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的智慧——老师家长学生,知道汉字的内涵就不会写错别字了

 翠竹明月 2022-01-09

第四集 华夏心灵

(一)字

“字”:一个小儿醒目地站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它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一个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能够承担起沟通永恒祖先和无尽未来的使命。

文章图片1

(二)汉字与农耕文明

金文中的“夏”字,它的样子就像一个徒手光脚的人在田地里劳作,它的本意是指代远古,生活在黄河流域和中原一带的居民,也许他们以农耕见长,而用“夏”字表示季节,则是西周时期的事情。

文章图片2

“冬”:同“夏”字不表示夏季一样,甲骨文中的“冬”字,也只是表示一件事情的终了,就像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也就是终结的意思。到了西周时期的金文中,先民们把一个“日”字包围在绳索中,阳光不再温暖,寒冷的冬天降临了。

文章图片3

“时具四季,简称春秋”,咱们是农业国家,春天祭祀,就是希望好好地种下去,要好好的生产,秋天获得很多。人们都知道夏热冬冷,对生活感觉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所以说,一年就只提春秋,不提冬夏。

借助考古学,我们只能辨认出先民们农耕生活的大致轮廓,但是当汉字成群结队地在甲骨文上显现,当汉字呼朋引伴地在尊贵的青铜上现身时,情景便完全不同。

绘声绘形的汉字,使我们能够以真切的方式,面对远古先人的农业生存。'力”和“来”是两种原始的木制农具,由于材质的关系,经历千年之后,实物荡然无存,汉字的字形清楚地显示出,这两种农具曲柄的前头分叉,义的上端有一块横木,大概是踏板,用脚使劲踩着,可以增加破土的力度。

文章图片4

在工业文明的曙光照耀中国大陆之前,华夏儿女为什么没有感受到生存压力呢?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和先民们生于兹,长于兹,葬于兹的黄土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这块养育了自己和儿孙,埋葬着祖先,最终页将埋葬自己的土地,华夏先民倾注的绝不仅仅是汗水,而是一种近乎神圣的情感。

于是甲骨文中,艺术的“艺”字,恰恰就是一幅农人栽培苗木的图案。

文章图片5

数千年的农业栽培生存塑造了华夏先民的意识,在他们的观念中,最“香”还是粮食,

文章图片6

种地才是“男”人的本分。

文章图片7

成熟的庄稼是最“秀”美的景色,

文章图片8

而将粮食收回家,就算过了一“年”,

文章图片9

甚至连“周”和“秦”这样伟大王朝的名字,都起源于耕田和农作。

“周”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田地加上一个“口”,那么实际上就是表明的周围,表明国家的一个范围。这个国家是以田地为核心的周围的边界是子弟的意思。

文章图片10

而那个“秦”字,更像一个会意加上象形的文字,这个字就的说,上面是两只手拿着一件杵,底下是两株谷物,表示成熟的稻子。

文章图片11

(三)人与自然

自然界是神秘的,自然界也是神圣的。甲骨文中的“人”字,被刻画成了这幅毕恭毕敬的图像,这正是华夏子民在包容一切的上天面前应有的之姿态。

文章图片12

天:“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人可以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的过程中,体会“天”的好生之德。

文章图片13

“天、地、人”就这样相互依托,而又各自独立地存在着。这种辩证关系成为后世华夏子民建立人与自然,甚至是人与人之间伦理秩序的支点。

(四)家族

这是甲骨文勾勒出来的亲属关系图,同“子”字所代表所有的孩子一样,“祖”是所有一切男性祖辈的统称,“她”是所有一切女性祖辈的统称,“父”字既可以是亲生父辈,也包括佰父叔父,“母”不仅指生身之母,姑姑,婶婶,姨姨,舅妈,都称“母”。而平辈人,只要有血缘关系的,不论远近,也不论男女,都统称为“兄”或者“弟”。

很小的家庭,都不能够独立地从事农业的劳动,因为生产工具落后,一旦碰到天灾就不能抵御,所以需要一个比较大规模的耕作组织来进行农业耕作。所以当时的平民,最基层的社会下层,生活的组织也是比较大的。

这就是甲骨文中的“族”字,字形的上半部分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旗帜下的箭表示武装,这个字形象地表明,“族”既是一个血缘团体,又是一个生产组织。

文章图片14

不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居家过日子,都必须有一定的规矩,那么家里的规矩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甲骨文中的“父”字,父亲的大手中举着的究竟是木棒还是祖先的象征物,至今专家尚有争议。但无论如何解释,“父”字所代表的权力和威严却是不容置疑的。

文章图片15

(五)家

父亲壮年时,他可以利用手中的刀斧权杖,对外保护家族的安全,对内维持家族的秩序。但是当这只大手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虚弱的时候,家族靠什么来维系呢?我们必须指出,每一种文明的后来者,都是踩着野蛮人的生存路径,从野蛮走向现代的,即便以伦理道德自傲的中华民族,也不可避免地经历过一段痛苦的心路历程。因此在汉字中,留下了令人触目惊心的踪迹。

“弃”就是手拿了一个簸其,上面一个孩子,把他扔掉了。

文章图片16

“微”因为跟那个“老”字差不多嘛,有一点相近,就以为这是“打老”。

文章图片17

因为有一个观点就是古代养不活人就是要“弃子”,也要“弃老”,就是把老给搞掉。这个现象在有些社会,古一点的也有这个风俗,就是重年轻的,嫌弃老的。

生存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将弱者,老者抛弃,减轻负担,这是生命遗传的自然选择。在人类历史早期,绝大多数民族都有这样的传统。那么,中华民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告别这种野蛮的陋习呢?

