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名小虫豆的大学生马玉婷,写了一些乡村纪事,声明说是受我的《那时村庄》的启发。文章能给人启发,却是很欣慰的事,所谓抛砖引玉,大约就是如此的罢。 她的乡村纪事里写到了架子车,我也想起架子车这种农具来了。 农民家里,谁家没有架子车?那简直就不像话了。拉土,转田,出粪,掖土坎,纳粮,上集,走亲戚家,那样能少了架子车? 架子车是一种任劳任怨的农具,使用过架子车的人,都不得不佩服它的耐力,经得起摔打。 出粪的时候,把架子车一阵猛推,就爬坡到了粪堆的顶部,咣当一扬,粪土从架子车上被甩落下去,架子车碰到泥土上,咣咣有声,你再一把捞下来,架子车默默不语,只顾踏实干活,不叫痛,不知道是继承了制作架子车的师傅的品格,还是使用架子车人家的家风。 老爸常给我们说的一句话是“人牢的物牢”,意思是农具、物品跟使用的人关系极大。有些人家的架子车,上面不拉东西它响,上面拉了东西它还是响,总也好像不满,在叽咕叽咕地抱怨什么。这种架子车,人都不大喜欢使唤,因为使唤起来不得劲。拉上东西也洒洒扬扬的,不霸家,霸家的农具聚财,聚富,人才喜欢。 我们家原来只有一辆架子车,木制的,我们拉来捞去的用,着实给我们家受苦了。但老爸是收拾农具的高手,尽管我们摔摔打打地用,架子车还是硬棒结实,从不显得松松垮垮,像村上的二流子那样。我们的架子车一直就整整齐齐的,从没有这儿掉了一片,那儿坏了一块,今天辐条折了,明天车胎破了,甚至轮圈也是弯扭曲巴的,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地,人看着都费劲! 我家买了一头骡子后,木制架子车就专门我们拉来捞去,因为套这个木制架子车实在有点把骡子有点大材小用,也禁不起它摔打。结果就给骡子又置办了一辆铁制架子车。老爸去镇上和焊匠一起打造的这辆架子车。老爸懂农具,又细心,着实花费了焊匠一番大工夫才达到要求。果然慢工出细活,这辆架子车经久耐用,从未中途抛锚,闹过事故,更不会叽哩哇拉乱叫一气。每一处都严丝缝合,每一个部件都精心调试。骡子套上,呼哧呼哧撒欢走,架子车嗡日嗡日一步不落地跟在后面,从不闹别扭。上坡就上坡,过坑就过坑,骡子跑得再快,它也还是那么稳当,不偏不倚,不抢不争。 农家孩子,谁没侍弄过架子车,等于农活没有入门。拉土需要挡板子,拉芠子需要圈笆,拉田需要装木头架子,走亲戚家需要铺毡毯子,这都是地道活生,必须会做。 上粪、上土、拉芠子都是农家孩子必备的农活技能,干这些活,就必须把架子车要使唤的清楚,要不然,费力气不说,还容易把农具糟蹋了。糟蹋农具,对农村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事,因为就靠这些农具吃饭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