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士懋:只要脉我看明白了,病我基本就看明白了

 liyh65 2022-01-11

我今天讲的是脉学心悟。实际上脉学心悟在这里有一个伸缩性,我就叫悟多少就讲多少,悟成什么样就讲成什么样,这就是心悟的好处。

一个动摇的过程:由舌诊转脉诊

我现在形成这样一个以脉诊为中心的诊断、辨证方法,也有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

我前十几年主要以舌诊为主,因为舌诊比较直观,蒲辅周曾讲,望舌可以洞观五脏六腑,一看舌头就好像看见你内脏了。
但是临床时间长了,就发现了很多舌与证不符的情况,碰过很多钉子。

病例1:舌淡的再障患者,补气补血治疗无效

我治过一个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病人,是个女孩子,28岁。她的面色是苍白的,舌质很淡,手伸出来就好像蜡烛似的,没点血色。并有心慌、气短、乏力、头晕的情况,而且下肢瘀斑很多,一层退了一层又起,整个腿都发暗了。

我认为这是血虚,是正气不足,就用很多补气补血、填精益髓的药物。人参、鹿茸、鹿角胶、龟板胶,都给她用上了。治了好长时间,毫不见效。舌质淡,应该是虚证,但用了那么多补药都不见效,看来只依靠舌诊治疗是不够的。

病例2:脉洪大的再障患者,清瘟败毒饮治愈

我还治过一个再障的病人,来就诊时高热、出血、脉洪大,这显然是一种热盛表现,所以用大剂的清瘟败毒饮。不到一个月,发烧、出血都停止了,而且血象也上来了,三个月左右,血象就恢复正常了。


这种病人是贫血晚期,舌质很淡,如果按照舌象治疗就适得其反了,根据脉象,用凉血活血的方法,病人才能好转。

通过这些类似的例子,我发现脉、舌与证不一致的病例并不罕见。我开始动摇了,从以舌诊为主要指征的这样一种诊断方法,逐渐转向了以脉诊为重的方法。

那以脉诊为重有没有依据呢,有。

举个例子,比如说躁脉,脉摸起来是躁动不安的,“汗出而热不衰,脉尚躁盛者死”,这个叫“阴阳交者死”。后来我逐渐体会到脉沉而躁动的这种火郁于内的脉象,只要有这种典型的火郁脉,百分之九十都是火郁证

而且这个脉越躁邪之气越盛,病越传变、发展、恶化。要是由躁数逐渐缓和下来了,那么整个病情就会逐渐好转,甚至可以根据躁数的程度来判断发热程度。比如外感发热,体温大致能烧到多高,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

病例3:摸到躁脉,判断孩子还会发烧,且直接预判39℃

我有一同学的孩子发烧住院,第二天早晨查房,说体温正常,可以出院了。她不放心,让我再给瞧瞧。我一摸脉,体温虽然正常了,但脉是躁盛的,恐怕到下午还得烧,估计39℃左右。不幸言中,到下午又烧起来了,体温就是39℃多。

凭脉辨证的三个条件

1、必须要有理论指导

我觉得《内经》里面有很多脉的描述非常准确、是有深刻意义的。《内经》讲,“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而且《内经》讨论脉的专篇有十多篇,涉及脉的七十多篇。《难经》讲脉的篇幅占到四分之一,对脉也是非常重视的。

《伤寒》首列就是辨脉法、平脉法,把脉都摆在重要的突出的位置。而且看《伤寒论》每一篇的篇首题目,比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第一个字就是辨,这是中医的灵魂。辨什么呢?无非就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就辨这些东西


2、必须要有标准

辨证除了理论指导外还必须要有依据、有标准。而所有标准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脉的标准,脉贵和缓,脉缓者为不传也,脉数疾者为传也

脉趋于和缓是正气来复的一种表现不管你是什么脉,逐渐趋于和缓,这个缓是有胃气、有神、有根的表现,外感病如此,内伤杂病也是如此。

3、辨证要有依据

依据就是四诊所采集的有关疾病的一些素材,通过望、闻、问、切搜罗的这些来确定他的证。这个证就包括四定——定性、定位、定量、定势。这就是辨证的过程。

中医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辨证的核心是证。那么证怎么确定呢?伤寒论每一篇的题目都有“脉证并治”。证的确定,要凭脉来定。

张仲景以前的文献中有一篇叫平脉辨证,从这个书名来看,平脉辨证,平脉,平者,凭也。那个时候脉学相当发达,可以凭脉来辨证。

所以张仲景贯穿全篇的都是以脉学为重,而且辨证的总的纲领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古代很多经典文献,都把脉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这也影响了我的看病方法,让我逐渐形成了以脉诊为重心的辨证方法。

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方法

在诊断的过程中脉诊起多大的作用呢?假如我们用一个粗略的数字来估量,就是50%~90%,只要这个脉我看明白了,这个病我基本就看明白了。所以脉诊的作用起码有一半甚至90%以上

