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至简,M1定买卖-下篇

 耐心是金 2022-01-11

本文作者招商证券罗毅,发表于2009年

我们在上篇文章《大道至简-M1定买卖》中已经说明以M1的同比增速来定买卖,10%左右买,20%以上卖,基本上非常精准的察觉出股市的规律,后来华尔街日报还进行了转载,不过我们可不敢以看空股市而出名,所以是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这次这篇报告,我们主要把上次的逻辑讲的更清楚些,M1高企-》通胀预期迅速升温-》物价迅速上涨-》大幅收缩流动性-》股市下跌-》M1下降-》通缩阴影浮现-》注入流动性-》M1上升-》股市上涨,一个循环重新开始,这里面有着很多的变量,我也没有打算否定这些宏观变量的影响,如果考虑国际变量,那就更加的复杂,我们只是尽力的将现象描述出来,同时抓主要矛盾,尽可能的完善逻辑,给投资者以启发。

第一节:M1逻辑的深化

图片

上面这副图是我们精心涉及的M1与股市关系图,逻辑上来说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很多投资者会对每节逻辑的演变产生疑问,而我们后面将重点针对每环的逻辑进行更加细致的论证,这也是M1定买卖第二卷的意义。下面以Q&A的形式来进行逻辑的深化。

下面先对上篇文章的主要逻辑进行回顾,如果我们以接近10%的M1速度为底线,进行买入操作,高于20%的时候进行卖出,投资深成指,从96年以来,获利95倍,而09年11月的M1为34.6%,我们判断高点已见,现在代表着卖出股票的绝佳时机。下面的图表就是上篇文章的精髓。

图片

图片

第二节:M1的高企是否一定导致通胀预期的提高,从而最终传导到通胀?

很多人在质疑M1和通胀的相关性,我们这里写出M1和通胀的具体对应,如果按照月度M1与月度CPI的关系,这个滞后期大概是半年时间,下面这副图可以看的非常清楚。(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用大量数据证明了美国的M1增加到通胀的传导时间是12-18个月,伯南克称之为弗里德曼定律。这一定律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适用,但中国的情况可能是传导时间为6-12个月)

图片

那么M2和CPI的关系呢,我们从下面这副图看看,明显,M2和CPI的对应关系比M1和CPI对应关系要差很多。

图片

那么我们想表述的是,M1更能反映出未来通胀的变化,从MV=PQ恒等式中,M1更能反映出MV的变化,也因此,在宏观调控中,M1的变化比较敏感,也导致股市在随后的变化比较敏感,这也就解释了逻辑上的薄弱环节。

第三节:调控流动性,是看通胀预期还是要等到通胀起来?

其实我们从07年2月(M1首次超过20%), 央行就开始加速加息,加准备金同时也在加速升值,如下图可以看出。

图片07年的调控实际上就是从M1超过20%的时候开始加力进行的,而通胀是在5月后才开始逐步加速体现的;09年7月份之后我们就已经在严控信贷了,而CPI转正则必须要等到11月,所以可以明确的说明,央行与银监会的调控相对于通胀,绝对是提前的,只不过这种调控的有效性,我们认为是需要观察的。因为从07年2月份开始,我们不停的加息,加准备金,升值,但是资产泡沫却越来越大,还记得股市楼市上升最猛的阶段,同时也是 “利率、准备金等”调控最猛烈的阶段,就是从07年2月到9月,股市上升1倍,而深圳楼市涨幅也在50%左右,这恰恰说明当时市场化手段有效性的不足,后面9月份终于出台总量控制,流动性开始全面收缩,而10月份M1见顶,股市见顶,之后就是慢慢跌途。

