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眼中的真实,往往是大脑制造的幻觉 |《洞见》

 衆妙之門 2022-01-06
文章图片3

本文来源:《洞见:从哲学到科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作者:罗伯特·赖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导读

在几亿年漫长的进化中,自然选择赋予人类聪明的大脑。然而,在我们的大脑里,从不曾真正存在过一个掌控自身、始终恒定的独立“自我”。在自然选择的设置中,“自我”即错觉。

我们以为的“自主”,其实只是被驱使和奴役;我们引以为傲揭示的事物本质,也不过是人类贴在物外的感觉标签。不知真相为何,不知何以为我,正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痛苦根源。

面对这样一个困境,罗伯特·赖特选择返归到传统的佛学智慧当中去汲取营养,并通过将佛学中的哲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现代脑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相互印证,帮助我们认清基因载体、进化心理和人类自我意识之间的因果关系,将我们从自然选择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

cinian

文章图片4

罗伯特·赖特

普林斯顿大学进化心理学教授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智囊

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

曾在大学开设“佛教与科学”

“佛学与现代心理学”等课程,

致力于以现代和科学的方式吸收

践行和传播佛学的智慧

他曾说:

“不要用佛教教义来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佛教徒,

用它来做更好的自己。”

文章图片5

01

感觉是被“设计”出来的

文章图片6

▲ 图片来源:Katrin Coetzer

《黑客帝国》的隐喻

文章图片7

电影《黑客帝国》中,主人公尼奥住在一个梦境里。他深陷幻境,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躯体被装在一个黏糊糊的棺材大小的吊舱里——很多吊舱中的一个,一排又一排的吊舱,每个舱内都是一个沉入梦境的人。这些人被机器大帝放入吊舱,在梦境中沉睡。

电影里有一个关于“红色药丸”的片段,很好地阐释了尼奥所面临的选择——要么继续生活在幻境中,要么醒来,回归现实。反叛军进入尼奥的梦境,联络到了尼奥。

反叛军首领墨菲斯向尼奥解释了当时的状况:“你是个奴隶,尼奥。同其他人一样,每个人呱呱坠地之后,就活在一个没有知觉的牢狱,当一辈子囚犯——一个思想被禁锢的囚犯。”他们把牢笼称作“母体”,但没法向尼奥解释“母体”到底是什么。

墨菲斯说,想要了解全貌,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去看”。他给了尼奥两颗药丸,一颗红色,另一颗蓝色。尼奥可以吃下蓝色药丸,回到梦境世界;也可以吃下红色药丸,打破幻境的束缚。尼奥选择了红色药丸。

文章图片8

这是一个很严酷的选择:是选择被束缚的幻境人生,还是选择自由的充满真相的人生。说实话,这个选择太戏剧化,你也许会认为只有好莱坞电影里才会出现这样的情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做的人生选择远没有这样重大,而是要平凡很多。

然而,在西方佛教徒看来,这个故事反映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要做的选择。他们坚信世界是一种幻觉——即使并非完全是幻觉,也是极度扭曲的现实,使他们的人生扭曲,对他们和周围的人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他们眼中,《黑客帝国》就好似自身经历的一种寓言,“我选择红色药丸”便是“一心向佛”的另外一种简单易记的说法。

进化心理学的解释

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是大脑如何由自然选择设计来误导我们,甚至奴役我们的。

依照进化心理学的观点,自然选择最终关心的只有一件事,这件事就是把基因传递给下一代。过往有利于基因传播的基因特性兴盛繁荣,而不利的基因特性则被遗忘在角落里。

在这些试炼中保留下来的基因特性里,有一些精神特性——在头脑中固化的结构和算法,决定着我们的日常行为。

所以,如果你问“是怎样的感知、思想和情感引导我们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从最基本的层面讲,答案不是“帮我们准确描绘现实的那些思想、情感和感知”。

不管这些思想、情感和感知向我们展现的现实世界是怎样的,其实都无关紧要。这样说来,有时它们向我们展示的并非真实世界。

下面讲讲其中的基本逻辑。

人类在自然选择的“设计”之下去做某些事情,以帮助我们的祖先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比如吃饭、做爱、赢得他人尊重和超越对手等。我给“设计”一词加了引号,原因是自然选择并非有意识、有智慧的设计师,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

但是,自然选择所创造的生物体又确实好似有意识的设计师之作,这个设计师不断修缮生物体,使他们成为高效的基因传播者。

因此,从思维实验的角度出发,有理由将自然选择看作“设计师”,你们可以设身处地从它的立场来思考:如果由你来设计善于传播基因的生物体,使生物体去追寻这些目标,延续这项事业,你会怎么做?

