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读过头,也是一种伤

 彩虹糖包儿 2022-01-07

1.

周围没有高高低低的鞭炮声,如果不是小区庭院里簇簇高悬的红灯笼,如果不是各色的彩灯已经开始闪烁,如果不是西门小广场旁那“欢迎业主回家过年”的红色大条幅依然在大剌剌地挂着,还真意识不到这是在年期里。

禁放令下,这样张灯结彩的热闹,却也显出了那么一点点安安静静的寂寥感。

“那你觉得开心吗?能背下来那么多国学经典作品?”

走在我旁边的小姑娘笑的腼腆,随后似乎是听懂我的疑问,面孔上略过了一丝茫然,跟我说:“应该是骄傲吧,那么多人夸我,给爸妈长脸…”语气中有一点迟疑和一闪而过的厌倦,似乎只是平铺直叙地描述她的标准答案。

“真的吗?”我问的柔和,和小朋友闲谈。

“其实,只有极少数时候喜欢,大多数时候是讨厌的…”似乎被一句“真的吗”触碰到了层层包裹的内心,她有着些微木然的表情下,有了一点想倾诉的意愿。

在傍晚散步其实是一件特别容易让人感到放松的事,因为会觉得自己正处在一种很奇妙的境地里——白昼将尽,黑夜未来,夕阳缓缓西下,月亮悄悄东上,都还未分明,就这样交接着、胶着着,有一种明与静自然的调和。于是,在我眼中的傍晚,仿佛已经独立于时间轴之外了,让城市悄然变换了一种气质,不论轮廓还是质感。

2.

聚餐的大队人马稀稀拉拉往饭店走,由于离家不远,我们选择步行前往。于是,仿似偷得了一段懒散时光,我们俩坠在后面,闲闲地聊,娓娓地说。

“每天都只是读和背吗?都没有老师给你们讲解吗?”瞥一眼牵着爸爸手的彩虹糖,蹦蹦跳跳快快慢慢地走,我转头问身边14岁的女孩儿。

“没有,每天就是读经、背诵。还规定必须用手指读,背完一本就背下一本,我都背了快4年了。”

“没有老师讲解?你能自己读懂吗?”

“老师说,随着生活经历的丰富,自然就明白意思了。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愕然,觉得这有一种断章取义的曲解感,这种完全不求甚解的囫囵吞枣的儿童教育,真的合理?

“你喜欢你的读经班吗?”

“不喜欢,太枯燥了,太…变态了,除了读经背书,什么都不让做,一天十几个小时。可是我爸爸妈妈喜欢,他们非让我去,而且学费很贵,我不想辜负他们的期望。”

我在心里叹气,有一点沉甸甸的难过。

这个小时候灵俏俏的亲戚家的小女孩,这几年眼见着变得木然,变得闭塞,变得跟不上社会和时代,变得融不进同龄人的圈子。那种能让她稍感骄傲和自得的“满腹经纶”,其实也仅仅勉强包裹住了潜意识深处的焦虑和自卑,她已经没有了同龄人聚在一起那种自然平等的交流机会。

她一方面骄傲着,所谓古典文人的清高孤傲,似是而非地体现在她身上,除此之外,就没剩下什么了。普通中二学生们生活里的动漫、游戏、影视文学、物理化学以及流利的英语,似乎都离她越来越遥远。

在她的描述中,我甚至能够想象出,一个正值豆蔻的少女,在炙热的夏天,或漫长的冬日,天不亮就要起床读经的日子。屋外是瑟瑟的寒风,眼前是瑟缩的手指,耳边是抖瑟的背书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早诵晚读,不必识字、不必释义,就是背,无休无止的背书。

然后孩子和家长一起期待着,期待着生搬硬套囫囵吞枣摞在头脑中的文字储备,在五年、十年甚至更久后,变成处世的智慧,变成圆满的人生。

可能吗?

那一点点的沉甸甸就变得重一些、更重一些。

3.

读经学堂、私塾一度火遍中国,至今仍有很多父母选择将孩子送到这样的机构,在他们眼中,这的确是一个好的教育模式——既能收敛性情,又能读圣贤书,泱泱大国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东西,传承下来的学习方式,这才是人间正道不是吗?

