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四逆汤——头外伤厥证,少阴证鼻衄,咽痛齿衄,喉痹、喉癌

 平安健康LZJ 2022-01-10

图片

72头外伤厥证——易苣荪医案

救逆——耗血阳虚,误服阴药

陈村欧玉心之妻,误触头部,微伤已愈。惟是流血多,体气不强,胃气亦弱。诸医俱以隔靴搔痒之药与之,日甚一日。有以六味地黄汤加入清润之品与服者,是晚头眩汗出,四肢厥逆。三更时邀余诊,意在定其死于何时也。见其闭目卧床,衣履一新,环俟榻旁者有20余人。余诊之,脉甚沉微,索纸书其病变之由:“因去血误治而阳虚,因阳虚多服阴药乃至阳脱”云云,振笔直书200余字,拟方为四逆汤。

次日复诊,举家大喜,言:“病已卧床10余日,不能成寐,昨日服药已即得安睡。今早可自起盥漱,顾此不啻仙丹之药,何以仅三味也?”乃再与真武汤或理中加附子,可六七剂已能行动。自是余之医名大噪于陈村。《近代名医医话精话》

论:头眩汗出,四肢厥逆,脉甚沉微,这是脾胃亡阳之象。四逆汤,暖脾胃以回厥逆,起经脉之沉微,降厥阳之上逆。这是典型的辨证论治。

   而本案病因是误触头部,此就是头部外伤,头破血流者,就气厥而外泄,血失气敛而不归经,而发厥逆证,然后就是中气不降,流血不止,则阳气上泄不止,则变为亡阳之病机,四逆汤,温中降逆,则胃气下降,肺敛而血降,自然归经。

    备注:本案与作者,不是火神派医案,把此案排序在此,是因方便学习头外伤而发厥逆的病理。

73头外伤厥证——范中林医案

少阴证舌强——脑震荡后遗症

王某某,男,60岁。内蒙古某厂干部。病史:1970年末,在架设变压器时,被钢丝绳撞击头部,当即昏迷约8分钟,急送当地某某医院,诊为“急性脑震荡”。约一月内均处于意识模糊,吐字不清,口角流涎状态。其后仍觉头晕、头胀、恶心、呕吐、畏声音刺激。经治疗两月,上述诸症有好转,但严重失眠,且似睡非睡之状,持续7年余。头左侧偶有闪电般剧痛,发作后则全身汗出。1976年5月开始觉舌干、舌强,说话不灵,下肢沉重,后逐渐发展至左上肢厥冷麻木。到1979年2月,出现神志恍惚,气短,动则尤甚,纳呆,病情加重。同年11月内蒙某某医院诊断为“脑震荡后遗症”,转北京治疗,于1980年1月3日来诊。

初诊:舌强,舌干,难以转动已三年余。尤其晨起为甚,须温水饮漱之后,才能说话,舌苔干厚,刮之有声。纳差,畏寒,左上肢麻木活动不灵,下肢沉重无力,左肢较甚。七年来双足反觉热,卧时不能覆盖,否则心烦不安。步履艰难,扶杖可以勉强缓行数十米,动则喘息不已。小便清长频数。面色黄滞晦暗,眼睑浮肿,精神萎靡。舌质暗淡少津,伸出向左偏斜,苔灰白腻,脉沉。此为少阴阳衰阴盛证,以四逆汤主之。处方:制附片60克(久煎),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二剂。

辨证:此例脑外伤,酿成后遗之证多年。来诊时,神靡,恶寒,内寒外热,四肢沉重,舌淡,脉沉,一派少阴阳衰阴盛之候。陆渊雷云:“少阴病者,心力不振,全身机能衰减之病也。”患者头部受重物撞击,长期失眠,纳呆,甚则神志恍惚,肢体麻木,迁延过久,必致全身机能衰减,心肾阳气俱伤。盖头为诸阳之会,舌为心之苗。心力不振,肾阳衰微,津液不能上达,可引起舌强难言。证属少阴寒化,阳衰阴盛,即投以四逆汤为治。

二诊:11月7口。主诉:服完一剂,半夜醒来,自觉舌有津液,已能转动,遂情不自禁,唤醒陪伴说:舌头好多啦,我能说话了!起床后,下肢沉重感亦减轻。服完两剂,舌强、舌干、转动困难之症显著减轻。守原方再进五剂。

