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就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 幼儿园课程整合性原则是指课程系统中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以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效益。 2.整合性原则意义 ▲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才能发挥整体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相互联系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t和学习效率。 3.落实整合性原则应该注意 (1)课程整合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整合是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发挥课程在育人方面的最佳效益。 (2)整合的内容和形式。 ①观念的整合 教育观念的整合,是先导性的整合,只有充分整合各种相关的观念,形成一种与教育整合有关的观念的体系,才能有效地进行整合——形成整体的教育观念。 ②目标的整合 要考虑什么样的目标才是最有价值的?什么样的目标才是最有可持续发展价值的? 学前教育目标宜以综合形式陈述,不宜划分过细。要选取一些关键的核心目标,使之形成教育观念。比如,培养儿童的主体意识,塑造儿童的人文精神,发展幼儿的完整人格,等等。将细小目标有机综合为整体性目标,这更有利于儿童健全发展。 目标的确立不要以具体知识点、事件、技能为表现,而应以综合的观念或观念性问题为目标,以形成儿童全局性观念、认识态度、情感态度、个性倾向等。诸如使儿童建立这些观念:人与人、人与自然必须相互依存,人要学会自我保护与发展,个人与整体不可分,人应该认真、诚恳、文明,等等,这些观念的初步建立,其价值远远大于具体的琐碎的知识、技能。即是说,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人,使人形成一些“精神”。 ③内容的整合 幼儿教育的整合最终总要体现在内容的整合上。课程内容的整合是以目标的整合为前提的。教育内容整合的主要表现是使同一个领域的不同方面的内容、不同领域的内容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甚至可以突破领域这一内容组织形式。 内容整合的形式:领域内的整合,如数的组成、相邻数;领域间的整合——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超领域整合,如网络主题课程、单元课程。 应该注意的是:任何形式(分科、分领域、分主题、分单元)的整合,都存在整合与割裂的问题。我们要权衡其中的利弊,并注意进行适当的“整合补尝”。 关键是心中要有一个“整体目标意识”,不管你是分科还是分领域,还是主题网络的方案教学,不管你开展什么教育活动,每一项教育活动都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活动,在“整体目标意识和观念”的指导下,组织和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内容整合过程中应注意: ▲内容整合的线索:生活事件、领域、文艺作品、自然变化、学科。 ▲不要人为地忽视教育活动的某些价值。 ▲尽可能地让孩子感受到事物是联系的。 ▲注意活动的连续性,不要人为地割裂活动的前后联系。让幼儿兴趣和活动自然地生成,不该意地按“课时”去组织,也不要刻意地去让孩子生成。有兴趣可以继续。 ④幼儿教育资源的整合 幼儿教师:优势互补 幼儿:不同性格、气质、家庭背景 幼儿家长:影响幼儿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家长教育经验交流。 社区:城乡、人、事、文化景点 环境:教育性、效率性、经济性。 ⑤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 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可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经验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进行,但较为重要的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进行的整合。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需要教育实践的经验,需要对幼儿活动水平的洞察能力,需要教育活动组织的应变能力。对教育活动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是确保教育整合取得应有成效的关键。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是提高教育的成效为目的,避免方法、形式和手段的单一和刻板。 ★★★★★★★★★★★★★★★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发出过许多专业的声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