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道之为物,有精有象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1-03

《道德经》第21章 道之为物,有精有象

【经文】孔德①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②。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③;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④兮冥⑤兮,其中有精⑥;其精甚真,其中有信⑦。

自今及古,其名⑧不去,以阅众甫⑨。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考注】①孔德:大德,“道”的显现和作用为“德”。②恍惚:仿佛、不清楚。③象:具象、形象。④窈:深远,微不可见。⑤冥:暗昧,深不可测。⑥精: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指最微小的原质,极细微的物质性的实体。《增韵》:凡物之纯至者皆曰精。⑦信:信实、信验,真实可靠。⑧名:通“明”,昭示、指引的意思。⑨甫:甫始、开端,这里指万物运行的轨迹或者变迁的过程。

【考译】大德表现为只遵从于道。

“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实实在在的。

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一直昭示着我们,引导着我们观察万物的变迁。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运行的情况呢?就是从“道”开始认识的。

【导读】本章第一句老子讲“道”与“德”的关系,但全章重点则是讲“道”,分三个层次:第一,道和德的关系;第二,道是物质性存在,不是思维和精神的东西;第三,道是认识整个世界及万事万物的根本。

【辨读】“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大德的样态、容貌,只从属于道。这是老子首次阐述“道”和“德”关系

“德”的内容由“道”来决定,“道”的属性由其来体现,“道”承载一切,“德”昭示“道”的一切。用数学语言表达,“德”是“道”的函数,即德=f(道),道是自变量,德是因变量,道为体,德为用。具体地说,道即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万事万物的自然运行法则。人是万物之灵,人的德也源于道,是道赋予的,“德”就是顺从自然法则,不逾越地去做人做事,换句话说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比方说,引力是“道”(小“道”,具体的“道”),在其作用下水往低处流,人们顺应这一规律克服引力作用,便可以引水上山,这便是德。

“德”的上述含义,我们从它的演变过程也能看得出来。“德”字是个会意字,其演变过程如图:

文章图片1

德字的演变过程图

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chì)形符号,在古文中它是既表示道路、又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目”即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德”字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这就是“德”。

在金文中,“德”字的会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是说: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就是“德”;再到小篆,它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直心”为“德”;最后是现代楷书写法“德”。

总之,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重点阐述“道”的物质性。从第1章起,老子就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但对于“道”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继第4、第6,特别是第14章老子对“道”的形象进行描述之后,本章明确指出,“道”由极其微小的物质所组成,虽然看不见,无形无象,但确实存在,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为此,老子用了四个“有”—— “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四有”表明,“道”显然不属于观念性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性的东西。

关于物质,列宁是这样定义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这一物质概念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物质是客观实在;第二,物质是可知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第三,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思维、精神)而存在。

下面我们把老子的“道”同这一概念作一对照。

第一,“有象”“有物”“有精”“有信”表明“道”是客观实在,不是意识的或者思维的、精神的东西;第二,“道”是可知的,即能被人类思维所认识、反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是明证,本章老子也指出“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我是怎么知道世界万物的起始呢?就是从“道”开始认识的。第三,“道”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又叫“常”,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综上所述,“道”是物质存在,不是意识、思维或者精神的东西,老子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而不是唯心主义者。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最后,老子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世界万物的途径——“体道”,这也是老子在本章的结论或者叫主旨。老子说,自今及古,就是凭借“道”来“阅众甫”,老子还以自己为证:“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道”就像启明星那样引导着我去认识万物。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其中的“名”,普遍地释为“名字”,本人认为不妥,因为“道”的名字是从老子开始的,而且还是老子很不情愿地“强字之曰道”(25章),理由老子在第1章就告诉我们了。因此,本人认为,这里的“名”同47章之“不见而名”一样,都通“明”,本章之“名”是动词“昭引”的意思,指“道”的作用,而不是指“道”的名字。

【今鉴】以“道”作为衡量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德”是由“道”衍生而出的。只有符合于“道”的“德”,才能称为“德”,只有符合于“道”的行为,才能称为“德行” ,不遵“道”,单讲“德”,最终会陷于无德。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揠苗助长”的故事,故事里的宋人由于违背了作物生长的规律,导致他的“能干”之德沦为为害之举。

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中出没。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让鹿繁殖得更多些,于是下令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经过25年的捕猎,有六千多只狼先后被猎杀。狼被捕杀后,鹿迅速繁殖,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最后连山坡的土地也裸露出来了。由于缺乏食物,鹿群终于迎来了灾难,原本有十万只鹿,最后只剩下四万只病鹿在苟延残喘。无奈,为保证鹿群的正常繁殖,只好再把狼请回来。你说捕狼是“德”还是请狼是“德”?

商末,纣王无道,骄奢淫逸,戕害百姓,国中大臣见此纷纷逃亡,就连王兄微子也逃奔了周。而有一对父子却对纣王忠心耿耿,就是飞廉、恶来。据记载,飞廉善跑,恶来有神力。武王伐纣,恶来力战而死,飞廉当时不在朝歌,当他听闻纣王已死的消息后痛不欲生,自杀殉国。

飞廉、恶来对纣王来说称得上忠心耿耿了,但即使提倡忠君思想的儒家,也将他们视为是罪恶帮凶,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虽有“忠”德,却违背常“道”助纣为虐,因此最终是无德。

1917年张勋复辟,可谓忠君,然而逆历史潮流而动,可谓螳臂挡车,贻笑千年。

世界就是这样的,它有自己的规律即“道”,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试图从主观意志出发创造什么神迹,最终必然碰得头破血流。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都要尊重和顺应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实现高质量发展,把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