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足三里看皮穿支针法

 出租车99 2022-01-08

皮穿支针法,是对每一次扎针,都非常清晰的明白症状、诊断、诊断依据、针具、针刺方法、针尖走向、针尖路径上的结构、产生的生理效应、治疗机制等诸多内容。

正因为如此,皮穿支针法才简单易学,完全可以普及到一般人。特别是针对皮穿支点去扎这一个操作。但是,皮穿支针法并不是仅仅对着皮穿支点去扎的那么点内容。

 当然,如果文字是以不懂医学的非专业人士,我一般就只讲皮穿支点的针刺。但是真正的临床处理疾病,完全不是这回事。

很多人要讲皮穿支针法内容。太杂了,我一时半会还不知道该怎么给不懂医的人讲。

恰好有一篇文章可以利用这一个来讲解医学皮穿支针法如何看待足三里。发表在针灸杂志上的,孙千惠写的关于国标足三里定位取穴之我见一文。对比这一篇文章和皮穿支观点,就非常清晰。

文章中提到: 

足三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GB 12346-1990)中的定位是: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中的定位是: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注:在胫骨前肌上取穴)

 当膝关节处于不同角度时,犊鼻穴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将犊鼻作为基准点来取足三里,其定位也会随着体位的改变而发生相应位移。但如果在国标中加入屈膝90°来限定膝关节弯曲的度数,那么对于膝关节不能随意运动的患者也不适用。所以有必要探索出一种不受膝关节弯曲度数影响的足三里定位方法。通过解剖标志进行腧穴定位是一种准确的定位方法,根据杨甲三先生的取穴经验,可以以胫骨结节作为不变的骨性标志,参考其进行纵向定位,即在胫骨结节下一横中指处取足三里,这种取穴方法已经在临床和教学中应用了几十年,简便又准确这充分反映了杨老的临床经验,没有以寸数来定足三里,而是强调根据胫骨前肌丰厚程度的变化来确定足三里的定位。因此,处于绷腿的姿势时,足三里位于胫骨前肌头部最高点处。

在足背伸的状态下,足三里穴外会呈现一明显的沟形凹陷,即所谓举膝分易见也。且王冰在《素问·针解》注提到:“在膝下三寸,胻外两筋肉分间。极重按之,则足跗上动脉止矣”

来自临床的宝贵经验,即见缝插针”“三边三间取穴法

通过现代解剖学可知,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穿行着胫前动脉,足背动脉从胫前动脉分出,挤压则会出现“动脉止”。对于两块肌肉痉挛引起的动脉止而足背发凉的患者来说,可以针刺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的缝隙来刺激肌筋膜,从而降低肌张力,减少对于血管的挤压,改善血液循环。楼新法等通过解剖发现针刺足三里,于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直刺进针时,可刺中腓深神经一级小分支和胫前动脉的血管支。伍晓鸣等也认为足三里的“得气”位置主要集中在胫骨前肌深层及与趾长伸肌相连的筋膜处。因此,在处于“低跗”即足背伸的体位时,足三里位于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

 这篇文章看完之后,发在共学群里,共学群里马上有人亲身体验了一下,认为文章的观点很对。 

图片

我读了读文章,感觉作者不看人体解剖,用一种“从文献到文献”的方法来研究取穴,实质是太厉害了。因为太枯燥了,反正我做不到。

穿支针法角度来说,历史上足三里各种取法都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一个区域皮穿支非常多又非常细。如图 图片

这些分支都是胫前返动脉,不是胫前动脉,的分支。用机器都听得到。而且针刺时候,都有针感。

因此,足三里一个是一个胫前返动脉的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同其他穴位相比,血管来源可能不是一个源动脉,但也有可能是一个源动脉。因为人体发育时候,会有变异的。血管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变异。

从某一个角度看,足三里周围的穴位的皮穿支,都是处在两个源动脉的交界处,都可能来自两个源动脉的。比如窦鼻穴可能是膝关节下外动脉的终末支,阳陵泉有可能是腓动脉的分支,上巨虚可能是胫前动脉的分支。如下图,如下图:

图片

此图血管特别粗大,说明在灌注的时候,压力比较大。因此已经不能分辨分支是从哪来的了。只能说明这里有一个血管在走行。所以,要是以血管为目的进行针刺,就需要听到某一个具体的皮穿支分支。

那么皮穿支针法又怎么在足三里区域内选取针刺点哪?取穴一般来说使用同经、同构、同胚的原则。具体使用来说,

足三里中医认为全身重要穴,主治广泛。包括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

根据足三里的解剖,可以把以上症状分为以下使用原则:

1、          病人有胃肠症状,目的是让胃肠道蠕动有力而规律,提高消化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排便;针刺时候,选择靠下的分支,肌肉多的部位,深度深一点,刺激到胫腓骨之间的筋膜。按照中医理念就是脾主肉、脾胃相表里。

2、          如果有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或者发热、轻度贫血、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就靠近胫骨外侧弧度的部位听取,针刺时候尽可能到骨。因为胫前返动脉有一个进入胫骨近端的骨膜支,可能这一个骨膜支能够改善骨内血管血流。在上图的数字5处可见进入骨的分支,。刺激这一个数字处的血管,就会影响骨的血运,骨内干细胞、血小板成分较多,因此或许能够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可以改善心功能,增加血液细胞的数量,改善血液能力。

3、          如果是膝关节周围疼痛以及其他部位疼痛,可以以皮穿支为中心对筋膜进行分刺,分刺进行膝关节的活动,或许可以调整筋膜的紧张度。皮穿支点是在筋膜上胚胎发育形成的孔洞,此处筋膜交叉分布,多层结构。或者是一个筋膜的关键位置,因此,在听到声音的筋膜处用针来固定,并指导病人活动,或许对筋膜有一定的牵拉作用。

4、          如果患者是情志病,用最细的0.16的针微刺皮穿支处,产生轻微胀感即可。

 同时,皮穿支针法,并不一定是针,也可以是别的刺激方式。比如捶打、按摩、拔罐,甚至牙签。比如昨天有一个人腰痛,就在阳陵泉处用牙签扎,扎了二十分钟,也就是不那么疼痛了。如下图的聊天对话记录。当然,具体什么情况更合适,那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图片

图片

继续往下延伸,皮穿支针法,就不仅仅包括穴位的精准定位和解剖与手法的精确操作,还包括选穴。选穴可以分为辨病、辨经、辩证三种思路。辨病以局部微循环改善为主,辩经以代谢环路流动作为主要思路。这两种结合就是局部取穴为主,远道取穴为辅,依据经脉循行、经脉病候特点而取穴。,辩证则是分析病因、病机、传变,分析西医的生理、病理、药理来综合治理,这一个阶段就可以包括了中药。当然,我才疏学浅,伤寒论等都做不到。

因此,我希望更多的中医高手加入到共学群里来。如果没有武器,可以加入讨论群。

群号在这一篇文章里科学技术是一个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