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霸都在学|35.苏轼:北宋第一美食博主

 阅读写作赵老师 2022-01-06

说到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人称他为苏东坡、苏仙。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澈,世称三苏。虽然称号这么多,但其实真正符合他本性的称号是——美食博主。

苏东坡的一生,吃吃喝喝、跌跌撞撞、起起伏伏,他用惊人的乐观和食欲拯救了自己。台湾诗人余光中曾经说:“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苏轼爱吃,天下闻名,他不但爱吃,还会品会做。据说中国菜的历史里,有66道菜受了苏东坡的影响,最常见的有: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凉粉、东坡羮、东坡饼等。

他还给自己写过一篇《老饕赋》,意思就是《老吃货的歌》,意淫出他对人间至乐的极致幻想。大意是:世界上最顶级的一顿饭,就要用最好的厨子、最新鲜的水、最洁净的餐具和烧得恰到好处的柴火。……吃肉,只选小猪颈后部那一小块;而螃蟹呢,只选秋风起、霜冻前最肥美的螃蟹的两只大螯。把樱桃放在锅中煮烂煎成蜜;用杏仁浆蒸成精美的糕点。天下这些精美的食品,都是我这个老吃货所喜欢的。这还不算完,还要有美女伴舞,还要有乐队奏乐,还要有顶级葡萄酒助兴,吃饱喝足睁开眼,真是个美好的世界啊!

有人对苏轼的运气做过特别的研究:苏轼担任过皇帝日常生活的秘书、中央政府的秘书长、国家级院士,负责为皇帝起草文件。运气差的时候,苏轼被贬成县级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或者天边蛮荒小岛上的八品小官。官场过山车,惊险又刺激,也怪不得他有那么多的灵感,写出那么好的作品,那么苏轼的一生究竟是怎么样的了?

苏轼从小和弟弟一起读书,在嘉佑元年,父亲带着他和弟弟进京赶考,第二年的进士考试让22岁的苏轼一举成名,他的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受到初评考官诗坛大腕梅尧臣,和终评考官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激赏,本来被定为状元。但在最后时刻,欧阳修误认为那篇满分作文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就把他判成了第二。真相揭秘后,欧阳修的肠子都悔青了,便逢人就为苏轼做广告,说他的诗文新颖、豪放,将来一定能凭文章独步天下。一时间,苏轼文名大噪,口碑爆棚。

 

但苏轼的为官之道并不顺利,官运起伏得离奇,跟心电图似的,他这一生共在14个州县担任过职务,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这也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历和素材,也让他吃遍了神州大地。

苏轼是北宋留诗最多的诗人,诗词几千首,文几千首,名句非常多!

大家耳熟能详的是这首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首写月亮的词,从古到今,月亮总承载着大家的思乡之情,思念亲人的时候总会想着亲人也在看着同一轮明月,希望亲人能过得更好。

苏轼39岁这一年,因为和王安石主导的新政不和,作为一个拉仇小能手又同时得罪了新党和旧党,便主动要求去密州(山东)任职,一人在外,亲人不在身边,面对明月,中秋佳节时想起7年没见的弟弟苏澈,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每句都是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密州去完,调任徐州,接下来又去了湖州,在当地造福人民,还算做了些成绩。但是因为党派争斗,被人利用,刻意解读了苏轼的诗词,出现了著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  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说苏轼去湖州到任后在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于是,时年43岁的苏轼被捕入狱,面临生死关头,以为要在牢狱中结束一生,幸好的是,苏轼只是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因为职位低微,苏轼虽然内心郁闷,但经过了牢狱之灾,也坦然处之,到处游览,经过赤壁山,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其中最出名的当属“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以此来寄托他那时的思想感情。上班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补贴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被贬到黄州之后,“乌台诗案”虽已过去两三年,但还是处于仕途沉沦之际,这天,东坡喝醉以后,又碰到下大雨,心血来潮写下潇洒的《定风波》,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苏轼虽处逆境屡遭挫折,但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

 

元丰七年,47岁的苏轼离开黄州(湖北),奉诏赴汝州(河南)就任,长途跋涉,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被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写下了《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从此以后,世人通常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形容。

元祐四年,52岁的苏轼第二次来到了杭州,初次来是自己要求外调做个小官,这次是新皇帝上台,太后欣赏苏轼,一路升迁担任杭州知州,来杭第二年就率众疏浚西湖,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看到这样美丽的风景也不禁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也是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让后人都知道了美丽的西湖。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动人神韵。试问谁人看到这首诗,不会对西湖的美景有所向往,不会都想前往一看呢?

当然,苏轼不仅擅长写风景事,不单写西湖的美,还非常善于发现自然规律,这首诗是他为好友高僧惠崇画的一幅画《春江晚景》提的诗,画没怎么出名,诗倒是传诵千古。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晓景二首》),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苏轼高才八斗,对朋友那也是义薄云天,在杭州任知州时,遇到昔日好友,刘景文,刘景文已58岁,苏也是53岁。于是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景文终于晚年升迁。

苏轼为官时也是一直为百姓做好事,但凡被贬都是因为政见不同,一朝天子一朝臣,每逢天子更换,朝廷新的班子上台,他的人生也跟随起起伏伏。但是不管到哪里,他都能交到朋友,发现美食享受美食,在山野乡村就和村民饮酒谈天,还喜欢与和尚谈论经道!

杭州好日子过了3年,又是政见不合,被贬到安徽颍州了,然后是扬州、定州,到了57岁的时候,欣赏他的太后下线了,他被贬到了惠州,这还不算最坏的,快62岁的他被贬到了海南儋州岛,在当时的宋朝,放逐海南,仅仅是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这简直是人生最低谷了,苏轼却把海南当成了第二故乡,他在这里办学堂,用现在的话说是引领了海南当时的学风潮,让一个从没出过进士的南蛮之地后续出了很多高等人才。

海南虽然是南蛮岛屿,可作为一个美食博主,不能错过这里的美食,于是吃货苏轼在线直播写信告诉弟弟海南的海鲜多,生蚝很好吃,他特别爱吃。

 

被贬到海南儋州岛三年后,又换了新皇帝,调他回京师复任,可他在路途中贪嘴吃了腐败的鱼,结果得了痢疾,最后一病不起,死在了路上,时年65岁。

纵观苏轼的一生,起伏巨大,但是他生性豁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也好游山林。

在高位不自傲,为百姓做实事,在低谷,照样谈笑风生,该吃吃该喝喝,对于他这种经历过几次人生低谷,而不放弃自己,依然坦然面对生活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而且还创作了很多流传后世的经典诗作。

能经得起高处也能忍受得了低谷,咱们不妨问问自己,面临人生低谷时你能做到释怀坦然,并重拾自己的爱好好好生活吗?

福利时间

福利时间

福利时间

现在很多人的微信都有视频号了

看视频学语文你值得关注


孩子的成长过程,

就像一棵树的成长过程,

最诚实,最外显,

浇灌什么,就长出什么。


匠心名师宣言

“教孩子的时候我全身心投入,因为我知道,

在这短暂的岁月里,我会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

我不浪费一分一秒,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并视自己为教师和家长兼具的角色,而非仅仅是教师!”

孩子,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暑假转给学生看看!

《暑假预习读写记录卡和1-6年级课外阅读记录卡》附《1-6年级暑假作业》,可下载打印!

独家资料,免费包邮那种  想要的---进!!!

小学生暑假作息时间表及必备阅读书目清单,快提前给孩子收藏好!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必背课文及闯关表,暑假提前背!

「爱写作」作文不会写的看过来,文末有福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