换而言之,假定进食、做爱、令同伴钦佩、战胜对手等行为能够帮助我们的祖先传播基因,那么你会怎样设计大脑,使他们能够追寻这些目标。

我认为,合理的设计中至少遵循下述三个基本原则:

1、实现这些目标能够带来快感。

2、快感不应该长时间持续。毕竟,如果快感不消退,我们就再也不用去追寻。我们的第一餐将成为最后一餐,因为根本不会再有饥饿感。同样的还有性爱:交配一次,余生都将沐浴在欢愉的回味中,这样根本不可能将大量基因传递到下一代。

3、动物大脑应该更多地关注1(快感会伴随着目标的实现到来),而不是2(随后快感会迅速消退)。毕竟,如果你更关注1,就会纯粹由衷地追求事物、性爱和社会地位等;然而,如果你更关注2,就会产生矛盾心理,并对此感到厌倦。

将这三种设计原则结合起来,就能相对合理地解释佛陀诊断下的人类窘境。正如他所说,快乐易逝,这将使我们陷入周而复始的不满足。原因正是自然选择的“设计”:使快感易于消退,从而带来不满足,驱使我们追求更多快感。毕竟,自然选择并不“想要”我们快乐,它只是“想要”我们多产——从它的角度来看的多产,很狭隘的多产。

文章图片9

02

佛陀的开示:“自我”并不存在

文章图片10

▲ 图片来源:Katrin Coetzer

关于感官的幻觉

两千五百年前佛陀讲经的时候,佛陀训诫的核心就是:深深迷恋感官的愉悦,这种快感充其量只是稍纵即逝的享受。我们寻求的快感会迅速消失,然后令我们渴求更多。

我们花时间追求下一件令人满足的事物:下一个砂糖甜甜圈,下一次性接触,下一次职位的提升,下一次网上购物……但兴奋感总会退去,而且总会令我们渴求更多。

那么,对于甜甜圈、性、购物或升职的渴求中,到底哪些算幻觉呢?不同的追求与不同的幻觉相连,不过眼下我们可以关注这些事物所共有的一种幻觉:对它们所带来的幸福感的过高预期。这种幻觉本身很微妙。

如果我问你,下一次升职,或者下一次考试得到优秀,或者再吃一个甜甜圈,是否能给你带来永恒的幸福,你肯定说“不能”,当然不能。

另一方面,在我们追求此类事物的时候,也会出现对未来认知失衡的状况。我们更多是在预想升职带来的额外收入,却很少考虑随之而来的棘手责任。

可能我们还经常抱有一种从未说出的潜意识,认为一旦达成某个长久追求的目标,一旦我们取得可能范围内的最高成就,就可以放松了,或者至少事情会一直变得更好。

与之类似,看到甜甜圈时,我们立刻想到的是它多么美味,而不会想到吃下它几分钟之后会更想吃下一个,也不会想到糖分刺激消失之后,人会感到疲倦和焦躁。

关于“我”的幻觉

在《无我相经》中,一次关于“无我”的开示,确立了“无我”在佛经中的特殊地位。

在这次开示中,佛陀采用的策略是通过问询到底在人类身上的何处能找到“自我”的东西,以此动摇僧人的传统自我认知。他的研究是系统的,他梳理了所谓“五蕴”(“色身”、基本的“感觉”、“辨识”、“心所”、“意识”),根据佛教哲学,“五蕴”构成了人类和人类的体验。

佛陀从头梳理了这个清单,问这“五蕴”中有没有可以称得上“自我”的,换言之,这“五蕴”中哪一个显露出了你认为“自我”应该有的特质。

一开始,他将“自我”的概念与“控制”的概念联系起来。

文章图片11

假若色身是我,这个色身不会让它自己有不适”,而且我们可以说“让色身这样,让色身不这样”。然而,他指出,我们的“色身”确实会带来苦难,而我们也不能发号施令说“让这色身这样”就能神奇地如愿。所以,“色身是非我”,其他四蕴亦然。

文章图片12

此外,佛陀分别针对“五蕴”提出这样的质疑。

文章图片13

比丘们,你们觉得如何——色身恒常还是无常?”众僧立即回答:“无常,世尊。”他继续问:“辨识是恒常还是无常?”如是问过其他三蕴,众僧人都赞同,“五蕴”都不是恒常的。

文章图片14

因此,“控制”和“恒常”这两种通常与“自我”相联系的特质,在构成人类的“五蕴”中都有缺失,找不到足够的存在依据。上述内容就是佛陀第一次也是最著名的一次关于“无我”论述的核心,也经常作为佛家关于“自我并不存在”的核心论据来使用。