三诊:1月14日。舌强、舌干进一步好转。左上肢麻木、畏寒减轻。舌根部尚有强硬感,仍稍觉气短,眼睑浮肿,食少寐差,舌淡苔白。少阴寒化已深,又累及太阴脾阳衰惫,以四逆、理中合方加减为治。处方:制附片60克(久煎),干姜30克,炙甘草2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桂枝10克。五剂。

四诊:1月21日。舌强、舌干已愈大半。可离杖行动,独自登上四楼,左上肢凉麻消失,摆动有力。双足已无发热感,夜卧覆被如常,寐安,食欲增加。以上方加上肉桂10克,增强益阳消阴,峻补命火之效,再进五剂。

五诊:1月28日。患者精神振奋,诸症显著好转,要求回家过春节。为巩固疗效,嘱其原方续服十剂。

按语:此例虽属外伤,但其主证,已不在外而在里,属少阴寒化。外伤可循经入里,伤科亦能从内而治。《伤寒论翼》云:“仲景治法,悉本内经。按岐伯曰:调治之方,必别阴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又云:“仲景约法,能合百病”。范老在临证中,对于某些外科疾病,亦遵仲景六经学术思想,扩展加以运用。抓住六经主证及其变化,内外相参,立法处方,外伤每随之迎刃而解;或配合外治之法,常获捷效。《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评析:此例虽属外伤,但其主证,已在里而不在外,属少阴寒化。外伤可循经入里,从内而治。范氏遵“仲景约法,能合百病”之论,对于某些外科疾病,亦按六经主证及其变化处治,外伤亦迎刃而解。范氏认为“口内少实火',如此舌干舌强之症,不用一味阴药,即或投理中汤亦弃掉人参,足见范氏认证准确,心有定见。《火神派医案全解》

论:本案竟然没有用一点活血化瘀药。全部都是四逆汤加减,就治愈了。为何?此就是厥证。头伤之后,以致气厥不降,厥则中气不交,阴下陷则足发热。四逆汤,建中回阳,治中气之厥,阴阳各复其常,则病自愈。

    上面的医案,有一外伤,导致头破,血流不止。也是厥证,也与本案相同。

74头外伤厥证——李可医案

本案为癫痫,用破格救心汤——作者就以李可老中医名义

河南一个40多岁的妇女,有个男孩,13岁,生下来后由于脑部受伤,诱发癫痫,严重的时候一天三十到四十次,折腾的孩子命都没了一半儿。哪次发病都让当父母的疼得心都碎了。后来听说北京某医院有一种进口新药,可以治这个病,就大老远带着孩子跑到北京把药买了。医院说,这个药可不安全,最好住院使用。你说这医院也真有意思,不安全你进它干么,用它干么?这一家人十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名院名医都看的差不多了,哪还有钱住院?就把药带回旅店给小孩儿吃了。这下可不得了,药刚下去,孩子就突然昏迷,四肢冰冷。当妈的一急,把孩子抱回买药的医院抢救,结果医院也没有办法。您说这医院愁人不?也是巧了,做母亲的也买了《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想起书上记载的破格救心汤,按大份儿去药店抓了一份儿,求旅店的人给她找了个电炉子把药熬好,给孩子一点点灌,看能不能醒过来。当然,这之前,他们完全不知道李可是何许人也,就是看书上记的方子挺神奇,能治垂死的病,迷迷瞪瞪就给孩子喂了。

结局是什么呢?当然是Happy ending,孩子救活了,当妈的那个高兴哟,不但把孩子救活了,还有一个附加礼物--小孩儿13年的癫痫再也没有犯过。

为了答谢恩人,全家人找到出版社的电话,想知道李可的地址,寄些钱过去。李可知道后,没让出版社说,本来就不富裕的人家,哪能要人家钱,再说,之前这事儿,李可一点不知道。《捍卫阳气不生病》

论:本案之妇,就抓住了破格救心汤的重点,能治垂死的病。这个点,即突出了破格之方名,又正中了垂死之病机,所以救了孩子一命,并从此康复。自学中医,是多么重要,只是读一本书中最先开头的一个方,就创造了奇迹。就让所有的医院和所谓的进口药,颜面扫地。

