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超5亿人得了糖尿病,有六成人都没查出来!做好这件事,还有新希望!

 鹿文康金 2022-01-04

朋友们,你的血糖高吗?

根据2021年12月06日-11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1年大会上所显示的数据来看,糖尿病可以说是21世纪全球所面临的最严重、最紧急的健康问题之一了

全球糖尿病2021年九大数据

· 每10个20-79岁的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总数达5.37亿人。

· 每2名糖尿病患者中有1名未被确诊,总数达2.40亿人。

· 每4名糖尿病患者中有3名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地区。

· 每18个20-79岁的成年人中就有1名空腹血糖受损,总数达3.19亿。

· 每6个活产儿中有1个受妊娠期高血糖的影响,总数达2100万,80%孩子的母亲有妊娠期糖尿病。

· 120万20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患有1型糖尿病。

· 每9个20-79岁的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耐量受损,总数达5.41亿人。

· 全世界9%的健康支出花在了糖尿病上,总额达9.66亿美元。

· 670万人死于糖尿病。

从上图中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要知道,仅仅只是在中国大陆的糖尿病总患病人数就已经突破1.41亿人,不到10个人里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

如果你觉得身边没有那么多人得糖尿病患者,那是因为还有多达50.5%的糖尿病患者还在当潜伏者,根本没被诊断出来!据专家预测,未来患糖尿病的人群会越来越多。

图片

全球七大地区的糖尿病2019年与2021年情况与预测

由此可见,不仅是糖尿病患者本身的数量在上升,全球糖尿病概览预测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也在不断调整。所以说,关于糖尿病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重视。今天,我就带大家来具体了解了解这一疾病。

什么是糖尿病
图片

糖尿病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它是全身性、进展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的一个特征是慢性高血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糖高、不稳定、血糖波动大。

那么糖尿病在临床上到底有哪些症状呢?

即“三多一少”,“三多”是多尿、多饮、多食;“一少”就是体重减轻。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其他症状,比如:皮肤瘙痒、容易感觉到饿、视物模糊、反复感染、伤口不愈合、疲倦等等。

图片

了解了糖尿病以后,我们一定要清楚这种疾病对人体带来的危害。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一旦患了糖尿病,就会出现血糖不稳的情况,如果不加以控制,长时间下去,就会出现并发症。

糖尿病的危害
图片
血糖高到一定程度,是一定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包括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综合征、糖尿病合并感染以及糖尿病在治疗中出现的低血糖。

慢性并发症:

我们平时说的糖尿病并发症,它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比较大。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就会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慢性并发症有:

01
糖尿病肾病

严重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02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模糊感飞蚊症,眼前出现黑点、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

图片

03
糖尿病足

引发糖足溃疡,是患者足部皮肤坏死后形成的一个缺损灶,简单来说就是出现烂脚丫。

04
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

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萎缩等。

05
糖尿病神经病变

根治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相当困难,所以其重点还在于预防其发生和控制发展。

图片

糖尿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所以我们都要学会预防。有的人可能觉得自己年轻,不会得,其实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很多的,并且是不分年龄的。接下来就跟大家讲一讲,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图片
01
大于40岁 

尤其是曾经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的人,要格外注意。

02
肥胖和超重的 

没有年龄限制,10来岁的小孩子,几十岁老人,都有可能患二型糖尿病的。

图片

03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 

无论是父方还是母方,或者爷爷奶奶、姑姑、姥姥等等,只要有糖尿病的,就等同于是家族史。

04
妊娠的妇女 

怀孕了的人就一定要测血糖,看看有没有妊娠糖尿病。

那么得了糖尿病,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你一定要了解。

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图片
01
心理教育

得了糖尿病不要慌、不要怕,首要的是要全方位的了解糖尿病,用科学的方法有效治疗糖尿病。

02
饮食治疗

科学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它既能协助维持血糖在理想水平,还能帮助糖友控制血脂、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维持合理体重。

图片

03
运动治疗

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能增强体质。

糖友们要做到每天至少运动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周至少5天,运动的强度也要适宜,以身体无明显不适以及第二天没有明显的疲劳感为最好。

04
药物治疗

降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种,具体的用药一定要遵医嘱,不要自己私自加药、减药甚至换药!

图片

05
病情监测

病情监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期监测血糖、尿常规、肝肾功能,此外监测血生化、血压和血粘度、眼底等情况也很重要,有助于及早发现异常后尽早处理!

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怎样吃、吃什么都要了解。以下5点,对糖尿病患者很有帮助。

糖尿病怎么饮食
图片
01

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 1/3

主食定量,具体摄入量因人而异;选择低 GI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血糖生成指数的主食,全谷物、杂豆类应占主食摄入量的 1/3。像荞麦、燕麦、小麦胚芽、黑米都是适合糖友吃的优质主食。

图片

02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和颜色要多样

每餐都要有蔬菜,有主意降低膳食的血糖生成指数,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 1/2 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 70%;

03

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同时要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

04

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保证每日 300 克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的摄入;重视大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平时可以适量吃一些醋泡黑豆,对于稳定血糖也有一定的帮助。

图片

05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定时定量进餐,餐次安排视病情而定,正确的进餐顺序是: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控制进餐速度,早晨 15~20 分钟,中晚餐 30 分钟左右;细嚼慢咽,每口饭菜最好咀嚼 25~30 次。

最后,再跟大家讲讲怎么预防糖尿病、相关人群一定要注意!

如何预防糖尿病
图片
01
减肥

有研究显示,超重者若能减掉体重的5%,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能降低70%。对于一名79公斤的男性而言,大约为4公斤。采用热量计算器,了解每日饮食的热量,能明显提升减肥效果。

02
吃饭先吃菜

吃饭前先来一道醋汁拌蔬菜。阿里森纳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2型糖友或糖尿病前期的人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喝两勺醋,餐后血糖升幅会低些。这是因为,醋能减缓淀粉酶分泌,放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

03
每周运动4小时

芬兰一项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每周运动4小时,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

图片

04
做个谷物达人

小米、燕麦等都是极佳的全谷物食物,但成品全谷物食品你未必都认得出来。购买时应仔细看标签,如果不是标明「全麦、全小麦」等字样,说明含有其他成分。还要注意配方表,找出「隐形糖」,如玉米糖浆、果糖等。

05
少吃红肉

英国伯明翰女性医院对3.7万名女性调查显示,相比每周吃红肉少于1次的人,每周至少吃5次红肉,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29 %。研究人员指出,这都是胆固醇超标惹的祸。要避免这一危害,应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了解糖尿病,让我们更好地去预防,欢迎大家转发给身边的朋友~我们一起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第10版全球糖尿病概览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版)》

医学界内分泌

丁香医生

了解糖尿病,让我们更好的去预防,欢迎大家转发给身边的朋友~我们一起健康生活!

今日互动

看了这篇文章大家有什么感受、可以打在评论区我们一起交流!

40年糖尿病专家免费普及糖尿病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