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9万大奖】“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魏炎城散文《与茶结缘》

 昵称77337809 2022-01-06

      与茶结缘(一)
       作者:魏炎城

      我之与茶结缘,其实是始于被逼无奈。
      公元1969年初,我们从武汉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地处山区的湖北恩施县盛家坝学校教书。开学不久即遇农忙。学校高年级(含初中部)都放农忙假。老师们也都集中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当年四月份中共召开了“九大”。为了宣传“九大”,让“九大”精神家喻户晓,各生产队都要书写一些大幅的宣传标语。学校领导看我字写得不错,有点书法功底,于是不派我的劳动任务,专门到各生产队书写油漆大标语(当时谓之曰,布置“忠”字化环境)。
      第一天一大早我便来到离学校两三里地的干河沟(光辉大队第三)生产队。在生产队的队部兼保管室,一位生产队的干部(大约是副队长,一位朴实的老贫农)接待了我。他同我一起商量了书写的内容与规格以后,便给我泡了一杯茶,然后就吉忙他自己的事情去了。
      五月底的天气,虽然不是骄阳似火,却也晒得人身上火辣辣的生疼。我连续工作了两个多小时,人也累了,口也干了,于是坐下来休息找水喝。可找遍了屋里屋外,屋前屋后,哪里有水!后来突然想起那位老队长给我泡的茶。嘿!好大一杯茶呀!我这才注意到,泡茶的搪瓷杯,足可以装下一公斤水。揭开盖子一看,嘿!满满一缸子茶,原来老队长把我一天的需要都准备好了。我迫不及待,端起茶缸子,满饮一大口。哎呀!这是什么茶!太苦太苦了!我差点就要吐出来。实在是嗓子冒烟,口太干了,勉强把这口茶咽了下去。再过细一看,黑咕隆咚一大缸子茶,茶叶就占了大约五分之四,这茶也太浓太酽了。在此之前,我是从未喝过茶叶茶的,当然就不知茶滋味了。但茶的清醇芬芳,品茗的高雅风韵,我在书中却是早有领略。今日这一杯茶入口,完全不是书中描绘的那么一回事。望着这满满的一大缸子浓浓的茶,我是再也不敢下口。休息了一会,继续工作。临近中午,天气更热。体力消耗过大,汗也流了许多,更难受的是唇焦口燥。怎么办?眼前只有这杯苦得要命的茶。管他呢,再试试。我慢慢端起茶杯,慢慢啜了一小口,慢慢咽下去。噫!怎么不似刚才那么苦了!于是又慢慢喝了几口,虽然茶还是苦的,喝下去以后,似乎也有些口舌生津的感觉了。口干舌燥的问题解决了,精神也提起来了,可以继续工作了。
      从那以后,我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条件差,喝得多一些的还是农民自制的苦涩的粗茶。这种粗茶虽然口感较差,但喝过后,不光生津止渴,而且提神醒脑。当地是出产茶叶的,全由国家收购,当地还有专门生产出口茶叶的茶场。后来,我也喝过不少的好茶、细茶。有时也附庸风雅,几位好友,坐下来细品慢咽神侃。当地最好的茶是恩施地区农校研制的“玉露”“针梅”两款,属绿茶极品。闻之芬芳馥郁,清香四溢;品之苦尽甘来,意犹未尽,使人心旷神怡!
      十四年后,我们从恩施调回武汉,从前的学生、同事、友人,凡来武汉者,都捎带点恩施出产的茶叶给我们品尝。现如今,每每煮茶品茗,虽然再也不是那种苦涩的粗茶,但我始终忘不了三十九年前喝的第一杯茶,那一杯让我今生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的老队长泡的茶。

          与茶结缘(二)