受伤之后,气厥不降,就会中气不降,然后中气升降失调,与伤口之气厥,形成互为因果,气不归经,不能复常,则反复发作,中气越虚,则癫病加重,直致中气亡败。应是此理。

厥阴藏血,而用肾阳,水旺阴寒,脾胃中虚,阴阳不交,则发厥逆。反之,阳在上而根于阴,头为一身诸阳之汇,头伤血出,则阳厥不降,厥则中气不交,此病即成。中气不能复其升降,则厥逆时发,而无愈期,即是此病之理。如人头受伤而病昏厥,就是气厥不降。

备注一下:破格救心汤方义,在下面李可老中医医案。另外头部外伤,致发癫痫者,还有岳美中老师医案一条,医案在柴胡加龙牡汤方中。可以参考,对比一下本案的四逆汤证,二者有何区别,如果合方四逆,是不是效果更快。

75少阴证鼻衄——范中林医案

刘某某,男,5岁。成都市某厂职工之子。病史:1948年春,其父背来就诊时说:“小儿一人在家,中午忽发现他鼻出血不止,倦怠无力、躺在椅上,面色苍白。曾频频用凉水冷敷,流血反而加剧,急请范老诊治'。

初诊:患儿精神萎靡,四肢逆冷,唇舌淡白。此为少阴寒证,阳气衰微,不能摄血,阴气较盛,势必上僭。徒止血,岂能止?法宜壮阳驱阴,温经摄血。急投四逆以救其里。处方:天雄片30克,炮姜30克,炙甘草20克。一剂。

嘱急火煮半小时许,先取少量服之;余药再煮半小时,续服。

患儿父亲将处方拿回家中,其母见之,大吵大闹:“从古到今,未见鼻流血用干姜附片!',其父仍坚持服用。一剂未尽,血立止。傍晚,患儿在院内玩耍如常。

按语:鼻衄一证,现代医学认为,鼻腔疾病与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祖国医学认为,与肺、胃、肝、肾等脏腑,关系尤为密切。通常外感风邪,肺郁化热;过食辛辣厚味,胃火上逆;暴怒气逆,肝火妄动;肾阴耗损,虚火上炎等等,均可热伤脉络,迫血妄行,治则常以清热凉血为主。但临证确属虚寒,因血失统摄而致衄者,亦非罕见。后者若误用凉药每成偾事。范老对虚寒型鼻衄,治验颇多,今选两例,以资参考。《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论:中气虚寒,气厥不降,则气厥上泄,而升逼营血,所以鼻衄。重点,虽衄是血,而实为气厥不降之象。不要以为,衄血者,是为亡阴,此是亡阳,阳气外泄,血随之外亡也。本案如同岳美中医案,用甘草干姜汤治疗衄血,是一样的情况。

图片

76咽痛齿衄——李可医案

牛某,男,50岁,因齿衄年余不愈而求治,近1月更增咽部干痛,痰多味咸,口干而不欲饮。食纳如常,偶见嘈杂泛酸。近2年异常发胖,体重增加10kg,反不如过去精力旺盛。动则气喘,夜多小便,膝冷,脉沉细弱,舌淡胖有齿痕。牙龈色暗,血污满齿日轻夜重,一觉醒来,满口黑紫血团。咽喉干痛,舌不能转动。曾用大剂量维生素C、六神丸,出血、咽痛有增无减。脉证合参,审为命门火衰,少阴真寒证无疑。因胖为湿盛阳微;痰为阴邪,味咸为肾虚水泛;日轻夜重,为阳不胜阴;喘为肾不纳气;咽干痛不肿不渴,乃因肾脉循喉咙,系舌本,阴寒过甚,逼下焦真火浮于咽喉要道;其齿衄从发胖后始见,齿为骨之余,骨乃肾所属;血属阴,必得阳旺始能统摄而循常道,阳衰失于统摄,故溢出于外,乃径投四逆汤:炙甘草60g,附子、干姜各30g,水煎冷服,3剂。

