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象明:以石为媒、跨界融合,让南京符号走向世界

 攸州刀郎 2022-01-06
取一颗雨花石置于精密仪器之下,以科技手段在宣纸上造影,略加勾染,配之以诗词和书法,达到“石、文、字”相伴共鸣的艺术境界。
无雨隐花,落雨显花。雨花石,如蒙娜丽莎一般,令人难以捉摸。这样一颗小小的石头,在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黄象明的手中,通过书法、文辞和图景的多维聚集,成为“会说故事的石头”,被赋予独特的文化意蕴。

图片


《冰轮贯澈》是黄象明非常喜爱的一幅作品。“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又转东升。”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泰州乡贤梅兰芳京剧选段《贵妃醉酒》中的一句唱词。“置于主体的月亮非常'干净’,看上去月亮升于半空,配之以行书、草书和楷书的不同韵律,给观众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图片


近观作品《月华有象》,月亮藏于花丛之中,寓意花好月圆。作为一名书法家、美学家,黄象明格外注意作品的自然性。“我们在关注艺术性的同时,更要关注本心,关注自然的品质。”
黄象明的创作理念,和童年时与雨花石的缘分分不开。“小时,老师曾送我一颗雨花石,五彩斑斓的纹理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雨花石孕生于地球数百万年前的地壳运动,是地心熔浆重构形成的晶体。在新石器时代即为先民所崇拜,从六朝、金、元、明、清至今形成系统的审美脉络,为历代文人赏玩研究。

图片


“后来,我自故乡泰州溱潼到南京当兵,开启了和雨花石的故事。”为了寻到真正的雨花石,黄象明几经探寻,辗转多地。作诗、收藏、作画,历代文人创作方式多样。面对自然的精灵,他更是虔诚地膜拜。几番摸索,他尝试用书法重新对雨花石进行美的定义和表达。

图片

2010年德国一项技术的出现给了他思路。“将雨花石的纹理造影到宣纸上,根据画面的情境,配以诗词小句,再以书法的旁白放大雨花石的生命力。”一天深夜,黄象明灵光乍现:“让雨花石通过新的途径升华提炼,让大家感知到自然的魅力和它蕴含的独特美感。
在南京,雨花石,又名“金陵舍利子”。因而黄象明更喜欢将其唤为“南石头”,代表南京和南方的地标。依托这一思路,他开启了命名为《南石头记》的主题创作。2014年,《南石头记》系列作品亮相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媒体中心,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亲临展览,赞赏有加。

图片


“《南石头记》成功后,我想让雨花石作为一种符号、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向更多人讲述南京故事。”2020年,他带着《南石头记》来到了澳门,“金陵物语——黄象明《南石头记》主题书法澳门邀请展”在澳门永利皇宫艺术馆开展。在这场展览上,更多人看到了雨花石,也了解了“石、文、字”合一的艺术价值。小小的石头,借助跨界和多维整合方式,在美学和文化交流传播层面发挥了更大的价值。展览期间,澳门日报社社长陆波表示,他期待《南石头记》能走得更远,将东方人文精神和形式符号向更多地区传播。
未来,黄象明希冀带着雨花石,带着《南石头记》走向国外,让国际了解这一艺术,了解南京文化。同时,他也希望其能发展为城市名片,通过城市文化空间的建立来传播南京符号。“比如,我们可以在地铁等重要传播空间开辟一个雨花石主题的美学空间,依托雨花石这一载体,让大家对南京城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黄象明说。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