也曾特意去看过妈妈口中殷殷推崇的某某神童,只有多少多少岁的小姑娘,在电视节目里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在各种与成人的答对中收放自如,不光没有木讷讷,甚至充满灵性,让一干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震惊赞叹,我承认也曾经有过一时的钦羡。

但天才式的个例又怎么能遍地开花,从而变成真理?

更多的读经班出来的孩子,则更像是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女孩,失去了正常向的童年,也没有读成所谓圣贤,他们迷茫、无助、不知道何去何从。

新闻报道里,有太多读经十年的孩子,最后却要付出数十倍上百倍的努力,去追逐同龄人的步伐,才能融入到正常秩序下的普通生活里。

聚餐的大饭桌上,女孩的爸爸,正侃侃而谈对时下应试教育的看法,满脸的看不惯,有一种轻易看透又顺利逃离的优越感。

“读经班怎么说也不是主流,孩子还是需要均衡的综合的知识结构。”我说。

“中国几千年历史,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么多圣贤,都是这样读出来的,都是一路读着传统文化走出来的,他们才是真的大智慧,大格局!”之后是他妻子的附和,“我们雯雯都背了20万字了,字字都是经典。”完全没有倾听他人意见的意思,突然懂了女孩儿的无奈。

价值观这个东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固守,我心里明白,说再多也不会有用了。

话题就此揭过。

4.

可对我来说,这件事的余韵还在,不那么轻易过去。我想说,这个时代和数百数千年前已然不同了,科技时代的变化这样显著,却还有一批人,以“复古者”自居,他们无视时代,无视规律,也不屑与“平庸者”为伍,不愿意随时代洪波前行,自认为有能力另辟蹊径,国学经史成为了他们的救赎。

没有人否认国学的价值,经史子集是人类思想的瑰宝,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

但以此为基础的各门各派所谓学堂私塾,似乎没有掌握好分寸,一不小心过了火,就变成了一种自我催眠。催眠自己,催眠家长,也催眠还没有足够稳定的价值观取向的孩子们。

很多人言之凿凿,为什么在古代,一代一代吟诗诵经,就这样学下来,成才成名,不都是这样学习的吗,有什么不对?这就是一种反璞归真!

但古代学子们的学习与生存环境,和现下却是截然不同的,而学习的目的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那时候,讲求“学而优则仕”,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读书学习的目的只有一个——科举取士,入朝为官。所以,那时候只读四书五经,只作八股文章,优秀者科考入仕,当了官,就是从政,是管理,是统治。

而现在呢?人工智能、精尖科技,艺术人文、娱乐审美…各领域各行业,社会大环境已早非昔日可比了。

5.

很多送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家长,他们并非无知,相反,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有更深刻的认知者占很大一部分,但这种方式如果用一种更不合时宜的方式解决,反而更像一种一厢情愿的教育幻想。

而个性化的教育机构,缺乏比较和参考,更有甚者会将错误当特色,而背后却没有什么完善的纠错机制,于是,被搭进去的代价,更多的还是应着在最需要呵护的孩子们身上。

是的,应试教育有很大弊端,很多特色教育也有着更科学更符合儿童发展的可取之处,但我们知道,适度、合理才是最重要的教育准则。教育不是一时之功,也不是只需要看眼吧前儿的这点子利害关系,而是应用更长远更宽阔的眼光,去对孩子们的需求进行定义。

作家闫红对此现象曾有这样一段评论:

罗曼·罗兰有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国学班所缺乏的,大概就是在想当然中取消了那个“看清真相”的环节。只是真相并不是你避开脸就会消失,它不在此时,就有可能在彼时出现,而新闻报道中,那些“国学班”学子的失望,是他们终于与真相劈面相逢,然而为时太晚,补救过来需要花更多的气力。为人父母者,能不慎乎?

大概做父母的我们,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最需要把握的并非“一定要去做些什么”,而是“绝不能去做些什么”吧。

任重而道远。

作者:言君,姑娘三岁半,成长在“妈妈”和“儿童文化服务者”双重职业的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