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必不少人在练字的过程中产生过这个疑问: 为啥我就写得不好看? 为啥明明水平接近,但人家写出来就是比我好看? 大概率是你写字的时候,忽略了楷书的一般结构规律。 让我们来举一些例子: 


如此对比,大家说说,你觉得左边这列好看,还是右边这列好看? 
当然咯!这毕竟是古人千锤百炼的结构规律嘛! 汉字从篆书演变为楷书,至少经历了一千多年。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汉字的结构逐渐由篆书和隶书的平稳,转变为楷书的左小右大的特点。 
在汉字大量的偏旁中,居左偏旁与居右偏旁的数量之比大概是6:1。 而“左小右大”的规律却是普遍存在的。不光是左右结构的字,就连独体字、外框字、半包围结构的字,都在这一规律的“领导”之下。 不信,我们举个栗子。 
这组字,有三边围合,或四边围合,算一个类型,它们整体常左收右放。 
注意观察,它们所有的横画都不平,会微微向右上倾斜。结构左低右高,上檐是斜的。 
而他们的下檐,也是斜的,上下都斜,合在一起自然左小右大。 

上排是左右同形的字,左小右大,左边像弟弟,右边像哥哥。 下排是左右对称字,也是左收右放,上檐上斜,下檐下垂。 

带斜钩的字,右边的斜钩如同一把长戈,纵展有力,上下舒展。 而带竖弯钩的字,右边的竖弯钩如白鹅浮水,悠远舒放,左边的撇画则轻轻收住。 

而像图中有纵展、长长的一竖的字,它们的长竖往往都在字的右方。 一字中如果有多个竖画,我们通常会把左边的竖写短小些,右方的竖则较长: 
这是我们遵循的“右为大”的秩序。 在书法学习时,许多人只知道“应该这么做”,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却少有人提及。 话都说到这儿了,不如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秩序。 
我国自古有左吉右凶,左阳右阴,左尊右卑的观念。 拿“桃园三结义”举例子,结拜时,也是二哥关羽在左边,最小的张飞居右。 
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从我们观众的视角来说,老二反而是在右边的。 而这种方位参照物的变化,也成为后来“右为大”思想的源流。 实际上,咱们书法中的“右为大”的本源依旧是“尊左”。 对于汉字而言,我们的视角看到的字的右边,对于汉字本身来说,实际上是它的左边。 
透视的基本原理是近大远小,离得近的物体看起来就大。我们拿“日”字举例。 
这个字,左竖短且细,右竖长且粗,整体左小右大,看起来就好像这个字的右边,离我们更近一些一般。 书法家运用透视原理,把这个字写成这样的形态,字便从平面被拉成了立体,形态也丰富了起来。 向上的横线,总能给人积极的、昂扬的心理感受,而向下的横线,总给人消极的、低落的心理感受。 不论是人生的成长、还是国家的发展,都讲求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我们的汉字左小右大,左收右放,与我们的心理价值需求一致。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编著有《硬笔楷书基础教程》《天津朱君夫人鲍氏墓志铭》《写好硬笔字的123次课》《硬笔楷书训练字帖》《写给孩子的古诗词》等 刘半之作品(部分): ▲点击查看大图 各位书友们,留言区里分享: “你还知道哪些右为大的例子? 还想听我们的书法名师聊哪些书法相关知识呢?” 欢迎在留言区跟大家一起交流 抽取3位走心留言,免费寄送:刘半之老师亲笔手写书签1张,祝书友们新的一年顺心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