文章图片15

03

心理学的实验:你的首席执行官已失踪

文章图片16

▲ 图片来源:Katrin Coetzer

心理学家们几乎一致认同:“意识自我”并非无所不能的行政当局。

文章图片17

在著名的裂脑实验中,实验人员向“裂脑病人”的左脑展示了一张鸡爪子的图片,向右脑展示了雪景。随后,他向该病人大脑的两个半球展示了一系列图片,并要求他从中选出一张。病人的左手指向了铲子,想来是因为控制左手的右脑看到了雪景,而雪是需要用铲子铲的。

右手则指向了一只鸡。随后,实验人员问他为什么选择这些物品,他的左脑语言中枢回答说:“哦,很简单,鸡爪子对应的是鸡。”随后,他低头看到左手指着铲子,又毫不迟疑地说:“而且需要用铲子来清理鸡窝。

文章图片18

大脑控制语言的部分清晰地解释了身体的行为,虽然那是错误的解释,但它还是说服自己相信了这种解释的真实性。

裂脑实验有力地证明了,“意识自我”有能力使自己误以为是自我在发号施令。而事实上,我们对事物的实际掌控力比我们自己以为的要弱很多。

在心理学领域,特别是进化心理学领域,人们逐渐达成共识,认为思维是“模块化”的。这样看来,你的大脑是有很多专门的模块组成的。模块可以评估境况并做出反应,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塑造了你的行为。而且,模块之间的大多数互动是你意识不到的。

现代心理学和佛学思想在这一点上交汇:在普通的人类生活中并没有掌控局势的唯一的自我,也没有意识的首席执行官,有的似乎是一系列自我。它们轮番上场,掌控着局势。

那么,模块之间又是如何竞争主导权的呢?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哪一个模块获胜?是什么使得一个模块比其他模块更强?

据我了解,最佳候选者莫过于感觉。在某一特定时刻,所有处于秘密争斗的想法中,或许与之关联感觉最强烈的那一种就是得以进入意识的。

比如,你愿意去人多的地方,还是愿意去清静的地方?正确的答案是,视情况而定!

文章图片19

在另一项研究中,实验者为实验对象播放了一些电影片段,有些选自恐怖电影《闪灵》,有些选自浪漫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随后,每组实验对象都会看一两段艺术博物馆的广告。第一段广告中,广告语是“每年游客量超百万”。第二段的广告语是“走出人群”。

看过《闪灵》电影片段的人,听到第一段广告词的时候,会更倾向于游览博物馆,原因是恐惧心理使他们将人群看作安全港。而看过《爱在黎明破晓前》片段的人,反应恰恰相反,或许是因为浪漫的感觉使他们更喜欢私密的环境。

文章图片20

如果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思考,这一切都是合理的。毕竟,感觉是原始动机。好的感觉和坏的感觉都是自然选择用于激励动物接近或躲避、获取或排斥事物的工具。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世界就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

感觉决定了模块的胜出,进而控制了我们的想法,使得我们给万事万物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赋事物以本质,而这些标签并非那些东西的本性,只是我们的主观看法而已。

文章图片21

04

结语:获得一个更广阔的视角

文章图片22

▲ 图片来源:Katrin Coetzer

我们平常的视角——我们被天然赋予的视角——有严重的误导性。

自然选择就是要创造许许多多种不同的视角,我们基于自身特别的视角,由感觉塑造了事物被感知到的本质。

比如:人类对蛇的天然恐惧就引出蛇是坏的这一判断——是需要躲避的;但是这条蛇的同类由它激发出的感觉是好的——是可以交配的。

如果你想要厘清影响我们本质感的感觉所培养的感知从某种客观意义上讲是否为真,就需要越过这种特定的视角。

爱因斯坦成名正是因为他在物理学领域提出了这样一个类似的问题:

文章图片23

他承认我们对物理世界的直觉——比如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认识——从而引导我们在世界上生活的目的来讲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从实际来讲,真正有意义的是物体相对于我们的移动速度。

但是,他说,如果想要深刻理解物理学,就要摆脱你的特定视角——摆脱任何的特定视角——问一个问题:假设不以我为参照物呢?既然我不能问物体相对于我的速度,那么问物体的移动速度到底意味着什么?正是此类问题引导他研究出了相对论,并领悟到E=mc²。

文章图片24

假设你看蛇的时候能不怀有任一物种的情感偏见——不心怀人类天生的恐惧、厌恶和反感,也不心怀蛇的情人天生的强烈欲望;你观察现实时,任何为了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而进化出的人类或其他物种的感觉,都不能左右你;那么,你将获得某种更客观、更超常、更普世的视角,你就像爱因斯坦一样,得到无源之见。这便是佛教所追求的开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