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访梅医案(二)

 一个大树 2022-01-04

三、自拟固本止带方治愈湿热带下一例

王某,女,30岁。

初诊1990730日。

主诉及病史∶白带多,伴腰酸乏力。三个月来患者带下量多,色黄白相兼,质稠有腥味,绵绵不断,伴腰酸神疲,纳呆乏味,近日来证情加重。

诊查∶苔厚腻,质淡,脉细濡稍数。

辨证∶脾肾两虚,湿热下注。

治则∶培补脾肾,清利湿热。

处方∶苍白术各6g炒黄柏10g鱼腥草15g椿根皮15g金樱子12g乌贼骨12g芡实10g蛇床子12g炒党参15g茯苓10g淮山药12g生米仁12g菟丝子12g生甘草5g5

二诊∶服上方药后,带量渐减,胃纳亦增,惟仍腰酸乏力。苔薄白,脉细濡。久病脾肾两亏,余邪未净,治再培补脾肾、清利余邪。

处方∶党参15g炒白术6g生米仁12g淮山药12g茯苓12g山萸肉10g川续断肉12g桑寄生15g杜仲12g菟丝子12g炒黄柏6g金樱子12g乌贼骨12g芡实10g生甘草5g5

三诊∶白带及诸症基本消失。苔薄,脉平。治再健脾补肾调理巩固。

处方∶生地黄10g淮山药12g山萸肉10g茯苓12g川续断肉12g桑寄生15g杜仲10g菟丝子12g乌贼骨12g党参12g炒白术10g炒陈皮6g芡实15g生甘草5g5

【按语】本例是脾虚失运、带脉弛缓,失去约束功能;久病伤肾,肾气亏损,任脉不固,湿热外侵,酝酿而成黄白带下。胡老治疗此类疾病,首先以清热利湿为主兼用健脾渗湿为辅。他用自拟固本止带方治疗白带、黄白带下数百例,均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四、自拟止崩汤治愈崩漏一例

李某,女,38岁。

初诊1990510日。

主诉及病史∶经水淋漓不净两月余,伴小腹瘀痛。经水后期,四五十天一次,量正常,色暗红,3日净,有痛经史。两个月前经来量偏多,小腹痛,继则淋漓不净,复房事不慎,经期中行房数次,于上月4日突然暴崩,量多如冲,经外院用止血药而经量减少,但连绵不止,由崩转漏。昨天暴崩又作,乃来本院就诊。

诊查∶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头晕目眩,经水量多如冲,色暗红有血块;少腹瘀痛。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瘀血内阻,新血不能归经,成为血瘀型崩漏。

治则∶祛瘀生新,扶正摄血。

处方∶黄芪20g炒丹皮10g赤白芍各10g三七6g蒲黄炭10g益母草12g茜草根10g黑地榆12g侧柏炭12g当归12g花蕊石20g乌贼骨20g5

二诊∶服上方药后,血量减少,但仍有腹部瘀痛。苔薄白,脉细数。残瘀未净,再用止血消瘀加减。

处方∶黄芪20g熟地炭12g焦当归12g炒白芍10g炒丹皮10g蒲黄炭10g(包)益母草20g香附炭10g黑地榆12g乌贼骨20g蜂房炭12g生甘草5g5

三诊∶服药3剂后痞块已净,性晕眩,夜寝多梦,神疲乏力,面目浮肿。脾肾两虚,治再健脾补肾固冲养血以资巩固。

处方∶炒党参15g黄芪15g白术芍各10g熟地炭15g墨旱莲15g女贞子15g山萸肉10g川续断肉12g炙远志5g酸枣仁12g紫石英12g炙甘草5g10

【按语】崩漏证急,出血量多,每易厥脱,塞流乃是紧急措施。本例为血瘀型暴崩,原以祛瘀为主,但血如山崩,非止其血不能固其脱,但气以通为用,血以和为贵,在止血塞流过程中必须注意止血防瘀。明察止血的另一面即是瘀的形成,取其行中有止、止中有行,做到止血不留瘀、消瘀不妄攻,选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之品最佳,是胡老临床六十余年的宝贵经验。自拟止崩汤治妇科崩漏常能救死回生,屡见奇功。方中重用黄芪,加强益气,固摄作用,取其"暴崩宜摄"之意。然导致崩漏的根本原因是脾失统摄,肾虚失于封藏,冲任二脉虚损,而不能约束经血,故健脾补肾又是治本之法。待崩漏缓解后,健脾补肾尤为要着,脾胃旺则气血生化有源,肾气充盛则蓄溢有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胡老治疗崩漏擅用黄芪、丹皮二味。黄芪甘温,益气血;丹皮苦寒,入血清热;二者同用,益气而不助火,清火而不伤中,无论虚实,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此二味,对于控制出血和预防复发均有疗效,而对本虚标实者尤为适宜。仙鹤草和益母草配伍则独有心法,认为仙鹤草有收敛血之功,益母草有活血散瘀之力,二者相伍,一收一散,相得益彰,最合止血消瘀之意。花蕊石止血不留瘀,蒲黄生用破血,炒炭能止血,取其行中有止。配合黑地榆、花蕊石作用更佳,故止崩汤为止血化瘀治崩漏良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