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通一线王国己 2022-01-06

安,不易。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我们可以想象,诗人为了一字之安,辗转反侧,深夜难眠;茶水不思,饭粒不进;笔落在纸上又抬起,抬起又落下,搜肠刮肚,将一颗一颗熟悉而陌生的汉字镶嵌在一个诗句中,又觉不妥,反复再三;索性扔了纸笔,沉吟揣摩,拈着胡须,忘了时日,忘了屋外的风雨。直到有一字如有神助,劈空而来,贴切至极,如前世今生的修炼正果,恰到好处,非此不可,该是多大的精神享受和快慰,人生快意事,此时,就是吟安一个字而已。吟,就是不断去揣摩,不断去尝试,半晌沉吟,嘴里边不停地用平仄、韵律,将一个一个字梳理过去,用高昂或低沉的调子,将一句一句的诗,吟诵出来,感受它的美是否达到了诗人想要的状态。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红、紫两色深浅相间,花朵千姿万态,有的相背,有的相向,随风起伏低昂。这是描写牡丹的诗句,诗人推敲字句,字斟句酌的情态,何尝不是这样?一个敬畏文字,敬畏生命情态,敬畏诗句,为了一字之得,沉吟求索的诗人,何尝不像一朵开而未开放而未放的牡丹一样高贵典雅?

这是文安。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一本《安详禅》

那个时候,我心情苦闷,人生种种的不得意和困恼纠缠着我,我内心焦灼如火,对一些人一些事的看不惯逐渐累积成为心中难解的疙瘩,对自己人生遭受到的不平事吞噬着我的心力,我整个人像一团燃烧着恨意浓烈的火,茶饭不思,睡眠难安。知道自己是心不安,但我还是没有办法排遣这一切心理的垃圾,让我活得自在安心。

我一个学生来看我,他参禅有一段时间了。我跟他多次聊过佛学,但我自己并不信佛,我只是从学理上跟他做过一些对话。我跟他说说佛学,就像跟另外一个具有相同志趣的人说说柏拉图是一样的。其实都是一些浅薄的看法,只是因为他和有师生的因缘,而他在毕业多年之后结婚生子,还记得我,就来看看我,聊聊佛学,最重要的是他说一说他的一些游历和参禅方面的感悟、体验。我从自己对佛学的一些认知,跟他搭话,免得聊天冷岑下来而已。

他来看我的时候,带来一本《安详禅》,本来有四本,他只有其中一个,就给我带来的。据他讲,是从一个寺院请来的。其实那次来,他拿了不少的佛学书,一些解读经文的书,但我一眼就挑了安详禅,这会儿回想,似乎有点冥冥之中的意思。

这下正好派上了用场,我拿起安详禅,一字一句地开始读,似有所悟。上天或许对我有所眷顾,知我自己在徒增烦恼,不想让我用自己的执去徒然消耗生命,让自己在自己编织的网中徒劳无益地挣扎、翻滚,就给我派来了几位信佛的朋友到我身边,指引我,点化我。安详禅,加上几位信佛的朋友,我逐渐走出了心理上的一些误区。

回头一看,自己也好笑。不过有这么一段经历,我自认为内心回归了自我,找到了自己的本真。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确是人在面临烦恼不安是的一剂灵丹妙药。有人可能觉得奇怪,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实际上,在我看来,安详禅所讲的,百无禁忌,只求一安,和道家道法自然是相通的。道法自然的自然,是什么呢?就是自然而然,不就是百无禁忌,只求一安吗?自然而然,必得一安。

这是心安。

《说文解字》:安,静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达乎自然,追求本性,必然安也。

《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庄子·刻意》: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说穿了,就是一个安字。

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庄子·齐物论》),是安至极。

苏东坡云: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是安至极。所以东坡“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生坎坷,多遭贬谪,却仍然“何妨吟啸且徐行”,却“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无风雨也无晴,何等的安!是生命到了大境界,才能够修得的业。

若说安的最高境界,还需向庄子求: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夜间庄周梦见自己化为了蝴蝶,它飞舞得如此轻快自如。自己觉得快乐极了,竟然完全忘掉自己是庄周。突然醒来,就惊觉自己原来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化为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化为了庄周呢?庄周与蝴蝶,在世人的眼光中看必定是有分别了。这就叫做物化。

物我两忘,即是至安。为文做事,但求一安,则可。若得安,道法自然便是了。

这是安之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