犄角旮旯藏着人气美食?
老破小店藏身五星大厨?
在上海,一家店即使开在狭窄弄堂的不起眼处,也永远不要小瞧它的魅力。
米其林推荐「顶特勒粥面馆」、港星打卡「胖子面」、小编昨日安利「福和面馆」···
说起「弄堂美食」,果真是本帮面一家独大?
走街串巷,才发现,上海的丰富与包容,不止如此。
#文艺##小资#,是老静安为人称赞的标签,体现的是上海的包容与丰富。
九月下旬,一家泰食餐厅在初秋的静安弄堂里开业了。
#好吃##正宗#是开业不满90天收获最多的评价。这里已经成为不少在沪泰国人常来打卡的家庭餐厅。
弄堂里泰食餐厅,由两位青年老板当家。
一位来自中国上海,一位来自泰国南方;一位负责管理宣传,一位负责出品把关。
#好吃##正宗#作为标签之余,#帅气老板#另辟蹊径,成功吸引了又一批食客。
出身泰厨世家,家里人从外婆到姐姐全都是大厨;耳濡目染之下,这位90后泰国小伙对泰餐烹饪深谙于心,早在大学时期就在曼谷开过一家自己的餐厅。
为了带来最地道的泰国味道,他们的原材料,从椰浆、香料、(白)酱油到奶茶,无一不是泰国原产,器皿与制作也都尽量做到一比一还原。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泰国的厨师团队专门提供配方。
半边泰国籼糯米,半颗凯特大芒果,与国内和泰国路边吃到的都不太一样!
为了还原纯正泰式风味,老板坚持沿用泰国人蒸糯米用的竹蒸笼。早晚各蒸一次,晚上七点半之后就卖光了。
由于容器容量有限,人力有限,一天最多做30份!
(提前预定的不算在内)
端上桌之前就用椰浆浸泡过的糯米在入口的瞬间化作一阵香甜,轻轻柔柔曼妙舌尖;唇齿蠕动,软软糯糯之中多了几许生脆,口感丰富之余,实属点睛之笔。
问过老板之后才知道,
这样的口感源自糯米中加入的少许咸绿豆。
一盅椰浆浇在芒果上才是正确食用方式,小编错把椰浆浇在糯米上,竟也打开味蕾新世界!
一口芒果,一口糯米饭,清新有余,甜而不腻,一份吃完仍旧回味悠长。
“泰国本地咖喱是不用调料包的,每家的配比都不一样。”
“宁可不做这道菜,也不用次品。”在这一点上,两位老板都很坚决。
不用调料包,是他们制作咖喱的不变标准。
香茅、南姜等十几种不同的新鲜食材每天自打成浆,一打就是两小时。
相比于直接用调料包熬成的勾芡般的质感,他们家的绿咖喱则更似一碗浓汤。
清爽的口感过后,是缓缓释放的辣味,有一点小刺激但又不完全失控。(不能吃辣的话可以事先告诉老板哦,老板会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偏好调整配方)
严格遵循泰国本地做法,咖喱中不仅放了鸭血,连泰国小茄子都有!这样的咖喱真的是找不出第二家了!
一勺咖喱,一勺糯米,反复品尝,辣味升起又褪去,反复的刺激与舒缓之间,糯米的香气更显浓郁,搭配起来真是绝了!
论真材实料,柠檬鱼必须点名表扬。
柠檬,是东南亚料理中的必备调味。为了提炼最新鲜的味道,只选新鲜柠檬现榨现取。一天下来,用掉几十斤不在话下。
1斤左右的鳜鱼,佐以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泰式香料,卖相就很诱人!
入口有香菜的气息,清香回味之中,酸味与辣味依次显现,整体是偏清新的咸鲜调。
香菜香而不冲,比平时吃到的香菜更清新,
不吃香菜的小编品尝过后表示可以冲!
用的是产自泰国老板故乡的黑虎虾,一份三只,一只比巴掌还长!
再用猪肉末炒龙豆打底,撒上椰子片,又是别家难以复刻的正宗泰国味道。
虾肉酸甜,相比于柠檬鱼的一口清新,这道菜的咸甜调更显沉重。
硬菜过后,来点凉拌。
从前隔着屏幕看到的青木瓜制作过程,也被照搬进了弄堂里。
先将香料研磨,再将切成丝的青木瓜放入器皿中爆锤。
一口下去,清爽解腻。放久了虽然会有一点氧化,但吃进嘴里仍不失酸辣爽脆。
还有收获同行好评的猪颈肉, 摆盘精致,但绝非花瓶,“实力”都在师傅手里。
炙烤之前,先来半个钟头的“马杀鸡”,将香气深入每一寸肉里。
烤过之后外酥里嫩,紧实不柴,搭配专门配制的酱料,就连别家泰食餐厅的老板吃了都直呼“回到了曼谷”。
40㎡的泰食餐厅,弄堂里的精致小店,是两位老板共同经营的成果。
一位是代表浓油赤酱的上海青年,一位是集酸辣甜于一堂的泰国青年。
吃着不同味道长大的人们,偶尔寻着味道走入同一间弄堂。当味蕾产生共鸣,即使不同文化背景,无需言语,愉悦的心情也可以共享。
营业时间:11:00-14:00;17:00-21:30(周一晚市休息不营业)
地址:静安区常熟路108弄1号
人均:138元/人
文/绿草莓 图/王海华
内容合作
微信:tzsh2021
淘最上海 告诉你喜欢上海的理由
217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