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者,全而归之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1-03

《道德经》第22章曲则全者,全而归之

【经文】曲①则全,枉②则直③,洼则盈,敝④则新,少⑤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⑥:不自见(xiàn)⑦,故明⑧;不自是,故彰⑨;不自伐⑩,故有功;不自矜(jīn)⑪,故长(zhǎng)⑫。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⑬。

【考注】①曲:树不直。《书·洪范》:“木曰曲直。”②枉:形容词,不正直的、邪恶的。③直:归正,矫正。④敝:凋敝。⑤少:缺少,短缺。⑥抱一为天下式:持守“道”作为对待天下事物的准则。抱一,指守道。式,法式、范式。⑦自见:自我表白,显露自己。⑧明:坦荡,磊落。⑨彰:明显,显著。如汉·王充《论衡·书解》:“德弥彰者人弥明。”⑩伐:夸耀。⑪矜:自尊自大。⑫长: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比喻尊贵、有威望。⑬全而归之:保全身名而善终,即身名俱泰。全,保全;归,还复、还报。

【考译】树木不直反而会免遭砍伐,邪曲终究会得到归正,低洼才能能得到充盈,敝旧反可更新,短缺才会获得,多取会陷入困惑和麻烦。

因此圣人坚守这一法则来对待天下万物不自我表白,反而是心胸坦荡不自以为是,反而名声显扬;不自吹自擂,功劳反而不会磨灭;不自高自大,反而更显尊贵。正因为圣人善于谦让不与世人相争,所以天下反而没有谁能与之争高低。

古人所说的“曲则全”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这实在是确保身名俱泰的要诀。

【导读】本章有三个层次:第一层,老子通过六个对立面的转化阐明自己的辩证法思想,即矛盾对立统一,相反相成。

第二层,圣人遵循对立统一规律成为天下楷模,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总之,圣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可以与之争。对这一层要上升到 “圣人无为”的高度来理解。

第三层,作为小结,老子再次强调“曲则全”等法则是为人处世的要诀。

全章论证逻辑是:“曲则全”等是合道的,即规律使然——为人宜守曲不争——守曲不争的意义。

继第2、第18两章,本章又是较集中地体现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一章,从结构形式和论证方法到思想内容,都颇似第2章,可比照学习。

【辨读】“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是一样的道理

老子在这里运用辩证法思想(主要是对立统一的规律)分析揭示了一些自然和社会的现象和规律。

“曲则全”,“曲”,古义指“树不直”,树木不合规矩即无用之材,所以不会遭到砍伐。老子善于从自然现象入手来阐述问题。

“曲则全”是规律作用的结果,不能理解为“委曲求全”。“委曲求全”出自《汉书·严彭祖传》,意思是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委曲求全”里头有太多的无奈,是刻意为之,强调的不是自然、不是“道”。

老子讲的“曲”是一切生命之本来,人在娘胎里是曲的,动物在胚胎里是曲的,植物胚芽在种子里也是曲的,这也正是老子从“树不直”的自然现象讲起的原因。

总之,“曲则全”是顺“道”,是“无为”,不是圆滑和阴谋。

“洼则盈”,地势低洼才有水源注入,这也是河谷之所以处低的原因,可以理解为“谦受益”。

“枉则直”,邪曲终究会得到归正。“枉”不是弯曲,是“邪曲”或者“邪”。“直”不是形容词“直的”,是动词“归正”。如《论语·颜渊》:“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选拔正直者,弃置邪曲者,能使邪曲者不得不归正。又如《元史·张珪传》:“人有冤抑,必当昭雪,事有枉直,尤宜明辨。”

“少则得,多则惑”,“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个人要求的少了才能专心得到,反之,一旦要求的多了就容易陷入迷茫。财货面前如此,机会面前也是如此。当你无可选择,你会得到你面前的东西;当你面临多种选择,你可能会迷失自己,不知道该要什么。

“多则惑”还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贪多嚼不烂,“其出弥远,其知弥少”(47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就是这个道理。

“敝则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16章),事物都是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消亡意味着新生,即“蔽而新成”(15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六个短语反映了一个共同道理,那就是在规律作用下最终达到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事物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往前发展的,如月盈则亏、亏极渐盈,循环往复,这个规律就是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这便是后文的哲学依据。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不自我表白,反而是心胸坦荡不自以为是,反而名声显扬;不自吹自擂,功劳反而不会磨灭;不自高自大,反而更显尊贵。