      我之与茶结缘,还有一次难忘的经历。
      1971年,经恩施县教育局批准,我工作的大集区创办了“大集区高级中学”。我即开始了在该校的教书生涯,成了这所高中的开办元老。这所学校的创办,一方面增加了当地贫下中农子女继续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农忙时节支援农业生产增加了一支突击队,生力军。
      大约是1977年清明前后,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山乡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尤其是茶叶产区,漫山遍野的茶林,郁郁葱葱。新发的嫩尖嫩叶,鹅黄嫩绿,煞是可爱。新发的嫩茶叶,必须及时采摘,否则,只要耽搁几天,枝叶长老了,等级就差了,也制不出好茶叶了。山羊溪大队是大集区的一个产茶区,且地处深山,交通闭塞。这时急需劳力帮助釆茶。学校决定,派两个班的学生,由老师带队,到山羊溪大队,突击采茶一周。
      两个班的学生,将近一百人,且个个生龙活虎,手脚麻利。一个学生一天大约可以采摘鲜茶叶十几斤。这么多学生,大干一星期,这可帮了生产队的大忙了。为了感谢学校,感谢老师,生产队的领导专门选派了几个清纯秀丽的女学生,去采摘队里最好的茶叶,然后制成成品茶,送给我们几个老师品尝。
      这天清晨,旭日冉冉升起,整个山村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山林、溪流、庄稼、茶园、农舍屋场,全都披上了金色的彩霞。山乡的景色,令人陶醉。四位清秀的女生,背上花背篓,在茶农的带领下,选择了一片向阳的山坡。满山荼树嫩嫩的叶片上还挂滿了露珠,葱翠欲滴。在茶农的指导下,姑娘们专门采摘一尖一芽或是一尖二芽叶片尚未舒展开的嫩尖尖。这类尚未展开的尖芽叶片还带有嫩黄嫩黄的毛绒。只见几位姑娘双手上下翻飞,犹如舞姿翩翩。活脱脱一幅绝美的仙女釆茶图。别看姑娘们动作快捷,可她们摘茶的手法轻细,绝不至于把这娇嫩的芽尖揉乱。
      吃过晚饭,在茶农的指导下,开始制茶了。
      首先,把锅烧热,视锅的大小放入适量的鲜茶叶子(那种农村柴火灶用的头号大锅也就放了三斤左右),不停地翻动,直至鲜茶炕蔫。然后把炕蔫的鲜茶叶倒入一个大的平底簸箕里,按顺时针方向不停地揉搓。第三步再放入锅内翻炒,第四步再倒出来揉搓,第五步再倒入锅内翻炒,第六步再倒出来揉搓并分捻。这时茶叶已经定型,基本干燥。一根一根的茶叶,犹如细细的针尖。每根针尖上都带有细细的绒毛。最后还要倒入锅中,利用灶中余火炕一下,使之完全干燥。整个制茶过程,灶中火既不能大,也不能熄,火候一定要控制好。揉、搓、捻一定要轻,要讲究手法,切不可性急。这种纯手工制茶法叫做“炒青”。
      茶制完了,满屋生香,闻之欲醉。
      我们迫不及待,每人泡了一杯。我是用玻璃杯泡的,观之汤色,清澈、明亮、金黄,茶叶舒展开来,片片叶芽朝上,犹如仍然长在树上一样,还是那么鲜活,那么鹅黄嫩绿。揭开杯盖,茶香四溢,浅尝一口,慢慢送入喉中,先有微苦,然后回甜,继而满口生津,回味无穷。那种茶滋味,终生难以忘怀。
      这一次采茶、制茶、品茶的经历,平生仅此一次,使人如临仙境,如醉如痴!

       与茶结缘(三)
        ---平民茶与待客之道

        鄂西南山区,海拔虽不算太高,但相对高度却很大。道路崎岖,异常险峻,交通极为不便。当地有民谚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当地居民以土家族和苗族居多,所以,恩施地区后来成立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还很贫困。缺医少药没文化。为了生活,山区的孩子们(特别是女孩子)很小就成为家庭的劳动力而不能上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除了完成正常的课堂教学任务以外,还必须定期家访。那时候我们的家访,既要走访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建立联系制度,以保证在读学生完成学业;同时还要走访生产队长,与队长共同做工作,让那些辍学在家的孩子重新入学读书,以保证最高的入学率。任务可谓繁重。
      一次,我和另两位老师一起走访一个生产队。我们首先找了队长。队长非常热情地把我们让进屋。落座后,递给我们每人两片叶子烟(农民们基本上没钱买纸烟,叶子烟是他们自留地里自己种的,自己晒制的土烟或白肋烟)。我不抽烟,但必须得伸出双手,诚恳地接住(主人敬烟时,一手递烟,一手扪胸),这是基本礼节,不接反而不敬。然后,我们一边同队长聊家常,一边询问队里的生产情况,同时了解该生产队学生娃娃就读的详细情况,这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这时,队长老婆也在灶台上忙开了。
      只见队长老婆手脚麻利地生着了火,然后把锅洗涮干净。紧接着在锅里放了少许油(这油既非菜籽油,又非猪油,后来听说是漆树籽油,很香的),再放茶叶煸炒,炒出香味以后,分盛在几只碗里。再炒荫米(荫米是用糯米蒸熟以后,拌上油,放阴凉通风处晾干即成)、黄豆等,同样分盛在那几只装了炒茶叶的碗里,另外还炸了几个荷包蛋,每个碗里放一个。最后撒上盐、葱花,且用开水冲泡。就只一会儿的功夫,香喷喷的“油茶汤”就端到我们面前了。令人奇怪不解的是,队长老婆递给我们每人一支筷子,不知是何用意。经过一番礼让,只见同行的两位老师拿起这支筷子,在碗里慢慢搅动,我于是也依样画葫芦,也拿起这支筷子在碗里慢慢搅动。待浓香的油茶汤不烫嘴了,才端起碗来慢喝细品慢咽细嚼。待一大碗油茶汤喝完吃完了,不但是满口唇齿留香,神清气爽,而且连肚子也饱了。
      在回学校的路上,我向同行的两位老师请教。他们向我做了如下介绍。
      关于“油茶汤”的制作,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变化,可以炒荫米,炒黄豆,炒花生米,炒苞谷子,炒芝麻……有两三样就行了,但茶叶是绝不可少的,否则就不叫“油茶汤”了。关键是炒制的过程,既要炒出香味,又不能炒焦糊了,火一定不能大。当地风俗,“油茶汤”主要是用来待客的,而且是招待贵客。那时生活条件差,物质非常匮乏。土家族苗族的老乡们,稍微好点的食物,自己一定舍不得吃,往往留作待客。这叫做“省己待客”。可见当地山民是多么淳朴,多么善良与好客!尤其是对待医生和老师,他们更是无比尊敬,奉为上宾。至于为什么主人家只给一支筷子,我至今仍不知所衷。土烟、油茶汤、苞谷酒,在生活贫困的鄂西山区,主人家宁可自己不吃,也必须留作招待客人。他们的待客之道,着实让人感动。
    “油茶汤”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给家庭成员中主要劳动力补充体力的。一年之中,每逢春耕秋收、栽秧割谷等抢种抢收的农忙时节,家庭中主劳力的劳动强度特别大,体力消耗也非常丈。在生活困难的年代,那种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往往使一家之主体力透支,而“油茶汤”却有着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补充体力的功效。彼时,一家之主劳力便可享受这种特殊待遇,每天一碗“油茶汤”。
    我离开恩施二十六年了,那里人们的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道他们的待客是否还用“油茶汤”?也许早就弃之不用取而代之以更为高档的食品鲜果。不过,永远留在我心田里的还是那香浓味美的“油茶汤”,还是那种平民茶与茶主人的待客之道,还有那土家人淳朴敦厚、善良好客的美德。