药后两症皆愈,惟觉腰困气短,加肾四味120g,人参10g,又服3剂,康复如初。追访10年,再无反复。

原按:另治县委某记,“文革”中被批斗,咽喉忽肿,用青霉素100万U,连用3天,兼含化六神九无效。视之,舌胖淡有齿痕,双侧扁桃体肿至中间只见一条缝,色嫩红,不满尿多,食则泛酸,足膝冰冷,脉象浮洪。知是情怀抑郁,五志化火上炎,而中下虚寒已非一日。五志之火,乃是虚火,下焦之寒,则是真寒。遂予上方1剂,时值三九寒天,煎妥后置窗外1小时,已见冰茬,令顿服之,移时入睡。2小时后醒来,病已消无痕迹。

热药冷服是《内经》治则中的反佐法,古人形象地比喻为“偷渡上焦”。附子性大热,下焦寒极,非此不能愈。但假热在上,热药热服则两热相争,格拒不纳。今把热药冷透,披上“冷”的伪装,入口凉爽,“骗'过咽喉一关.入胃则热性缓缓发挥,引浮游之假热归下而病愈,是极巧妙的治法。《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经验辑》

论:动则气喘,是中气不降。夜多小便,是肝木疏泄,肾气失藏,此是因肾家虚寒,而肝木疏泄也。沉细弱者,阴盛无阳,命门火衰。痰味咸者,水曰润下,润下作咸,此是寒水沉陷不升,所以作咸。此齿衄者,是为胃逆不降,而火上炎,咽痛者,肺燥不敛,虚火干痛。四逆汤,温燥脾肾,回阳降火。

    县委书记之咽痛,尿多也是下寒失藏。足膝冰冷,此是厥逆。脉象浮洪,也是阳火不降,重按无力,重按无根之洪。

77咽痛——李可医案

咽痛寒证--四逆汤加桔梗、益智

王某,男,50岁。患咽干痛,口舌生疮,用清心火、滋肾阴正治诸法,服药60余剂,六神丸、梅花点舌丹各1瓶,皆无效,渐渐食少,便稀,神倦,缠绵3月不愈。邀李氏诊之,询知其症日轻夜重,不渴尿多,双膝冷痛,脉沉细,舌淡润。来势缓,虽屡屡误治,无急变。知非火不归原证型。四末不温,非极烫之水不喝,直断为少阴真寒证。缘由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若肾宫寒极,逼其火浮游于上,则成上假热、下真寒格局。其不渴尿多,即肾中真火衰微,不能统摄、蒸化所致。直与温少阴,逐里寒:炙甘草60g,干姜30g,附子30g,桔梗、益智各10g,水煎冷服2剂。药后诸证已减七八,原方续进2剂,痊愈。《火神派医案全解》

78少阴证喉痹——范中林医案

黄某,女,44岁。一年前因兄病故不胜悲戚。次日,自觉喉部不适,似有物梗。继而发展至呼吸不畅,甚至憋气,心悸,身麻。某医院五官科检查,诊为“喉炎”、“瘜肉”,病情日益加重。初诊:喉部明显堵塞,轻微疼痛。向左侧躺卧,气憋心慌,全身发麻。头昏,体痛,乏力,咳嗽吐泡沫痰甚多,自觉周身血管常有轻微颤动,精神倦怠,食欲不振,胃脘常隐痛,喜热敷,形体消瘦,步履艰难。前医均以清热解毒,养阴散结为治,服药百余剂,仅夏枯草一味,自采煎服两箩筐之多。医治年余,越清火自觉火越上炎,舌上沾少许温水均觉灼痛,满口牙齿松动、疼痛。唇乌,舌质偏淡微暗,少苔不润,脉沉细。此忧思郁结而成梅核气,并因正气不足,过服凉药,转为少阴证喉痹。先以半夏厚朴汤加味,调气散郁为治:法半夏15g,厚朴12g,茯苓12g,生姜15g,苏叶10g,干姜12g,甘草10g。服4剂后觉喉部较前舒畅,憋气感消失,吞咽自如。仍咳嗽、头昏、身痛,为太阳表证未解。法宜温通少阴经脉,兼解太阳之表,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主之:麻黄10g,炙附子120g(久煎),炙甘草60g,干姜60g,细辛6g.6剂后,咳嗽、头昏、体痛基本消失,痰涎减少,心悸好转。惟喉间瘜肉末全消,左侧躺卧仍有不适。尚觉神疲,牙痛松动,舌触温水仍有痛感。此为少阴虚火上腾,宜壮阳温肾,引火归原,以四逆汤加味主之:炙附子120g(久煎),干姜60g,炙甘草45g,肉桂12g(研末、冲服),细辛6g。上方连进4剂,诸症皆减。以理中汤加味善后,继服十余剂。

