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名著“读不下去”?怎样指导孩子读经典?今晚8点,特级教师开讲丨“阅读诊断”公益直播课

 skysun000001 2022-01-0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名著也不例外。但名著里的内容大多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和通俗读物相比,与学生有一些距离。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自己如何成为一位优质的阅读者,带学生读名著?

针对老师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中国教育报发出了征集,很快就收到近百个“读书的疑难杂症”。经过归类与分析,我们选出其中的40个问题,汇集成7节课送给各位老师!



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而言,语文课本只是滴水,课本之外则是浩瀚的海洋。作为教师,我们渴盼打破课本的禁锢,带着孩子们跳出题海、畅游书海,提升读写能力及语文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根基。

图片

时间:1月8日晚8:00

讲师:刘笑天

刘笑天,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报2020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中语文教学十佳教师,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市政协委员;民进济南市委常委。《山东教育》编辑,山东省教科院兼职教研员。

直播简介:

有些名著距离我进现代社会有些遥远,其中一些句式语法和词语让我们有些读不懂,所以更加没有耐心去读,怎么办?可以用简缩本、白话本替代吗?今晚8点,你能找到答案。
读书不是清高事,
对待读书最好抱着一颗平常心,
把读书融入生活,
当成一种日常的方式。
教师读书要不要“太专业”?
直播前先来看看刘笑天老师怎么说……
如果以“读书”的纯粹意义来衡量,现在许多教师不读书,或者只读和自己教学相关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那他们究竟还算不算“读书人”?

还有一种情况更具有代表性,相当一部分教师只读和本专业有关的书籍、文献,为了自己的教学、研究、课题,甚至焚膏继晷、呕心沥血,或者旁及和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等书籍。

中小学教育做什么?三条:一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三是养成读书的习惯。

我们培养的是人啊,不是知识的容器。我们总在感慨培育出的人才缺少创造力,最可怕的在于缺少人的本性——善良、智慧、悲悯、阳光、理性、勇于担当、富于理想精神,或者像孔夫子所言“不惑、不忧、不惧”。除此之外,最好是多一点趣味、多一点情怀、多一点境界。从哪里来?从读书中来。

其实校长和教师在专业书籍之外,应该多读一点闲书,多读一点无用之书,然后才能培养出一个个有趣、尚美、率真的赤子,如卢梭所言,让学生在成人之前“像儿童的样子”。

时至今日,即使高校文史专业的教师也不一定通览那个“真正之最低限度”书目中的著作,更遑论中小学教师,更不用说读点“无用”之书了。教师读书,可否不如此“专业”——为了教育,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


责任编辑|李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