这好像跟传统的说法不太一致了,“望、闻、问、切”,切诊是最后的,如果说切诊的作用是50%~90%,那么应该切诊在最前面。

我确实认为切诊的意义最大。但望、闻、问、切是四诊应用的顺序,而不是重要性。病人来了一进门大夫就要看他的神色形态,这是望诊的一部分。离近一点就要闻了,闻气味、听声音。身上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味道,或者说话是不是有气无力的。接着问,问病人所苦所遇。之后,在望闻问的基础上要切诊。

这里的切诊要解决四个问题:

1、定性

怎么平脉来定性呢?病的性质从大的轮廓来分无非就是寒热虚实,这些都可以据脉来判断,一般而言脉实证实,脉虚证虚,脉数是热盛,脉迟则寒

尤其对一些危重病人、病情复杂的病人,或者症状很少的、没有症状的病人。很多西医诊断的血脂高、血糖高的患者没什么症状,病人也没有什么感觉,那这时更要重视平脉辨证。

但脉诊里面有两种脉是需要仔细掂量的。

第一种脉是脉沉极、沉迟、细、小、涩,非常像阴脉,但沉取的时候,有一种躁急不宁的表现,那么这种脉不要当成阴脉,这是郁闭之极的火郁之脉,是一种郁脉,不是阴脉。

第二种就是脉弦长实大搏指,摸起来又弦又长又大又有劲,这么有劲的很像实证阳证。但是假如说弦长实大搏指而缺乏柔和之象的,这种反倒是个虚脉,实质是真气涣越,胃气将绝

这种脉看似很有力,实质是无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脉贵和缓”,和缓是有神有根有胃气,毫无和缓之象,绷硬、弹指那是真气散泄,那不是真正的实证

那进一步强硬搏指,就成真脏脉了,真脏脉就是死脉。

比如真肝脏脉责责然如循刀刃,好像摸刀刃似的,摸刀刃还有和缓之气吗?没有了,硬的扛手。真肾脏脉,按得如弹石,好像摸到石头上似的,石头上还有什么柔和之气啊?真心脏脉,累累然如循薏苡子,就像摸着穿帘子的苡仁似的,很硬,咕噜咕噜的,没有柔和之气。

2、定位

定位要直达病所。比如肺热非要清膀胱热,对不对呢?清热是对的,但是定位不对。

关于病位的判断不仅要根据脉象来判断,还要结合脏腑经络辨证。比如说寸脉旺,我们定位基本上是这样,遵从《内经》《难经》《脉经》中“上以候上,中以候中,下以候下”,寸脉候上焦,关脉候中焦,尺脉候下焦。

一般我们说是左边心肝肾,右边肺脾命,不是把脏腑机械地分到寸关尺上。比如上焦寸脉有热了,心、肺、胸膈,包括咽喉、头部都在上焦。这个热究竟是在心还是在肺,光凭脉很难断定。这时候就要结合脏腑辨证,假如出现咳嗽、喘,上边又有热,那这就是热在肺经,那就可能是病根。

3、定量

比如我用石膏来清肺热是没问题的,但用10g还是用50g、100g,要根据病的轻重程度,病重用少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病轻,用量太大了,反倒伤人阳气。

病的轻重程度也能从脉上来判断。比如脉数是有热,脉数而有力的是热比较盛,脉数而躁实的热更盛。所以“脉数疾者,为传也”,越数疾,邪气越盛传变越快越深入。比如肝风内动,脉弦数而硬,越弦硬的肝风越盛。以平肝潜阳法治疗后,脉慢慢缓和下来了,那说明肝风逐渐平息了。

这个量主要还从脉来判断,从症状判断不见得行。比如说头痛,有的人耐受性很弱,说我疼得很厉害,但是脉的变化不是很大。还有的人耐受性很强,脉的变化很明显,但是却不怎么疼。

4、定势

病的发展趋势有三种情况:①是逐渐向愈,正气逐渐恢复,邪气逐渐消退,一直到痊愈;②是病越来越重,恶化,一直到死亡;③是邪正相持,病久不愈,常年好不了也死不了。像中风半身不遂,就是邪正相持。

遇到阳盛转阴的情况,脉也是逐渐从阳脉转成阴脉(脉本来是滑数的逐渐转成无力的),至于为什么阳转阴,壮火食气嘛,热盛耗伤人的正气。如果脉越来越躁盛数实,那就是邪气越来越盛,热气越来越盛;如果脉象逐渐缓和下来病情会好转,逐渐弱下来了就转阴转虚了。

一个诊断必须有四个要素,也就是定性、定量、定位、定势,合起来我们可以叫四定,在这四定里面脉诊起着决定因素

临床上我是以脉定性、定位、定量、定势,以脉解症、以脉解舌,而且我辨证与施治的过程中,脉诊贯穿全过程,占绝对重要地位。经过自己临床实践及多次反思,更坚定了我平脉辨证的想法。到现在,我已经形成了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

图片

点此了解大会详情,见证年度灸界盛典!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