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逐步缩小包围圈”的诊疗思维模式

 邱剑光层面外科 2022-01-08

日常生活给我们留下这些印象:一切都可预期。

火车和高铁的时间性都很强,基本上踩点出发,踩点到达;建高楼建大厦可以先设计再施工然后投入使用,设计时它是什么样子,做完就是什么样子;即使是发射火箭和卫星,成功率也很高;家里的电灯开关,一按就开,再按就关,没有延迟。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中。

这样的印象转移在医学上,就是人们想象的手起刀落、药到病除。

这种点对点的思维方式是直线思维模式。人们想当然地认为X一定会发展成Y。而看见Y,就认为一定有X在前面作怪。

医疗上的思维可不能那么简单,不能看到发热就说是感冒,也不能一说腹痛就是阑尾炎,也不能说一用药或一做手术病就会好,毕竟医疗直接面对的是健康或生死的大事。在诊疗上,医生最常采用的其中一种思维模式便是”从重到轻从急到缓逐步缩小包围圈“的思维模式。

这样思考,是因为有以下这些原因:

1,同样的病可以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可以有同样的症状。

2,每一个病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症状。

3,疾病无法穷尽,但医学知识和诊疗手段却有限。

4,疾病可以迅速发展,或一开始就是急症,抢救时间窗很短,无法慢慢来。

5,病原体和肿瘤是生命体,会在应对治疗的压力中进化。如果一开始不能控制病原体或肿瘤,它们会进化出耐药株。抗生素使用后的微生物失衡也会继发二重感染,即另外一种病原体的感染。

所以,在首诊,或在诊疗过程中出现新情况时,医生不会想当然地、冒然地得出一个结论,而是会通盘考虑,做一个最大的思考包围圈,先行进行系统思考、系统询问、系统检查。

比如,在门诊碰到已经到处求诊而无法确诊的疑难杂症时,按照”逐步缩小包围圈“的思维模式进行系统诊疗,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步骤和目标,不至于一团乱麻,毫无头绪,或变成无头苍蝇:

1,找到或排除严重疾病,比如肿瘤、急性栓塞性疾病、急性穿孔性疾病、急性出血。这类疾病如果错过治疗时间窗,可能继发严重后果甚至失去生命。

2,找到或排除可能导致器官丢失或器官功能受损的疾病,比如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在过去的工作中,每年都会有个别诊断为”前列腺炎“的患者来诊后经超声或CT检查,发现其实是输尿管末段结石。这些输尿管结石可以及时处理从而避免继续的肾功能损害。

3,找到或排除难以根治但又不造成明确器官功能损害的慢性疾病,比如我们常说的”前列腺炎、女性尿道综合征”等(PS:女性尿道综合征、慢性盆痛综合征等本身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个征候群)。

4,如果以上都找不到,我们的思考就不能只限于泌尿外科,而是要把视线拓展到其他器官系统后再按以上顺序依次排查。包括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超过40岁后,肌肉筋膜骨骼系统会逐渐退化。为维持躯体直立,强度下降的肌肉筋膜会发生慢性痉挛慢性缺血从而导致肩颈腰骶的疼痛。这些疼痛需要与泌尿系统的疼痛相鉴别。

5,如果经过系统诊查(流行病学、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功能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镜检、病理活检,等)均未能找到明确的疾病,则需要考虑到另一个问题,即心理问题。

现代人生活不易,从起跑线开始就被裹挟进了剧烈的竞争体系,甚至进入了现在常说的内卷。直到人生最后一刻,人们可能还在为下一代的竞争担忧。这种横向对比式的竞争,看到的主要是自己的匮乏,而非自己的成长和收获。因而,即使得到再多,走得再高,依然不能摆脱匮乏、恐惧和忧虑。这种久久不能摆脱的匮乏、恐惧和忧虑就会外化为躯体不适、恶化的周围关系,以及周围人的不良情绪。

因而,重新慢下来,静下来,象个孩童那样,为脚边发现的一窝蚂蚁、天上飞过的一只飞鸟尖叫,为长高了一公分而憧憬自己无限的未来。经常用这种纵向的、富足的、欣赏的、好奇的心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会有助于减轻不良情绪和躯体症状,也能帮助自己收获一个更好的人际关系。

医疗思维模式不只有逐步缩小包围圈的思维模式,还有其他许多的行之有效的思维模式。在不同对象、不同阶段、不同场景,也会用到不同的思维模式,比如手术中就需要采取“防御性进攻”的思维模式,或类比为”文物发掘“的思维模式,等等。在以后的写作中继续探讨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