1979年7月追访,患者说:“我第一次服这样重的热药,很怕上火,小心试着服,结果几剂药后,反觉得比较舒服,喉部就不堵了,从此3年来未再发病'。

原按:本案病情虽较复杂,纵观全局,病根在于少阴心肾阳虛,无根之火上扰;主证在于喉部气血痹阻,病属虚火喉痹;诱因为忧伤太过,致痰气郁结而上逆;兼证为太阳风寒之表。治宜先开痹阻,利气化痰,然后表里同治,再集中优势兵力,引火归原,关键得以突破。

   评析:一般治疗此类喉证,多以阳、热论治,药用甘寒之品。而干姜之燥,附子之热,则视为大忌。范氏则认为:凡虚火上炎,郁结于喉,证属少阴者,若用寒凉之剂,则邪聚益甚。而投以辛温,则其郁反通。不仅郁结于咽隘之客寒,温之能救;且怫郁于咽喉之客热,散之即通,本案即为明证。

郑钦安对于真气上浮即虚阳上越之证有着深刻的认识,对头面五官诸疾,尤其红、肿、疼痛等病症,多有虚阳上越引起之假热真寒之证,亦即“阴火”,极易误认为阳热或阴虚火旺之证。范氏对此有着丰富的经验,“对此类病证常说:'口内少实火”',确为阅历有得之论。观其医案,凡病发于头面五官诸症,除外感表证者,其余均判为阴证所致,用药不离姜、附,俱收佳效,下例亦可证明。

图片

图片

79喉癌危症——王子泉医案

孙某,男,40岁,山西人。1972年喉痛严重,中西医久治不愈,延至1973年底,咽喉肿胀破溃,生出许多大者如黄豆,小者如芝麻的瘤状物,将咽喉堵得严严实实,疼痛难忍,严重阻碍呼吸,每日只能以米汤充饥。身体极度虚弱,已无法坚持工作。后经某医院切片检查,诊断为喉癌,经人介绍就诊:面色晦黄,精神萎靡,颧赤,手足不温,恶寒,接近热源喉部即感烧灼疼痛。脉象沉紧,舌淡,尖边赤,苔白腻。根据脉象及《伤寒论》310-313条所述,诊断为“少阴咽痛”“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疗程中主要处方如下:

处方1:川附子200g,川干姜40g,茯苓30g,肉桂(冲细)15g,砂仁10g,甘草20g,大枣30g

处方2:川附子120g,川干姜30g,肉桂(冲细)10g,益智30g,茯苓20g,大枣10枚,槟榔(去壳捣碎)6g,甘草20g

处方3:川附子80g,川干姜20g,茯苓15g,白术20克,桂枝20克,杭白芍10g,砂仁6g,甘草6g,大枣10枚。

原按:此症由于寒邪入足少阴经,中气运化失权,逼龙雷之火上浮所致。只要辩明入纲,对证治疗,就能收到预期效果。此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按上述方剂随症加减,经过半年多的治疗,患者已复职上班。

论:沉紧之脉,是一种最好辨别的脉。只要摸过一次,就能记住,就能识别沉紧,加上理解脉里,就是少阴内寒之证。沉为太阴之虚,肾为少阴内寒。脾肾虚寒,四逆证。曾经一个患者,想要二胎,老婆一直没怀孕,让我给摸一下脉,我一摸就知道是沉紧之脉,这是我第一次摸这种脉象,非常清晰,可这家伙没找我开药,我只能告诉他脾肾虚寒,需要补肾,就算完了。现在来回忆此证,应用四逆汤加肾四味,是为主方,吃上一个月,期间忌房事,百分百能治愈。清晰的脉象,只要一摸上去,就能知道病象,也能记住此脉。

     只要是确诊为沉紧之脉,就用扶阳之法,病是不孕,就能治不孕,病是喉癌,就能治喉癌,病是吐血,就能治吐血,病是腿疼,就能治腿疼。病是什么,就能治什么。这就是中医辨证,能治万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