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心灵哲学”到”语言分析哲学”转向

 青岛田骏 2022-01-07

     如果两个人以上交流思想,各方只能以自己的经验、知识理解对方。比如:

     人这一生酸甜苦辣很不容易啊…!

     这个“酸甜苦辣”对于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与80多岁的老头的感受就非常不一样,尽管语言、语调完全相同。当然对于高官、平民、文盲、大学教授、操作电脑和种地的也很不相同。这是说“我”只能以自己对“酸甜苦辣”的感受去“理解”别人。

      哲学问题也差不多,当理解对方说出的真理、规律、本质…的时候,每个人也是根据自己的知识、感受去理解的…

     这类由“意识”编造出来的“思想”首先是“看不到”的,它的“肉身”只是笔画、声音、形象。这就看出,心灵之间的“言说”并没有“同一性”,一旦对方说出,听到者就以自己的理解歪曲了他者的“原意”…

     他说“我肚子很痛”,我可能说“我知道你肚子痛是很难受的…”。这句话为什么是错的?就是我无法体验别人肚子痛的感觉,其实我是以自己肚子“胀痛”体会他人肚子”酸痛”的…

     同样,后人对柏拉图一直到黑格尔的那些大概念…理念、范畴、绝对…的理解也是具有这类差异的。

    近代哲学的式微,就是心灵意识不但不能保证有效交流,最大的问题这类概念中推演距离真实的”生活世界”越来越远了。

     ”没有私人语言”,因为无法交流理解。

黑格尔以前的哲学就是这类“心灵–意识”哲学,大伙往往围绕一个概念争论起来,争论好多年,还是感觉自己理解的对。

    这个阻碍哲学进步的”拦路虎”必须排除掉。

     现象学迈出第一步,在”意向性结构”中把所有”前见”毫不犹豫排除”(悬置);

    尼采对”我在”这个最坚实的”主体性原则”发起攻击–”这是虚构的;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弃置了能指符号”指涉”外在原型,但他还是认为”声音”比文字重要,文字只是声音的补充;

    罗兰巴特一开始就怀疑”言语”(声音),他把文字视为意义无限的符号;

    福柯认为是”文字”构造了世界,言语–“我”只是一个在关系网络中一个转瞬即逝的东西;

    德里达把西方传统哲学视为“言语…逻各斯”中心论,“文本之外一无所有”,他几乎把心灵哲学概念全部“改写”。

    以上这些哲学家的著作中,几乎没有传统“心灵哲学”的痕迹,康德、黑格尔的哲学术语不见了。其中德里达的著作非常晦涩难懂,就是不再用传统哲学语言写作,如果继续使用,又陷入“在场形而上学”,他就使用隐喻、象征、图形,自己还“生造”了一些解构的语词。

     叶秀山说:为什么德里达哲学难懂?因为它不是“现象学”,胡塞尔、海德格尔再难懂,但也是现象学的,德里达不是,他的语言风格是另类的…,互文–迂回–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改写”…。

      哲学从“心灵言语”走向语言分析是水到渠成的。尽管当今还有大量的对柏拉图到康德黑格尔哲学的解读,诠释,但从尼采开始的解构已经一个世纪了。人家扔掉的东西,我们就不值得再捡回来。

     从”声音–言语”心灵哲学,转向对语言文字的解析,也就是从”逻辑空间”转向对语言符号的”破译”而走向”实证”,这个转向给我们诸多启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