在陕西出土的一件西周青铜器,有一个和老人有关的图像,一个孩子搀扶着一个柱着拐杖的老人,这就是数千年来温暖了无以计数的中国家庭的“孝”字。

文章图片18

早在两千九百年前,先民们已经用当时最贵重的金属,将这个字熔铸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殿堂,“百善孝为先”。我们的社会道德才充分地发育起来,成为作用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品格。

(六)国

在中国古代,“家”和“国”从来就没有明显的界限,国君往往要承担大家长的角色。

这是甲骨文中的“国”,不论“口”在哪边,它的用意义都很明确,武装保卫自己的族人,

文章图片19

而一个国家的最高首领——“王”,说白了,就是在战争中最勇敢的族长。所以在甲骨文中,用一把比父亲手中的权杖更为张扬的战斧来表示。

文章图片20

有君就会有臣,这是甲骨文中的“臣”字,一支竖起了的大眼睛,按照郭沫若先生的解释,“臣”字最近初的意思是指奴隶,眼睛竖起了是表示诚惶诚恐,心惊胆战的样子。这种解释可以从另一个古老的汉字中,得到一些印证,一支大眼睛被尖锐的锥子刺瞎了,这个符号就是今天的“民”字。

那么“宰”呢,一般在西周的金文里面,大多数的情况下,他是一个大管家的意思。这如同小家庭是大家族发育分化的结果一样,后来王朝的各种官制也是从管理家族的各种职能中发育分化而来的。在甲骨文中,宰相的“宰”字,是表示屋子的符号下,一个“辛”字。“辛”是一种刑具,用来在脸上刺字。“宰”字的意思,就是一个脸上刺着字,干家务活的奴隶。在商朝时,“宰”逐渐变成了家臣之长,这种职能一直延续到周代。在《周礼》中,“宰冢”虽然位列百官之首,但是在他的下属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是负责皇家饮食的官吏。

这是金文中的“保”字,一幅男人怀抱孩子的图案,这样的情景在今天仍然随处可见,从这个字的字形中可以形象的看出,“保”这个官职对于幼王天下的责任。

文章图片2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和同为一个大家庭,周王是上天派来管理人间的天子,而对待天下的公共道德,都来源于一个血缘家庭内部,对待自己长辈和孩子的态度。

商是讲究鬼神,以前直接商王说了算。但是到西周不是那么迷信,敬天而离鬼神远之。它的一套礼乐制度推广到全国各地,维持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时期。

一个西周王朝竟然统治了三百年之久,这在数千年前是整个人类史上仅有的政治成就,依据血缘关系和伦理价值,西周的缔造者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登峰造极的政治范例。无论在统治模式上,还是在王朝形态上,都成为令后世仰望的样板。尽管秦、汉会以“郡县制”替代“分封制”,会以“法制”来改善“人治”,会以更细腻的制度来强化和丰满社会的管理能量,但是后世君王和有识之士们的所有理想都在于一个王朝秩序的天长地久、百世千年。

(八)教化——“知书”才能“达理”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公元前五世纪的一天,孔子的学生向老师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回答:“必须先从'正名’开始。”据文字学家考证,孔子当时提到的“名”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字”。按照这种理解,孔子所说的“正名”实际上就是要把每一个汉字的内涵分清楚。那么,治理国家和汉字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

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孔子专门解释了至高无上的“王”字的含义。孔子把“王”解释为“天、地、人”,中间通过一个“竖”把这三者连通起来,这种解释在我们今人看来完全是望文生义。

有人说:如果孔子看到甲骨文中的那把大斧头,就不会作出这样的解释了。究竟孔子见没见过甲骨文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使孔子看到过那把斧头,他也依然会作出这样的解释。因为到了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汉字已不仅仅是单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本身就是价值,就是美和丑,就是好与坏。

孔子跟周代其他人的心中所想的一样,这些人都认为:原来尧舜、商汤、周文周武时期是理想的社会,而他们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是矛盾冲突贯穿整个时代,所以他们面临的任务就是恢复那个尧舜汤武的时代。为了解决这种国家、社会的危机,因此孔子就主张“复礼”。

然而这个奢侈的梦想如何才能化为现实呢?武力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知书才能达理”,只能靠锲而不舍的教化。

在孔子看来,前人已经建立过令后人难以企及的理想社会,所以如何创建那个理想社会的道理都隐藏在先人们留下的典籍里,只不过这些典籍在流传的过程中已经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只要还它们以本来面目,就能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名正才能言顺,言顺才能事成”,终其一生,这位被后世尊称为“儒家创始人”的圣人“述而不作”,没有创作过一本属于自己的著作。在教书育人之暇,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来修订先贤书籍中被篡改的文字上。

“仁、义、礼、智、信”,大写在龙的土地上,成为永世高扬的精神旗帜,成为所有高贵者和低贱者、贫者和富者、农人和学者共同信守的价值规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限制地接近追求是人的心灵和社会道德一个没有尽头的奋斗目标。在这个路途上,一个文明的伟大实践者,无论和风细雨,还是慷慨激烈;无论名垂青史,还是默默无闻,数千年前仆后继、生生不息。因此,有学者认为,西方文明比较而言,是外在追求认知和利益追求的文明,而中华文明,才是内在追求心灵和道义高度的文明。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在人类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留下了丰厚、杰出的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