老子运用辩证法思想阐述了做人的原则,即“守曲”。

这是本章的理解难点,需要对照第24章同一内容进行反复推敲斟酌。这里边“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近义的,“明”“彰”也是近义的,“长”有两种读法,弄准它们的意思需要兼顾三个方面:一要体现“自见”与“明”、“自是”与“彰”、“伐”与“功”、“矜”与“长”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要反映四个小分句的递进关系,三要与第24章保持一致。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其共同本质是“无为”,这与第2章“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以及第10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一致的。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正因为圣人善于谦让不与世人相争,所以天下反而没有谁能与之争高低。

这是本章的主旨。有人把“不争”理解为“争是不争,不争才是善争”,“争”成了目的,“善”成了手段,“不争”成了“暗争”,进而把“天下莫能与之争”理解为“天下人都争不过他”。这样一来,“不争”就有了“狡诈”的味道。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这是讲“不争”的意义,是本章最后一个难点,也是全经难点之一,难在“全而归之”上,目前鲜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广泛查阅、甄别分析,觉得“全而归之”应该是“保全身名而善终”的意思,简要分析如下:

老子之后,“全而归之”还见于《礼记·祭义》,原文是:“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

这里边讲了“孝”讲了“全”可惜没讲“归”。为什么不讲“归”?肯定是觉得浅显明了不用讲,那我来试试,请您评判。

文中“父母”与“子”对,“生”与“归”对,父母“全生”子,子须“全保”以报父母,因此“归”是“还报”的意思,“全而归之”即“保全身名以还报父母”,其核心是“孝”。

但老子本章的“全而归之”不涉及父母不涉及孝,那就应该是“保全身名而善终”的意思了。因此,我把这最后一句翻译为:古人所说的“曲则全”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这实在是确保身名俱泰的要诀。

最后再重复一遍老子本章的论证逻辑:“曲则全”等是合道的,即规律使然——为人宜守曲不争——守曲不争的意义。

【今鉴】奉道而行,守曲不争

曲和直作为矛盾双方,都是事物客观事物存在的两种状态,两者之间“曲”更有本始的性质,因为无论动物还是植物,其胚胎都是曲的而不是直的。所以,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善于顺应事物之“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实现预期中“直”的目标。

老子告诉我们不要争,因为不需要争,争最终是无用的,趋向平衡是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连上帝也掌握平衡不欲人争:多给一份权力就少给一部分时间上的自由,多给一份财富就少给一部分真诚与善良,多给一份美貌就少给一部分智慧……上帝每关上一扇门同时必打开一扇窗。

“苍天饶过谁,天道好轮回”“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话糙理不糙,这些俗语讲的都是大道趋向平衡的道理,启发我们做事适可而止,不可强争。

争的结果是伤。两虎相争,大者伤小者死;人人相争,冤冤相报何时了。争赢了是一时之利,争输了可能是终生玩完。庞涓与孙膑同窗之争,争掉了庞涓的性命孙膑的腿;钟会、邓艾二士争功把命都争没了。皇家宫廷之争,常常是血雨腥风,几千年的历史,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普通人的争,轻则失和,重则危及双方、累及团队。自己跟自己争,短期获得了物质利益,有人却为此搭上了健康甚至生命。人与自然争,短期获得物质财富和GDP增长,长期却破坏生态环境,迟早要遭受大自然的报复;人与社会争,常常是螳臂挡车,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粹。争是罪恶,小争小罪,大争大罪,无争不罪。争的背后是“欲”,而“欲”是人生陷阱。

争与合理争取有严格的界限。合理争取是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实现预期目标。美国为维护霸权无所不用其极,这是争,中国立足于办好自己的事,和平发展,实现伟大复兴,这是争取。

最后向大家推荐歌曲《争什么争》

词:张丰 演唱:张冬玲

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

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

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间

豪车百辆也是有愁有烦

高官厚禄也是每天上班

妻妾成群也是一夜之欢

山珍海味也是一副肚腩

荣华富贵也是过眼云烟

你抢什么抢

你争什么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