据有二:一是圣人“行不言之教”,不会政令频出,故百姓无须时刻关注和倾听;二是“太上,不知有之”(17章);

误读二,“孩”,一般都认为是名词使动用法,认为“圣人皆孩之”是指“圣人使百姓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圣人“无为”,即“行不言之教”,只会“为天下浑其心”(纯朴己心),以为天下百姓示范,否则便是“有为”,便会陷入“礼”的那种“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的窘境(38章)。因此,“圣人皆孩之”不是指“让百姓皆复归于婴儿般的状态”,而是指圣人视百姓为孩子、待百姓如己出,这大概就是后来“子民”一词的来历了。

【今鉴】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谋的是人民的福。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谋的是人民的福。

文章图片3

一首老歌写道:“打天下,坐江山,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谋幸福,送温暖,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宁团圆。”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做好新时期为民服务工作的制胜法宝就是坚持人民至上。”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我们的国家离开了人民群众,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民谋利作为了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