     与茶结缘(四)
      ---功夫茶与茶道

      自从习惯了饮茶之后,我及家人主要喝绿茶。茶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饮料,对身体很有益处。而且绿茶价格适中,喝茶也没有许多严格的讲究,自品与待客都很随意,并不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喝功夫茶就不同了。功夫茶又可称工夫茶,既要讲究茶叶,讲究水,又要讲究茶具,还要讲究环境。除此之外,还得有充裕的时间和良好的心情,严格遵循泡茶的程序,丝毫不得马虎,方可泡出好的功夫茶,喝到好的功夫茶。
      前几年,女儿旅游归来,给我带回好几个品种的铁观音、乌龙茶,并按照功夫茶的基本冲泡方法,演示了一次,全家共品尝。
      首先,备茶列器,煮水候汤。这是泡茶之前的准备工作。拿出家中最好的宜兴紫砂茶具,洗净,列于茶几之上。当然,茶叶也是挑选女儿买回的最好的安溪铁观音。同时煮好开水。
      然后,烫壶温杯。这是第二道工序,即用滚水烫茶壶温茶杯。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茶壶内外温度一致,既保证了茶具的清洁卫生,又保证了泡茶的质量。
      第三步,观音入宫,高山流水。这是泡茶的主要工序,中心环节。女儿一手持装有茶叶的茶斗,一手持茶匙,将茶叶缓缓地一点一点地放入紫砂壶中。这一过程称之为“观音入宫”或“乌龙入宫”。接着便是“高山流水”或称“悬壶高冲”,即将煮沸的滚水倒入茶壶之中,一手提壶梁,一手稳住壶盖,先低后高将开水冲入茶壶之中。要求水流均匀,动作优美,出水既稳且准。
      其四,乌龙出海,平分秋色。安溪铁观音,第一泡的时间是二十秒钟左右。先将泡好的茶汤全部倒入茶海(茶盅),即“乌龙出海”,再将茶汤依次均匀地斟入茶杯里(有几个人品茶就用几只茶杯),斟茶时应低行、均匀,故谓之“平分秋色”。
      其五,赏汤闻香,品啜甘霜。此时,泡茶之人双手端起茶杯,按老幼尊卑顺序将佳茗敬奉客人。客人双手接过茶杯,且不过立即饮之。须首先观其汤色,名优铁观音汤色清澈、金黄、明亮,让人赏心悦目。然后用鼻嗅之,细闻幽香。那兰花的馥郁甘甜,清馨四溢,让人心旷神怡。随后,方可慢慢呷上一口,含在嘴里,慢慢送入喉中。于是,舌尖便有微微的甜味,而舌根则留有淡淡的苦味。一杯入喉,满口生津,齿颊留香。这便是“品啜甘霜”。
      上好的铁观音,可以如此反复多次冲泡,且“八泡有余香”。
      女儿冲泡功夫茶的演示,让我们全家人美美地享受了一回茶道。后来,姨侄女也泡过几次功夫茶让我们品尝。我自己也泡过几次独自品酌。老伴则不习惯如此“下功夫”饮茶,她习惯喝绿茶,而且是一口“痛饮”,我们戏称之为“牛饮”。
      在冲泡品啜功夫茶的过程中,除了尽情享受茶的清香甘淳之外,更可以在聚精会神、宁神静气之中超凡脱俗,参悟许多人生的道理,可以放下万般烦恼,只在心中留下一片清明。

魏炎城,男,72岁。1968年毕业于武汉第一师范学校。1969年至1982年在湖北恩施县教书。1982年至2009年在武汉市服装工业公司工作。2009年退休。现旅居滇西古镇喜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