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历史——农业篇(碡)

 汉字历史 2022-09-23 发布于黑龙江

    一种圆柱形的农具    

   农业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碡”zhóu,形声字,本字为“”。为纪念农具“磟碡”的发明者而创造的字,发明者可能是“嫪毐”。



磟碡的历史



“磟碡liù zhóu,又作䃙lù碡……余谓'磟碡’,字皆从石,恐本用石也。然北方多以石,南人用木,盖水陆异用,亦各从其宜也。其制长可三尺,大小不等,刊木括之,中受'榫’轴,以利旋转。又有觚gū棱、混而圆者,谓之'混轴’,俱用畜力挽引,以人牵之,碾打田畴上,块垡(fá,翻耕过的土块)易为破烂,及碾捍场圃间,麦禾即脱稃(fū,稻、麦等植物的花外面包着的硬壳)穗,水陆通用之。”并附诗曰:“木石非异名,大小唯一致,机括内圆转,觚棱外排峙,登场脱稃穗,入埂均泥泞。”还绘制了如下插图。

接着又介绍了“礰礋”(zé lì):“礰礋又作'礋’,与磟碡之制同,但外有列齿,独用于水田。破块、溷(hùn,污秽、猪圈)泥涂也。”附诗曰:“他山有奇石,镌凿烦良工,制成三尺余,榫轴旋其中,齿齿铓锷(máng è,刀剑等的尖端)坚,就彼破块功,一转土膏运,再转春泥融……”也绘制了如下插图。

在中国传统农具中,磟碡不算是复杂的农具,然而使用地域之广和时间之久,却是名列前茅的。中国较大型的传统农具,大多在宋元之前都定型了,虽然仍继续使用,形体结构基本上都没再有大的变革和改进,磟碡却是一个例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年代里,传统的磟碡不但继续应用,而且有许多改良与革新,甚至还从人畜力农具挤进了机引农具的行列。

磟碡的功能主要是:在旱地压雪、破垡、碎土、平地、镇田,在水田破块、压草、混泥、熟田,在场院压场、脱粒。这些功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各有侧重。磟碡的主要工作部件是圆辊。依据用途的不同,圆辊可以用不同的材质,制作成不同的形状和尺寸。石制光面辊磟碡,多用于压场、脱粒、碎土、平地。石制棱面辊磟碡,主要用于压场、脱粒;木制棱面辊磟碡,主要用于水田压草、熟田。齿面辊磟碡,不论石制、木制均用于水田压草、破块、混泥、熟田。齿面圆辊磟碡又常被称为礰礋。破块熟田的木、石制齿辊,可做得细长些;脱粒用的石辊可做得粗短些,外形还可以做成鼓形体或截锥体。实现对圆辊的牵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圆辊括以木框,俗称括子。用两根短轴与石辊两端的穴洞连接。木框系以绳索,套牛牵拉。另一种是在圆辊(多以木制)两端做榫,榫上套以带孔木板,板上系以绳索,用人和畜力均可牵拉。



古文释义



《广韵》《集韵》𠀤徒谷切,音读。碌碡,田器。用以磨田使平也。 

《正字通》碌,通作䃙磟。亦借鹿辘。碡,或作(dú dú),义同。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