所以回顾历史,央行的调控是提前的,但是由于目前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市场化手段的有效性是需要怀疑的,也说明中国经济的利率弹性不敏感,所以这次银监会在调控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在7月份之后,就已经严控新增信贷,虽然9月份的信贷比监管层预期高不少,但这反而进一步促使监管层加强对于信贷的收缩力度,也因此在后面几个月的信贷得到大幅收缩。所以我们认为,监管层的调控一定是在通胀预期抬头的时候下手,而M1就是通胀预期最好的反映指标,所以要看调控力度,紧盯M1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当然如果按照我们M1的指标,或许07年2月,股市3000点时就应该把股票卖了,其后M1在20%附近徘徊,直到10月份创出22%的新高。刚才已经说了,这轮市场化调控是比较不成功的调控,毕竟所有东西越调越高,后面还是依靠总量控制压了下来。那么这次,我们从7月开始就已经加大力度在窗口指导,开始总量控制,力度也比较强,所以目前的M1在11月应该已经见顶,后面将是一个下降的走势。(我们文章后面有M1预测专题)。因此投资者指望10年1季度的小阳春,风险可能也是比较大的。 

第四节:收缩流动性会导致股市的下跌吗?

在我们对股市的投资判断中,对政策底与政策顶(政府对M1所能容忍的范围)的判断,也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因此我们从96年以来的M1月度数据(96年之前没有月度数据啊~),可以清楚的看到,基本上10%所代表的是政府所能容忍的通缩极限,也确实在96年初,99年初,02年初,05年初,08年底,放松宏观调控的紧缩力度,注入流动性,从而导致股市的上涨(02年-03年,虽然有流动性,但是由于股市结构问题,股市并没有出现符合预期的上涨,但是流动性是充裕的,更多的进了实体经济)。而97年初,03年,07年中,09年中,都开始明显收缩流动性的步骤,也因此绝大多数时间,股市在之后出现了下跌(09年的这波下跌动能,我们认为还没完全释放)。我们下面把各个时段股市的下跌时间段与幅度进行统计,可以给大家更清楚的表述。图片

第五节:M1接近10%的时候是否代表未来的通缩压力极大?

我们搬出数据说话,当前一年的M1接近10%时,第二年的CPI基本上都在(-2%-1%)的范围之内,例如98年M1增速11.9%, 99年CPI为-1.4%, 01年M1增速12.7%, 02年CPI为-0.8%,08年M1增速9.06%,09年10月CPI为-0.5%。所以这也看出,M1低了后,代表未来通缩压力很大,所以政府及时会注入流动性,从而对股市行成支持。

图片

第六节:明年信贷较往年要“前紧后松”

我们多次在报告中写出这个“前紧后松”的观点,现在发现慢慢被市场接受,这里再进行阐述下,因为要压通胀预期,而且在目前这么高的M1背景下,央行与银监会的措施会比较强力,这样先将M1压 到合理水平,通胀预期打消,伴随着合理的通胀水平,再逐步释放流动性,维持经济平稳。很多人会认为这样子是不是很多政府项目会成为烂帐,同时会导致大幅失业?我们认为这有点杞人忧天,现在就业水平这么高,适度的把政府项目进度拖慢,经济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如果未来房地产出现崩盘的苗头,政府还可以再逐步释 放流动性,这就是加强宏观调控灵活性的意义。想想07年9月开始总量控制,一直到08年6月地产价格才出现崩盘苗头,之后08年11月政府放开信贷,使得价格反而创出新高,农民工就业很好,所以在当前来说地产崩盘,那最少也是三个季度后的事情了,而在这其中进行政策微调,也绝对可以使得严重的通缩预期不会出现。所以现在的主要矛盾是通胀预期,M2/GDP差不多2倍,M2/M1差不多3倍,M2约为60万亿, M1约为20万亿, GDP约为 33万亿,如果M1与M2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明年一季度的月均信贷,我们预计就是7000亿-8000亿左右,不会如很多投资者预期的1万亿以上。也因此,股市的流动性压力可能一直存在,而二季度之后,我们将再观察整个经济的情况,并对更远的流动性情况进行预测。

第七节:未来M1的走向与模拟,股市表现预测

如果投资者比较认可上述的逻辑,那么投资者下来最关心的是未来M1如何演绎?先说结论,M1的高点就在09年11月,为34.6%,而在10年1-2月,M1还能维持比较高的位置,而3月后,M1将迅速下降,到8月后,可能降到20%以内,或许此后的M1将更加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